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法律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對美國勞工階層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發現,在法院裡使用的話語有三種:第一種主要是根據法律的範疇和解決方法,即法律話語;第二種是根據道德的範疇和解決方法,即道德話語;第三種是根據救助職業的範疇和解決方法,即治療性話語。她還發現法律權利意識存在著一個根本性的悖論:處在社會底層的人們,在通過運用法律來主張自己在鄰里及家庭關係中的法律權利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國家機構的依賴。原告利用法律的象徵性權力來加強自己在與熟人的糾紛中的力量,但當問題進入法院以後他們就失去了對這種象徵性權力的控制。
作者簡介:
薩利·安格爾·梅麗,女,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及法律社會學教授,曾經擔任美國法律與社會協會會長,美國政治學和法人類學協會會長。
目錄
第一章導言
法律意識
位於邊界的法律制度
本次研究
第二章背景:兩個新英格蘭城鎮及其初等法院
塞倫的社會歷史
新英格蘭的經濟改革
法院
第三章法律意識和問題的類型
鄰里問題
婚姻問題
男女戀人的問題
父母與孩子的問題
原告的社會階層
結論:法律意識的範圍
第四章問題的社會環境
三個居民區和它們的問題
家庭衝突
權力關係和法院的使用
第五章問題與案件
問題與糾紛分析
普通人的問題概念
普通人的案件概念
第六章初等法院的話語
三種話語
調解及法庭上的話語
命名的力量
第七章法院經驗和法律意識
法院經驗
抵觸和情緒
結論
第八章結論:法律權利的悖論
好訟,利用法院和逃避社區
悖論
附錄對上法院打官司的人的其他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第一章導言
法律意識
位於邊界的法律制度
本次研究
第二章背景:兩個新英格蘭城鎮及其初等法院
塞倫的社會歷史
新英格蘭的經濟改革
法院
第三章法律意識和問題的類型
鄰里問題
婚姻問題
男女戀人的問題
父母與孩子的問題
原告的社會階層
結論:法律意識的範圍
第四章問題的社會環境
三個居民區和它們的問題
家庭衝突
權力關係和法院的使用
第五章問題與案件
問題與糾紛分析
普通人的問題概念
普通人的案件概念
第六章初等法院的話語
三種話語
調解及法庭上的話語
命名的力量
第七章法院經驗和法律意識
法院經驗
抵觸和情緒
結論
第八章結論...
商品資料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04-01ISBN/ISSN:9787301116890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