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瑤先生生長於灤河岸邊,自幼對灤水孕育的皮影藝術情有獨鍾。他長期從事皮影藝術研究,對唐山皮影的歷史有著深入了解,在理論上有獨到的見地。雖年逾花甲,仍潛心研究,筆耕不輟。本書是墨瑤先生懷著對皮影藝術的摯愛,積幾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該書全面介紹了唐山皮影藝術的演變、形成及發展,從文化史學、民俗學等諸方面,對唐山皮影藝術的歷史傳說、沿革演變、相關民俗、演出形式、劇本唱腔、操縱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藝,以及唐山皮影藝術與世界文化的交流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從遠古的光與影的發現,到對圖騰的崇拜;從岩畫、彩陶、磚刻等原始藝術,到皮影藝術的雛形,向讀者係統展示了皮影藝術誕生、發展的精彩畫卷,提供了百科全書式的皮影藝術集成,體現了唐山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作者簡介:
墨瑤,本名張建國,出生於河北樂亭。幼年涉悟鄉俗文化。情疏愚性耿介。喜音律愛書法,多年從事皮影藝術研究。曾任縣文化館副館長及文聯主席。系中國作協會員。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霞滿龍灣》、大型話劇《哪家煙囪不冒煙》、電視連續劇《東京第一皇莊》、樂亭大鼓《海河紅醫》等。
章節試閱
一、優孟衣冠的啟發
如今,人們都知道伶優這個詞,它是戲曲演員的泛稱。實際上它是由古
代兩個人名組合而成的。
傳說黃帝的時候,命令伶倫造音樂,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
於懈谷,生其竅而均者,斷為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載《風俗通》〉。
自此之後,伶倫就成了樂官的代稱,叫做伶官。
優孟是春秋時楚國人,他 口齒靈利,幽默風趣,楚莊王便把他留在宮中
講故事、做滑稽表演,以取其樂,並戲稱他“俳優”。
有一個大臣孫叔敖,對楚國的建立有很大的功勞。他有一個兒子,沒有
安排做官。孫叔敖臨死前,很擔心兒子將來的生活,便把優孟叫到床前,囑
咐了一番,然後對他的兒子說,我死後如果莊王不照顧你,生活上有了困難
,你可去找優孟想辦法。
孫叔敖死後,楚莊王果然把他的兒子忘在腦後,致使孫叔敖的兒子衣食
無著,流浪街頭乞食為生。在這個時候,他想起了父親臨死前的話,便去找
優孟。優孟見狀很是傷心,便對他說,好吧,你回家等著吧。第二天夜裡,
優孟穿戴上孫叔敖的衣冠,並模仿孫叔敖的聲音,在暗影裡說唱起來。聲音
驚動了楚莊王,以為孫叔敖再生,出來觀看,不禁思念起孫叔敖生前對楚國
的功勞,深深動情。優孟出來見楚莊王,楚莊王什麼也沒說,第二天就把孫
叔敖的兒子封了官。這個故事可見《史記‧滑稽列傳》。
後世之人便把假裝演事稱作優孟衣冠了。
優孟是講故事做滑稽狀的人,他 卻為了幫助孫叔敖的兒子,假扮孫叔敖
教化楚莊王,使之幡然醒悟。他以假扮真演了一場戲,這就是他給後世的啟
發:影子能幫假人演戲。演戲是教化人的一種方法。
二、張良設影誘敵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彭城〈今徐州〉,有一場激戰。劉邦
和謀臣張良守在彭城,彭城之外全是項羽的兵馬,雙方激戰多日沒分勝敗。
眼見城破,劉邦很是著急,便讓張良想辦法。張良說,當今之計,只有逃離
彭城。劉邦說,城外全被楚軍包圍怎麼能逃離呢?張良說,以假當真迷惑敵
人,我們便可將兵馬撒出,悄悄逃走。
第二天夜裡,張良在四門城牆之上設上布帳,城門下燃起熊熊大火。他
把用馬革做的皮人貼在布帳之上,穩穩地站著,手持兵器,現出很威武很平
靜的樣子。到了深夜,城內戰鼓響起,東西兩門大開,城內一片喊殺之聲。
城外項羽的兵馬以為劉邦從東西方向突圍,便調動兵力,齊集東西兩門
,進行阻擋。不多時楚軍攻進城來,大吃一驚。擊鼓吶喊的全是彭城的老百
姓,不見一個劉邦的軍卒。項羽抓到老百姓問, ……
一、優孟衣冠的啟發
如今,人們都知道伶優這個詞,它是戲曲演員的泛稱。實際上它是由古
代兩個人名組合而成的。
傳說黃帝的時候,命令伶倫造音樂,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
於懈谷,生其竅而均者,斷為兩節而吹之,以為黃鐘之管〈載《風俗通》〉。
自此之後,伶倫就成了樂官的代稱,叫做伶官。
優孟是春秋時楚國人,他 口齒靈利,幽默風趣,楚莊王便把他留在宮中
講故事、做滑稽表演,以取其樂,並戲稱他“俳優”。
有一個大臣孫叔敖,對楚國的建立有很大的功勞。他有一個兒子,沒有
安排做官。孫叔敖臨死前,很擔心兒子將來的生...
