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刷限定!書封磨砂設計
(河馬摸起來粗粗的,好有趣!)
✦✧✦✧✦✧✦✧✦✧✦✧✦✧✦✧✦
\現代人的常識,是歷代科學家一生的心血結晶/
科學是怎麼進步的?
在AI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
重新探究科學的廣度與深度
回望五百年來52位科學家
對「未知」和「已知」發起的挑戰「科學的認知,可以用歷史或人物傳記來呈現,讓學生的科學認知,不是只有科學理論,還有對時空背景的理解。」
這本書結集了52個為了真理,全力以赴的科學故事,
精采呈現達文西、富蘭克林、道爾頓、波義耳等傑出科學家的重要發明與發現;
告訴你,科學家們當初問了什麼「小問題」,卻成為扭轉世人常識的關鍵!
你想過嗎──
如果動物園的河馬溜出來了,如何毫不費力的把牠推回去?
「鬧鐘」除了叫醒人,還能用來幫助入睡?
一個簡單的水盆實驗,就能推翻「錯了兩千年」的理論?
乾枯荒蕪的土地,要怎麼變成葡萄和柳橙盛產的沃土?
為什麼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族群,幾乎都以穀類種子作為主要糧食?
數個世紀以來,科學家提出了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
在追求答案的路上,幫湖水塗蠟、為泥土洗澡、夜夜爬屋頂、天天秤自己的排泄量……
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古怪行為,卻是促成重要發現的偉大過程!
即使受到奚落嘲笑,他們依然勇於假設、大膽實驗、堅持不懈,
最終成就了改變世界的起點!
【本書特色】透過科學故事,讓孩子沉浸式學習「科學態度」
▸▸ 為什麼有這麼多科學家,花了一輩子,鑽研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呢?
「科學探究的動機,來自人類對深度知識的渴慕……
人類的知識是長期累積而來的,我們現在所知的,
常是過去的科學家經過漫長時間思考、觀察、實驗,最後找到的答案。」
▸▸ 科學家想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正確答案嗎?
「科學最迷人的地方,是常常追問一些非常基本的問題。
科學可以給予許多答案,也可以衍生出許多的應用。
但是,科學的本質不在給予答案,也不在科技應用,
而在不斷追問,追問到根本的問題。
這種追問到底的求真精神,就是科學的本質。」
▸▸ 為什麼要讀科學家和科學發展的故事呢?
「科學教育的本質,在啟發孩子問問題、誘導孩子問問題。
這世界有數不盡的好玩問題,在等待孩子去發問。
孩子必須跨出學習的腳步,才有學會的一天。
科學史上有一些人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從問正確的問題、解決問題,到用來幫助別人,時間看似有點長,
但是科學追尋真理的火把,就是這樣一代代傳遞下去的。」
作者簡介: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水土空氣資源系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自臺灣大學退休後,從事演講、寫作,擔任特殊兒童教育、生態教育義工。
他自稱「河馬教授」,有人稱他為「教育工程師」,也有人說他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科普作品屢獲金鼎獎、吳大猷科普獎、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著有《如何帶一隻恐龍搭電梯?》《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為什麼薯條這麼迷人?》《蜘蛛人、龍貓也不知道的祕密》(國語日報)、《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字畝文化)、《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社)等書。
