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曾於一九六九年九月由香港大眾書局出版,出版不久,旋為台北數出版社所翻印,銷售量之大,令人驚喜。蓋世說這書不特為吾國古代這文學名著,又為歷史及哲學之重要典籍,文字雋永,內容懿,歷代文人,莫不寶同拱壁。惜書之傳鈔翻刻太久,訛轉多;俗語方言,既所難解,事數名物,滯義為煩;學者苦之,不易猝讀。竊於是書用思有日,時見精意,洲圖史,搜羅殆遍;嘗發其條例,復為之校注;貫穿有序,讀者稱便。後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出版之馬瑞教授英譯世說新誤,北京中華書局出版之余嘉錫氏世說新語箋疏,及徐震堮氏之世說新語校箋等,其門第矩矱,莫不如出前轍;敢謂篳路藍縷,草創艱苦,或許為集大成之作,未免溢美之辭。
章節試閱
序言:世說新語者,蓋人倫之淵鑑,而言談之林藪也。始自東京,盛言品第。或月旦於當朝,亦甲乙於鄉黨。辨汝、潁之優劣,何止孔、陳:述青、楚之人物,群推伏、習。披何晏冀州之論,猶諷尚賢:稽盧毓九州之篇,先舉性行。魏文陳其士品,姚信申以士緯:輇才所趨,魏、吳靡問。謝萬之區隱顯,論標八賢:戴勝之贊竹林,作者七子。臧否人物,啟迪玄風,喻太初以明月入懷,稱文康如豐年積玉。此則飲水知源,撫柯求葉:遠搜孫綽之佚篇,信為臨川之前導者也。世說之書,首揭四科,原本儒術。中卷自方正至豪爽,瑾瑜在握,德音可懷。下卷之上,類指偏激者流:下卷之下,則陳險徵細行。清濁有禮,良莠曠分,譬諸草木,既區以別。跡其所述,大抵參郭頒之世語,......
序言:世說新語者,蓋人倫之淵鑑,而言談之林藪也。始自東京,盛言品第。或月旦於當朝,亦甲乙於鄉黨。辨汝、潁之優劣,何止孔、陳:述青、楚之人物,群推伏、習。披何晏冀州之論,猶諷尚賢:稽盧毓九州之篇,先舉性行。魏文陳其士品,姚信申以士緯:輇才所趨,魏、吳靡問。謝萬之區隱顯,論標八賢:戴勝之贊竹林,作者七子。臧否人物,啟迪玄風,喻太初以明月入懷,稱文康如豐年積玉。此則飲水知源,撫柯求葉:遠搜孫綽之佚篇,信為臨川之前導者也。世說之書,首揭四科,原本儒術。中卷自方正至豪爽,瑾瑜在握,德音可懷。下卷之上,類指...
目錄
第一冊
書影一、二及錢穆先生給作者手書
饒序
柳序
自序
修訂本序
再版序
凡例
卷前
上卷
德行第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第二冊
中卷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與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第三冊
下卷
……
附圖
第四冊(附錄)
世說新語汪藻人名譜校箋序附
世說新語校箋人名異稱表
世說新語校箋人名索引序附
第一冊
書影一、二及錢穆先生給作者手書
饒序
柳序
自序
修訂本序
再版序
凡例
卷前
上卷
德行第一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第二冊
中卷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與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第三冊
下卷
……
附圖
第四冊(附錄)
世說新語汪藻人名譜校箋序附
世說新語校箋人名異稱表
世說新語校箋人名索引序附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日期:2006-06-01ISBN/ISSN:978710105110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30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