目錄
總序楊永善
序言張和
緒論
一、唐山皮影是民間的藝術
二、唐山皮影的淵源
三、唐山地區人文概貌
四、唐山皮影藝術獨樹一幟
五、古韻流芳青春永駐
第一章皮影戲的文化淵源
第一節皮影藝術起源說
一、優孟衣冠的啟發
二、張良設影誘敵
三、宮女剪桐逗太子
四、方士的奇思
五、“戲”字的結構與最早的“戲”
六、一泡烏糞強化了“丑角”
七、俗講僧的薦亡超度
八、勾欄瓦舍影戲形成
小結
第二節皮影藝術的流系及分佈
一、三位一體的文化現象
二、地域人文形成流系
三、皮影藝術的亞文化特徵
小結
第三節唐山皮影的興起與發展
一、靖康之變南影北漸
二、明初移民社屯文化交融
三、富饒的灤河三角洲——皮影藝術的沃土
四、灤州影與樂亭影之辨
五、樂亭皮影風起雲湧
六、皇朝變臉影戲彌難
七、國破家碎亂世悲音
八、同仇敵愾戰斗里成長
九、新中國成立後皮影新生
十、新時期皮影的改革與創新
小結
第二章唐山皮影的文化內涵
第一節唐山皮影與宗教文化
一、深遠的宗教文化影響
二、觀世音宣卷的神話
三、故老相傳的佛教化身
小結
第二節唐山皮影與民間故事
一、民間說唱刻下的痕跡
二、脫胎於民間故事的皮影劇本
三、影卷中賓白唱詞的民間成分
四、灤河水土養育的民間藝人
小結
第三節唐山皮影與民風民俗
一、草木榮枯皆有影戲
二、豐慶禳災還願的演出
三、宅門大院的賀號慶典
四、傳統節令與廟會
五、圈糞堆上的心靈廟台
六、勸世祈福的福影
小結
第四節唐山皮影與民間雕繪藝術
一、民間剪紙的特色
二、服飾冠履
三、建築雕花
四、貼補工藝與摔花麻花
五、陶瓷繪畫
小結
第五節唐山皮影與方言
一、方言概況
二、方言語彙(土語)
三、樂亭方言是正宗
小結
第六節唐山皮影與民歌俚曲
一、民謠諺語
二、民歌俚曲
小結
第七節唐山皮影的行規與唇典
一、唐山皮影的行規
二、皮影藝人的唇典
小結
第八節唐山皮影的著名班社與名藝人
一、清末民初問的著名皮影班社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皮影社(團)
三、唐山皮影著名藝人
小結
第九節唐山皮影的影卷作家
一、著名影卷作家
二、“無名”作家更著名
小結
第三章唐山皮影的藝術特色
第一節自成一格的藝術程式
一、皮影造型的藝術程式
二、皮影藝術的表演程式
三、皮影戲影卷結構的程式
四、皮影戲音樂唱腔的藝術程式
小結
第二節別具特色的劇本——影卷
一、連臺本影卷
二、單出(枝)影卷
三、影卷的唱詞
小結
第三節獨特的唱法與唱腔
一、獨特的唱法
二、唱腔和板式
三、聲腔類別和調式的種類
小結
第四節獨具魅力的影人及切末造型
一、廟堂美術與皮影人物
二、影人的冠戴與服飾
三、彩簾子及其他切末
小結
第五節獨領風韻的主樂器
一、四根弦的構造
二、“慶仙園”四根弦出世
小結
第六節開台與閉幕的獨特方法
一、三遍“通兒”開台
二、影卷上窗觀眾四散
三、“吹火”造勢與“穿幫”
四、充滿鄉情鄉韻的“趕台子”
小結
第七節奇妙的操縱技巧
一、“拿”與“貼”的分工
二、影人的一般操縱技巧
三、特技的操縱方法
四、虛擬誇張妙寓其中
小結
第八節土而奇的棚帳與影台
一、特式的棚帳
二、土而奇的影台
小結
第四章唐山皮影影人和切末的製作
第一節材料的選擇與加工
一、淨膜工藝
二、影皮的加工
小結
第二節畫樣與雕刻
一、奇妙的畫樣
二、奇巧的刀工
三、施色和罩油
四、裝訂和鎮壓
小結
第五章唐山皮影藝術的文化影響
第一節通俗的人文歷史講義
第二節生動的安身立命教化
第三節雅俗相融考風問俗的昇華
一、超級班社的財勢,延請了眾多知識分子
二、生員編影卷,是皮影進一步的融合、昇華
三、政府派員化俗移風
四、皮影影卷大量出版,皮影唱盤熱銷
第四節與時俱進古韻流芳
第五節皮影藝術的子劇種
一、唐劇的誕生
二、樂亭影調的嘗試
三、評劇唱腔的皮影成分
第六節地域文化大放異彩
一、土疙瘩滾成金繡球
二、驢皮雕刻秀中之秀
三、唐山皮影的文化交流
小結
農民盧福增情系皮影雕刻韓廷棟曹亞麗
煙霞鑄瘦容——綴於驥尾墨瑤
總序楊永善
序言張和
緒論
一、唐山皮影是民間的藝術
二、唐山皮影的淵源
三、唐山地區人文概貌
四、唐山皮影藝術獨樹一幟
五、古韻流芳青春永駐
第一章皮影戲的文化淵源
第一節皮影藝術起源說
一、優孟衣冠的啟發
二、張良設影誘敵
三、宮女剪桐逗太子
四、方士的奇思
五、“戲”字的結構與最早的“戲”
六、一泡烏糞強化了“丑角”
七、俗講僧的薦亡超度
八、勾欄瓦舍影戲形成
小結
第二節皮影藝術的流系及分佈
一、三位一體的文化現象
二、地域人文形成流系
三、皮影藝術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