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05年版《美國軍事理論著作評介》的續篇,本書在選題立意、內容劃分、體例結構等方面,盡可能與2005年版保持連貫與統一。本輯選取主題集中、內容聚焦的21部代表性作品,從情報改革與轉型、情報與戰略(決策)、情報歷史等三個方面,對美國情報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新變化進行解讀,力求在準確理解原文思想意蘊的基礎上做出客觀評析,以取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作者簡介:
張曉軍,1972年入伍,1995年獲得複旦大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首屆首席教授,解放軍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已出版的著作(包括獨立撰寫、參編和主編)主要有:《中國古代軍事文選·兵論》(語文出版社)、《 <武經七書>軍事情報思想研究》(軍事科學出版社) 、《軍事情報學》(軍事科學出版社)、《美國軍事情報理論著作評價》(時事出版社)等6部。
目錄
第一篇情報改革與轉型
第一章信息時代的情報工作——《軍事情報與信息爆炸》評介
第二章“9‧11”事件後的反思——《聚焦情報問 題》評介
第三章情報改革路在何方——《十字路口的美國情報——改革議程》評介
第四章情報系統的“維修”建議書——《維修間諜機器——為21世紀美國情報做準備》評介
第五章步履維艱的情報改革——《重建情報——為了一個更安全的美國》評介
第六章情報體制改革的新制度主義視角——《設計的缺陷——中情局、參聯會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演變》評介
第七章非傳統威脅下的非對稱情報優勢——《新情報技藝——面臨非傳統威脅時獲取非對稱優勢》評介
第二篇情報與戰略、決策
第一章大視野下的情報著作——《戰爭、戰略與情報》評介
第二章對經典的延續——《服務於美國國家安全的戰略情報》評介
第三章欺騙與突襲的理論思考——《軍事欺騙和戰略突襲》評介
第四章情報與決策關係的歷史考察——《美國戰略大失誤——情報分析與國家安全政策:1936—1991》評介
第五章情報與決策關係的另一種考察視角——《領袖與情報》評介
第六章情報失誤的制度根源——《秘密情報為什麼會失誤》評介
第七章情報在特殊環境下的特殊角色——《危機管理中情報的功用》評介
……
第三篇情報歷史
第一篇情報改革與轉型
第一章信息時代的情報工作——《軍事情報與信息爆炸》評介
第二章“9‧11”事件後的反思——《聚焦情報問 題》評介
第三章情報改革路在何方——《十字路口的美國情報——改革議程》評介
第四章情報系統的“維修”建議書——《維修間諜機器——為21世紀美國情報做準備》評介
第五章步履維艱的情報改革——《重建情報——為了一個更安全的美國》評介
第六章情報體制改革的新制度主義視角——《設計的缺陷——中情局、參聯會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演變》評介
第七章非傳統威脅下的非對稱情報優勢—...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5-01ISBN/ISSN:9787802323292 語言:簡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639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