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AI工作術哈佛媽媽我們的勞力事孤獨死這輩子賺多少才夠哥布林模式猶太教布蘭登山德森媽媽是房子零內耗溝通別教出混蛋更新粒線體季暢銷

教育 (二手書)

作者:星雲大師
出版日期:2002-09-18
出版社:香海
二手書交易資訊
《佛光菜根譚》中英對照版,星雲大師為文,滿和、Leon Roth、Doris Koegel-Roth合譯,總共收錄八百則,內容分為八部分:寶典/ 自在/人和/ 生活/ 啟示/ 教育/修行/ 勵志,完整 ...

達賴真面目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1-05-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佛陀教學的智慧:當好老師必修的7個教育學分 (二手書)

作者:楊婷壹
出版日期:2016-05-01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二手書交易資訊
像佛陀一樣善於教學零體罰,無霸凌,從教育靈性做起。2500年前失傳的佛陀智慧教育法,如今再被有緣人掘藏,並且有系統地呈現。天不生佛陀,億劫如霜夜。佛教,是佛陀的圓滿教育。圓滿--在於讓人們學會生命中最 ...

佛陀教學的覺技:當好老師必修的7個教育學分 (二手書)

作者:楊婷壹
出版日期:2011-03-03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二手書交易資訊
像佛陀一樣善於教學零體罰,無霸凌,從教育靈性做起。2500年前失傳的佛陀智慧教育法,如今再被有緣人掘藏,並且有系統地呈現。天不生佛陀,億劫如霜夜。佛教,是佛陀的圓滿教育。圓滿--在於讓人們學會生命中最 ...

佛法與慈悲地圖:禪修科學家首創佛法的慈悲教育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04-01
出版社:大千出版社
二手書交易資訊
慈悲地圖昇華版應用善巧工具,培養慈悲和解脫,之後又出離善巧,達到「無所住而生其心」。特殊設計的「慈悲地圖」,引領讀者們一步一腳印地進入佛陀最原始、最基礎的教誨與開示,從四聖諦八正道,加上解脫道達到涅槃 ...

聖嚴研究第九輯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7-11-01
出版社:法鼓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封底文案(封面不放文案)佛教如何為現代社會帶來幸福?聖嚴法師提出「心靈環保」、「心五四運動」、「新六倫」等社會運動,將漢傳佛教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於二○一六年所舉辦的第六屆聖嚴思想 ...

聖嚴研究第三輯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2-06-01
出版社:法鼓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長年來,聖嚴法師以積極入世的態度,推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教育文化工作,影響世界深遠。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三屆「聖嚴思想研討會」,於二○一○年五月舉行,主題即為「聖嚴法師的教導與時代意義」。來自國 ...

人生如雨中托缽 (二手書)

作者:松野宗純
出版日期:1996-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一位國際性企業的資深經營者,透過禪修世界的省覺,究竟捨棄了什麼?又體悟了什麼?對我們的生命、生活與工作,又啟示了什麼?雨中托缽,讓人真實地感受到世事無常的真義與生機之所在。. ...

大喜大捨 (二手書)

作者:證嚴法師
出版日期:1993-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文化教育是一項大喜大捨的工作。推展文化,淨化心靈,明白生命完成之所在,進而知福惜福,時時身心安寧,歡愉自在是文化的大喜。而教育是百年樹人,為培育英才,捨出時間、財富與智慧,不存私就是大捨。佛心是大慈悲 ...

禪的智慧 (二手書)

作者:朱廣興
出版日期:1995-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許多人說:「人生如夢」,而「人生」究竟是什麼?緣於社會與文化型態的急遽變遷,使我們時時沈陷在繁忙緊張的競爭壓力下無法自主,魔障般的塵勞,更是迷失自性湧生煩惱的根源。如何培蘊一分光明的智慧,像陽光照入生 ...

宗教與人心安頓 (二手書)

作者:傅佩榮
出版日期:1998-04-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宗教是為人而設的,目的在助人解脫生命中的煩惱與痛苦,使人可以勇敢地活在今生,並在面臨死亡時,懷著來世的盼望。怎樣算是「勇敢」?就是堅持原則,奉行戒律,充滿愛心,維持人格尊嚴。怎樣才是「盼望」?就是不論 ...

自學之道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8-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自學、自覺而覺他雲水自運,不假外求星雲大師自述及完整分享一生的自學功夫自學是孔子的教學,所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自覺是佛陀的教法,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是這些自學、自覺的經驗,成就了現 ...

新譯金剛經(平裝)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6-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金鋼經》是歷來傳誦最廣的大乘經典之一。隋唐以降,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都把它當成主要的習誦典籍。因為它既是大乘般若學說的入門途徑,又是般若學說的最深堂奧,囊括了大乘般若學的概念和範疇,亦啟示了獲得大智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