繪者簡介
蔡兆倫
繪本作家,插畫家,資深美術編輯;與本書作者張文亮多次搭檔,共同呈現科普作品。
原創繪本屢獲重要獎項:《杯杯英雄》(道聲)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看不見》(小兵)獲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拉加茲童書獎」、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佳作,《我睡不著》(國語日報)獲國語日報牧笛獎圖畫書首獎。
作者序
新版作者序
那些年,從臺大博雅教室出發
為孩子寫的科學故事
我在臺灣大學,當了三十年的教授。學校非常優待我,每學期給我最好的教室──博雅103。博雅103教室,通風很好,採光很足,講臺很大,我可以翻觔斗,也不會跌出講臺,教室可以坐滿三百個學生。
上課時,我看教室的椅子上坐滿學生,許多學生坐在階梯教室的臺階上,甚至坐在講桌邊的地上。原來有這麼多的學生,渴慕上「博雅式的科學教育」。
我的專業是「環境物理與化學」,教「環境物理學」與「環境化學」;國家在推廣博雅教育時,我也參與博雅教育的教學,我拿過臺灣大學博雅教育的優秀教師。
這本書的內容,是我上課教學生的時候,給的例子。
博雅教育的科學是:
第一,科學的知識,可以藉由文學式的閱讀來傳遞。
第二,科學的認知,可以用歷史或人物傳記來呈現,讓學生的科學認知,不是只有科學理論,還有對時空背景的理解。
第三,科學的發現不是冰冷,而是有人文的溫度,有探索的熱情。雖然這些熱情與溫度,已經逐漸消失在升學主義中;但是,上課可以重現,這是吸引許多學生,一年又一年,前來上課的主因。
第四,科學結合人文與歷史的呈現,像是一個個有趣的指路牌,讓學生在喜愛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的跟上。
第五,科學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對於周遭大自然的變化,有更敏銳的觀察力、產生更多的興趣,也更能看見其中的特殊之處。
第六,科學是科技的基礎,而且不只限於科技,還有別的。無論科技的產品怎麼進步,回到基本,還是科學。沒有科學,就沒有科技。
我期待幫助科技時代的學生,在科技產品的認知上,有著科學的廣度與深度。無論科技怎麼進步,還是要回到博雅式的科學教育。
《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是我的女兒在念臺北古亭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我利用臺灣大學上課的教材,改寫成簡短的故事給她;我的女兒常要我講給她聽,我只好越寫越多,那是多麼快樂的時光。
國語日報的編輯,知道我有這些寫成的故事,拿這些連載在《國語日報》科學版,而後結集成書。當時,我到國語日報的書店,對許多孩子與家長分享這本書。還帶《國語日報》的小讀者,一次一百個,免費到野外,對小讀者講解。當時,有十個臺灣大學的學生參與,當教學的老師;後來,有學生畢業後,去當小學老師。
後來,許多小讀者高中畢業後,來念臺灣大學,加簽我的課,拿這本書,來證明他們曾經是我的小書迷。時間過得真快,幾十年後,拿書來加簽課的學生,變成是他們的父母,拜託孩子,拿書來給我簽名。
我從臺灣大學退休後,仍然帶孩子到野外,講解大自然的美。孩子的科學教育,非常值得。我樂意看到這本書出新版,給孩子一本好書,是給他們一個好禮物。
我的女兒已經到美國讀書、工作、結婚,有了兩個小男孩。我大概又要拿起筆,為小男孩寫文章了。
新版作者序
那些年,從臺大博雅教室出發
為孩子寫的科學故事
我在臺灣大學,當了三十年的教授。學校非常優待我,每學期給我最好的教室──博雅103。博雅103教室,通風很好,採光很足,講臺很大,我可以翻觔斗,也不會跌出講臺,教室可以坐滿三百個學生。
上課時,我看教室的椅子上坐滿學生,許多學生坐在階梯教室的臺階上,甚至坐在講桌邊的地上。原來有這麼多的學生,渴慕上「博雅式的科學教育」。
我的專業是「環境物理與化學」,教「環境物理學」與「環境化學」;國家在推廣博雅教育時,我也參與博雅教育的教學,我拿過臺灣大學...
