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摘下的柚子,那麼平靜,裝載於鮮豔的籃內即將送往倉庫保存,但這一整年的辛勞終將送至誰的手中?秀紅阿嬤對園子近五十年的照料、阿福堅持理想的艱辛、團隊不斷往返斗六採訪乃至烈日下採柚……這般滋味嚐來,究竟是甜、是酸?」──〈愈來愈近〉內文節錄。
一顆大大的柚子背後有著小小的故事,乍似平凡的農友家庭也有他們的故事,如此簡單的理念隱含深長的故事,而遠在都市來到鄉間的我們有更多的故事……
作者簡介:
『有能量的食物,來自心中有太陽的人。』我們期望做為一個平台──透過『食』的情報誌 ,串起『種植的人』與『食用的人』 ,創造更多『知』的可能 。
目錄
〈推薦序〉: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王崇名專欄。
〈自地理課本中出走〉:往濁水溪畔的攝影,跳脫地理課本的鉛字,躍然於眼前的景色竟是……
〈這條路總是要有人走第一個〉:原家中從事慣型農業與販售農藥的楊協翰在父親故世後毅然決然地走上另一條道路……
〈被鳥兒採收的米〉:編輯群們受協翰邀約而去收割珍水米,然盤據於田野上空的是大量的鳥群……
〈濁水溪的環境變遷對農業的衝擊〉:環球科大環管所張子見助理教授暨研究生共同專欄,解析濁水溪變遷的前因後果。
〈阿嬤的模樣〉:藉由攝影師家瑋的眼睛所見,不僅是農友、不僅是受訪者,而是眾人記憶中的阿嬤。
【秀紅ㄟ天然珠寶盒】、【秀紅ㄟ私物大集合】:插圖繪出秀紅阿嬤的田和個人私物。
【柚怎麼了】:柚子的一生與時節圖說、貼心的小提醒。
【在剝開柚子之後】:柚子沙拉、柚子蛋糕……山時作提供了剝開柚子之後的各種精緻小點。
〈只是當年〉:秀紅阿嬤與二兒子阿福曾經歷過的衝突、各種拉扯,以阿福作為主述者道來這段當年史。
〈愈來愈近〉:親身於烈日下採柚,摘下柚青綠如燈籠,即將送往何處……
〈同甘共苦──我們的第一步〉:奔放且毫無顧忌的滿版圖文表露所有的感謝。
〈推薦序〉:東北食通信創辦人高橋博之、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王崇名專欄。
〈自地理課本中出走〉:往濁水溪畔的攝影,跳脫地理課本的鉛字,躍然於眼前的景色竟是……
〈這條路總是要有人走第一個〉:原家中從事慣型農業與販售農藥的楊協翰在父親故世後毅然決然地走上另一條道路……
〈被鳥兒採收的米〉:編輯群們受協翰邀約而去收割珍水米,然盤據於田野上空的是大量的鳥群……
〈濁水溪的環境變遷對農業的衝擊〉:環球科大環管所張子見助理教授暨研究生共同專欄,解析濁水溪變遷的前因後果。
〈阿嬤的模樣〉:藉由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