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舜華
定價:NT$ 330
優惠價:5 折,NT$ 165
本商品已下架
近代以來,傳統演劇主要是在文學史、政治史和社會史等西學東漸之後的學科分類體系下作為研究對象而受到關注的。相關研究儘管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但在總體把握中國傳統以禮樂為核心的文化建制方面,尚未能盡如人意。本書以明前中期演劇為研究對象,在禮樂制度的總體視野下,在經唐宋以來不斷嬗變,並在明代得以確立的以教坊司為核心的演劇制度的基礎上,具體地研究了在雅俗之爭的名義下,明代前中期官方及民間演劇實踐及內在精神的變遷,同時以此為背景考察了演劇文本在內容與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作者簡介:
李舜華,女,1971年生,江西廣昌人。1993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後於復旦大學古籍所從事博士後研究,現執教於廣州大學中文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與文獻,曾發表《“小說”與“演義”的分野》、《從經濟因素看明中葉小說的接受層——關於“章回小說價格昂貴”說與“文人接受”說的質疑》、《“元本”(琵琶記)的發現與研究》、《從歷史傳奇到兒女真情:重構<紅樓夢>的四個世界》等論文若干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李舜華
優惠價: 5 折, NT$ 165 NT$ 330
本商品已下架
近代以來,傳統演劇主要是在文學史、政治史和社會史等西學東漸之後的學科分類體系下作為研究對象而受到關注的。相關研究儘管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績,但在總體把握中國傳統以禮樂為核心的文化建制方面,尚未能盡如人意。本書以明前中期演劇為研究對象,在禮樂制度的總體視野下,在經唐宋以來不斷嬗變,並在明代得以確立的以教坊司為核心的演劇制度的基礎上,具體地研究了在雅俗之爭的名義下,明代前中期官方及民間演劇實踐及內在精神的變遷,同時以此為背景考察了演劇文本在內容與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變化。
作者簡介:
李舜華,女,1971年生,江西廣昌人。1993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後於復旦大學古籍所從事博士後研究,現執教於廣州大學中文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元明清文學與文獻,曾發表《“小說”與“演義”的分野》、《從經濟因素看明中葉小說的接受層——關於“章回小說價格昂貴”說與“文人接受”說的質疑》、《“元本”(琵琶記)的發現與研究》、《從歷史傳奇到兒女真情:重構<紅樓夢>的四個世界》等論文若干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