目錄
新版作者序 那些年,從臺大博雅教室出發 為孩子寫的科學故事
✦跨越領域的挑戰者
1. 達文西 左手科學右手藝術的天才
2. 帕利西 著迷自然科學的陶藝家
3. 葛利克 發明真空抽氣機的市長
4. 佩羅 計算河川水量的財稅專家
5. 帕斯卡 發現水壓特性的詩人
6. 杜爾 打造農機具的律師
7. 攝爾修斯 在雪地製作溫度計的天文學教授
8. 雷普特 研究地下水的經濟學家
9. 曼寧 化水害為水利的會計師
✧腦洞大開的挑戰者
1. 聖托力歐 開發「催眠鐘」的醫生
2. 克希爾 探索地心奧祕的溫泉達人
3. 托里切利 發明氣壓計的數學家
4. 白努利 破解飛機起飛祕密的科學家
5. 富蘭克林 想替湖泊擦口紅的政治家
6. 文托利 運用吸管原理測流速的科學家
7. 李比希 做實驗把學校體育館炸掉的化學家
8. 奧斯本 受到穀物種子吸引的化學家
9. 布雷斯勒 幫土壤洗澡的環境科學家
✦大膽假設的挑戰者
1. 加里西 歸納地震前兆的先驅
2. 赫伯登 爬屋頂研究平均值的科學家
3. 米契爾 用波浪解釋地震的天文學教授
4. 歐勒尼 觀察蚯蚓糞球的科學家
5. 拜耶林克 發現細菌優點的生物學家
6. 格林 給大地一道奶嘴公式的科學家
7. 韋格納 提出「陸地會飄移」的地科學家
8. 德薩卡以 研究土壤摩擦力避免災難的地質學家
✧追根究柢的挑戰者
1. 卡斯提里 在雨中觀測8小時的數學教授
2. 司梅敦 研發水泥讓燈塔站穩的工程師
3. 史密斯 周遊英國探勘地下水的鐵匠
4. 道爾頓 記錄氣象長達57年的小學老師
5. 理查絲 幫城市尋找乾淨水源的化學家
6. 摩根 一生鑽研水中昆蟲的生態學家
7. 霍格蘭 花10年研究海帶的營養學家
8. 潘門 計算大地所需水量的氣象學家
✦熱愛真理的挑戰者
1. 馬略特 熱衷植物實驗的物理學家
2. 波義耳 以「波義耳定律」呼吸的化學家
3. 皮托 測定河川流速的科學家
4. 伯特蘭勒 解讀石頭中警訊的地質學家
5. 哲塞 研究水流阻力的工程師
6. 惠威爾 發現水分子奇妙結構的科學家
7. 懷特尼 用鼻子替土壤分類的土壤學家
8. 維格納 發掘土壤黏粒對抗飢荒的化學家
9. 德拜 提出溶解原理的諾貝爾獎得主
✧另闢新徑的挑戰者
1. 華倫海特 製造體溫計的物理學家
2. 杜波埃特 改良水管卻差點引禍上身的工程師
3. 羅伯森 用實驗推翻千年迷思的科學家
4. 阿斯伯寧 為近代大型建設奠基的磚匠
5. 達西 修築河道卻不供船行的工程師
6. 希爾革 讓荒漠變沃土的土壤學專家
7. 金恩 改革農地管理的科學家
8. 普朗特 揭開航太運輸祕密的力學家
9. 芮屈特 用數字解讀地震威力的物理學家
新版作者序 那些年,從臺大博雅教室出發 為孩子寫的科學故事
✦跨越領域的挑戰者
1. 達文西 左手科學右手藝術的天才
2. 帕利西 著迷自然科學的陶藝家
3. 葛利克 發明真空抽氣機的市長
4. 佩羅 計算河川水量的財稅專家
5. 帕斯卡 發現水壓特性的詩人
6. 杜爾 打造農機具的律師
7. 攝爾修斯 在雪地製作溫度計的天文學教授
8. 雷普特 研究地下水的經濟學家
9. 曼寧 化水害為水利的會計師
✧腦洞大開的挑戰者
1. 聖托力歐 開發「催眠鐘」的醫生
2. 克希爾 探索地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