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之所以對《中國人氣質》這本外國人寫於一百多年前的書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興趣,一方面說明了“偏不肯研究自己”的中國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教訓,逐步覺出了認識自己的極端重要性,漸漸地肯於研究自己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人氣質)裡面所批評的中國人的種種毛病並沒有得到根治,有些甚至於愈加嚴重了。
以別的民族作為“鏡子”,往往會更為清晰地看出本民族所存在的問題。聽一聽別一國家對本民族的批評,如魯迅臨終前不久懇切希望有人譯出《中國人氣質》時所說的那樣:“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卻正是中華民族自強自勵的最佳途徑。
作者簡介: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譯者:張夢陽王麗娟明恩溥,本名亞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畢業於比羅耶特大學。他於1872年偕妻子來華,後來不久即到山東,從事傳教與救災等工作,有25年之久。《中國人氣質》初版於1894年,面世後即在美國國內外引起較大轟動,並被譯成法、德、日等國文字。譯者簡介:張夢陽,著名學者,前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王麗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
目錄
第一章面子
第二章節儉
第三章勤勞
第四章禮節
第五章缺乏時間觀念
第六章忽視精確
第七章誤解的才能
第八章欺瞞的才能
第九章柔順的頑固性
第十章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麻木不仁
第十二章輕視外國人
第十三章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守舊
第十五章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第十六章生命力
第十七章忍耐與堅韌
第十八章知足長樂
第十九章孝心
第二十章仁慈
第二十一章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社會颱風
第二十三章連坐受法互相牽連
第二十四章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缺乏信
第二十六章多神論泛神論無神論
第二十七章中國的現實環境和目前需要
譯後評析
再版後記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第一章面子
第二章節儉
第三章勤勞
第四章禮節
第五章缺乏時間觀念
第六章忽視精確
第七章誤解的才能
第八章欺瞞的才能
第九章柔順的頑固性
第十章智力混沌
第十一章麻木不仁
第十二章輕視外國人
第十三章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守舊
第十五章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第十六章生命力
第十七章忍耐與堅韌
第十八章知足長樂
第十九章孝心
第二十章仁慈
第二十一章缺乏同情心
第二十二章社會颱風
第二十三章連坐受法互相牽連
第二十四章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缺乏信
第二十六章多神論泛神論無神論
第二十七章中國的現實環境和目前需要
譯後評析
再版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