正如廣大讀者將從這套叢書中瞭解到的那樣,納西學的發展歷程艱難備至。它的起步一般可以鎖定在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初。那時的納西學以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遊歷納西族地區,並收藏東巴經典,翻譯有關文獻片斷,發表有關介紹文章為主要特點;從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末,納西學粗具規模,劉半農、董卓賓、李霖燦、陶雲逵、羅常培等內地學者開始關注納西族歷史、語言、文字研究,納西族學者楊仲鴻、方國瑜、趙銀棠亦接踵於後進行多領域的探索,無論是其田 野調查、文物收藏,還是專題性的研究都成果迭出。在國外學者中,被譽為“西方納西學之父”的洛克以獨居納西族地區28年的傳奇經歷,以豐富的納西文物收藏與傳播,以深刻而全面的納西文化詮釋在納西學領域漸入佳境;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洛克在國際納西學界獨領風騷,並影響育成了歐、美、日等國的一批納西學新秀。這一時期,與之失去聯繫的我國納西學界仍在踽踽前行,和志武、周汝誠、和發源等先生成為傳遞薪火的骨幹力量;60年代至70年代末,儘管仍有雅納特、傑克遜等活躍於學界,但一代宗師洛克的去世使西方納西學跌入低谷,國內的納西學更是遭受浩劫,納西文化生態遭受全面破壞,這是納西學的全球性低迷時期;從80年代初至21世紀初年,納西學進入全面復興時期,《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的翻譯出版、國際納西學學會的成立、國際東巴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的舉辦等盛事都集中出現於這一時期。
對納西學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學問這一問題,我已在《納西學發凡》一文中作過這樣的表述:“納西學,就是以納西族為研究物件的學科。在實踐上,它貫穿古今;在空間上,它橫跨東西。它既包括對納西族的本體性研究,也包含這種研究本身。就前者而言,有關納西族的生存環境、存在歷史、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組織制度、藝術創造、技術成就等都無不納入其視野之中;就後者而言,有關納西族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學者與成果、歷史與活動、機構與組織都囊括於其內。”對於這一判斷,我至今認為比較科學、正確,它同時也被學術界所接受。因此,編纂這套納西學叢書的衝動之一,就是為了進一步為納西學立名、正名,並全面、系統展示納西學的內涵。當然,這只是就至今為止的情況而言,繼續豐富、發展它的使命已經歷史地落在後來學者的肩上。
商品資料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01-01ISBN/ISSN:9787105084685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