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三先生,被認為是當代新儒家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師承於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稱之為北大哲學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與唐君毅先生、徐復觀先生並肩而立,號稱熊氏的三大弟子。《現象與物自身》是牟宗三先生的其中一部經典力作。主要內容包括:德行底優先性;展露本體界的實體之道路;由知體明覺開知性;執相與無執相底對照等。
作者簡介:
牟宗三(1909-1995) ,字離中,山東棲霞人。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稱為當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體與性體》、《道德的理想主義》、《歷史哲學》、《佛性與般若》、《才性與玄理》、《圓善論》等28部;弓有《康德的道德哲學》、《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譯註)、《康德判斷力之批判》等3部譯作。其哲學成就代表了中國傳統哲學在現代發展的新水平,其影響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國劍橋哲學詞典譽之為“當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創性與影響力的哲學家”。
目錄
序
第一章問題底提出
1.康德的預設
2.康德如何就成素論底展開隨文辯說現象與物自身之分別?
3.超越的區分底證成之不充分性
4.超越的區分底充分證成之道路第二章德行底優先性1.人所首先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人品2.“人雖有限而可無限”之意義3.康德對於思辨形上學所作的區分4.形上學底統一:道德的形上學:本體界的存有論(無執的存有論)與現象界的存有論(執的存有論)第三章展露本體界的實體之道路Ⅰ.詞語底解釋Ⅱ.由道德的進路展露本體Ⅱ.1道德的進路Ⅱ.2由知體之為道德的實體開道德界A.知體之主觀的意義與客觀的意義並與康德所說的“良心”相比較B.康德對於其所設定的“自由”之分析未能盡其義以及其不穩定性C.對於“自由”之進一步的構想D.自願與義務底對立之解消兼論康德所責斥的“道德的狂熱” Ⅱ.3由知體之為存有論的實體開存在界Ⅱ.4智的直覺與“物之在其自己”之自在相或如相Ⅱ.5智的直覺與知體明覺之本身Ⅱ.6康德不能極成其所主張的“現象與物自身之超越的區分” Ⅱ.7物自身與自由第四章由知體明覺開知性1.科學知識之必要:在中國是無而能有,有而能無;在西方是無者不能有,有者不能無。2.知性之辯證的開顯3.自我坎陷.執與認知主體4.平地起土堆5.感性底攝取:感觸的直覺6.感性,想像與知性6.1 “時空是屬於心之主觀建構”——由超越的想像而形構成6.2康德論二三層綜和A.關於“直覺中攝取底綜和”,康德說明如下:B.關於“想像中重現底綜和”,康德說明如下:B.1量概念底規模B.2質概念底規模B.3關係概念底規模B.4程態概念底規模C.關於“概念中重認之綜和”,康德說明如下:7.真我.認知我以及心理學意義的虛構我8.識心之執與先驗概念9.先驗概念與先驗綜和10.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第五章對於識心之執(知性)之超越的分解:知性底形式簇聚之邏輯概念之超越的分解1.超越分解之兩指2.邏輯系統之超越的解釋3.第一義的數學基於純理展現之步位相而被構造起4.第一義的幾何基於純理展現之布列相而被構造起5.超越的邏輯架格與超越的運用:思解三格度6.因故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7.曲全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8.二用格度之說明以及其所函攝之一切9.融攝諸說與“暫時的實在論” 第六章知性底形式簇聚之存有論的概念之超越的分解1.視存有論的概念為知性底形式簇聚所依據的基本對照2.決定的概念,定相與現象3.經驗與先驗底兩相即:經驗之知即是執知4.“決定的概念”底起現之次第5.康德的“超越的推述”中所設擬的疑難之不必要:超越的推述原只是分析的6.執念經由先驗綜和而先驗地關聯於對象,其所關聯到的對像是何意義的對象?7.執相底程列7.1現像不過只是關係以及此關係如何能定得住7.2以時空相為基層相7.3依概念而來的種種定相(1)廣度量(2)強度量(3)關係相(a)因果相(b)共在相(c)常住相7.4總關係三相而名日“經驗底類推” 7.5構造原則與軌約原則7.6純粹知性底一切原則之綜列8.純粹思辨理性底虛幻性8.1關於“純粹理性底誤推” 8.2關於“純粹理性底背反” 8.3康德對於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考察8.4康德對於背反所作的批判的解決:正答8.5向“無執的存有論”過轉附錄超越的觀念論釋義1.康德論“理念”(Idea)2.康德在純粹理性底誤推中論“超越的觀念論”與“經驗的實在論” 3.康德在純粹理性底背反中論“超越的觀念論” 4.正解“超越的觀念論”與“經驗的實在論” 5.康德在超越的攝物學中論“現象底觀念性” 6.康德論空問與時間之“超越的觀念性”與“經驗的實在性” 7.關於康德所說的“假的類比” 8.“超越”與“超絕”之不同以及“超越”一詞之兩義9.絕對的真常心與物自身之絕對的實在性第七章執相與無執相底對照1.龍樹的“八不”:緣起實相2.空,假,中:“緣起性空”一義之輾轉說明3.賢首言“六相”:相即無相4.即,人,攝以及一多之非定相義5.唯識宗之三性:遍計執性與“執的存有論” 6.在佛家如何可說物自身?又如何可有一“無執的存有論”?7.無台宗的圓教:無執的存有論8.別教下的“無執的存有論” 9.“緣理斷九”:別教與圓教底分別10.分解的路與詭譎的路11.道家的“無執的存有論” 12.儒家的“無執的存有論” 13.判教與融通14.哲學原型以及其可學
序
第一章問題底提出
1.康德的預設
2.康德如何就成素論底展開隨文辯說現象與物自身之分別?
3.超越的區分底證成之不充分性
4.超越的區分底充分證成之道路第二章德行底優先性1.人所首先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人品2.“人雖有限而可無限”之意義3.康德對於思辨形上學所作的區分4.形上學底統一:道德的形上學:本體界的存有論(無執的存有論)與現象界的存有論(執的存有論)第三章展露本體界的實體之道路Ⅰ.詞語底解釋Ⅱ.由道德的進路展露本體Ⅱ.1道德的進路Ⅱ.2由知體之為道德的實體開道德界A.知體之主觀的意義與客觀的意義並與康德所...
商品資料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9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