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出版日期:2023-05-04
出版社:感電出版
當美國不願、也不能維繫全球供應鏈,台灣有什麼機會,免於成為去全球化下的最大受害者?★ Amazon分類榜、紐約時報暢銷第1名! ★一個正在結束的世界,一個正在開始的秩序以「地緣政治學」與「人口學」預測 ...

消費社會學

出版日期:2010-06-11
這本書是寫給大學部學生閱讀的入門教科書,適合關心「消費與社會」的社會學、文化研究及通識課程使用。一般討論消費的書籍多半充斥哲學術語,本書卻能兼顧歷史與理論,明暢易讀且逸趣橫生,迄今仍是最佳消費社會學導 ...

小島經濟學:關於魚(金錢)、漁網(資本)、儲蓄及借貸的經濟寓言 【插畫圖解珍藏版】

出版日期:2018-12-07
懂一點經濟學,是掌控人生的武器!在重要的時刻,讓思維邏輯有更高的格局,做出更好的選擇。插圖+寓言+故事引申+現實對照,比一般市面上的圖解書,更容易吸收。讓你輕鬆了解經濟運行原理,相當於短時間內讀了《國 ...

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像經濟學家一樣想問題,就能避開陷阱,做出更有價值的選擇

出版日期:2018-07-05
出版社:商業周刊
★經濟學——看穿商業遊戲規則「最強×唯一」思考工具★★職涯進化、商場求勝、投資獲利、不犯錯上當必備★★名師親授,幫你換個經濟學腦袋——學經濟學家看清問題,想對方法、找最佳答案★★享譽全球,上百院校指定 ...

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暢銷經典版】:想掌握商業底層邏輯,要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出版日期:2024-02-29
出版社:商業周刊
★全球暢銷逾四十年,史丹佛等上百院校指定通識教材★經濟學——思考商業底層邏輯的最強工具!職涯進化、商場求勝、投資獲利、不犯錯上當必備★名師親授,幫你換個經濟學腦袋——學經濟學家看清問題,想對方法、找最 ...

經濟分析史(3)

作者:

彼得

出版日期:2001-11-01
出版社:左岸文化
二手書徵求
本書是熊

彼得

的五大代表作之一,書中所涉獵的範圍可說是空前的廣泛和豐富:從時間上言,上下兩千餘年,從公元前數百年的古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甚至提到大約同期的古代中國孔、孟),直到今天的凱因斯、薩繆爾森 ...

經濟分析史(1)

作者:

彼得

出版日期:2001-11-01
出版社:左岸文化
二手書徵求
本書是熊

彼得

的五大代表作之一,書中所涉獵的範圍可說是空前的廣泛和豐富:從時間上言,上下兩千餘年,從公元前數百年的古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甚至提到大約同期的古代中國孔、孟),直到今天的凱因斯、薩繆爾森 ...

經濟分析史(2)

作者:

彼得

出版日期:2001-11-01
出版社:左岸文化
二手書徵求
本書是熊

彼得

的五大代表作之一,書中所涉獵的範圍可說是空前的廣泛和豐富:從時間上言,上下兩千餘年,從公元前數百年的古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甚至提到大約同期的古代中國孔、孟),直到今天的凱因斯、薩繆爾森 ...

經濟發展理論

作者:

彼得

出版日期:2001-03-26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 ...

海盜船上的經濟學家:為何四百年前的海盜能建立最好的經濟制度?

出版日期:2011-08-05
二手書徵求
一艘海盜船,就像一家《財富》五百強企業,海盜只是多了義肢和鸚鵡的生意人!亞當‧史密斯說:經濟活動的背後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虎克船長說:錯啦,經濟活動的背後是一支「看不見的鉤子」!其實我們都是海盜,因 ...

WTF(什麼鬼)?!一趟不可思議的經濟學之旅

出版日期:2018-06-27
二手書徵求
無所不在的經濟學,沒道理其實有道理看理性的人類,如何聰明的解決問題老婆可以賣、老鼠可以告、滾水可以摸、上帝會詛咒……靠!什麼鬼?!竟然都跟經濟學有關 你知道:*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二手的」妻子是拍賣會 ...

富裕之路

出版日期:2001-08-20
一萬兩千年前,全球只有幾百萬人散處少數地方。這些人大多是狩獵者和採食者,在可供捕殺的獵物或食物減少時,便從一地遷徙到另一地。除了少數粗糙的工具、寶石和衣服,他們別無財產,沒有積蓄、不留遺產且不用金錢。 ...

關於品味

出版日期:2006-10-01
二手書徵求
. ...

工業人的未來

出版日期:2007-07-27
出版社:寶鼎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 ...

真實預言!不連續的時代(新版)

出版日期:2009-07-29
出版社:寶鼎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