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經典動畫x 42座城市記憶,
夢幻重現的場景,人與土地的羈絆,
讓回憶變得閃閃發亮……
《udn global轉角國際》主編 林齊晧、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Fancy Frontier開拓動漫祭執行長 蘇微希 感動推薦 (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聖地巡禮不只讓自己作為拍攝對照圖便離去的外來者,而是徹底敞開心胸,用感官、對話與交流,從陌生城市中的過客成為熟悉的二次元場景中的三次元市民。最後,領略出作品的深層內涵,以及與背景城市間的關係。」——hinac
憑藉著對動畫的熱情,展開聖地巡禮之旅已15年的hinac,曾經造訪過日本上百次。他帶著解謎的心情,實地踏查虛擬世界中的真實畫面,沉浸於人文歷史的底蘊,不僅深刻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也在異國的各個角落,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追逐青春的腳步
宇治、下北澤、江之島、小豆島
★從小鎮到祕境
大洗、河口湖、飛驒古川、朝霧高原
★走進歷史的舞臺
仙台、靜岡、熊本、長崎
作品是虛構的,感動是真的。透過聖地巡禮,這些億千萬的思念,打破次元混合成現實,讓我們得到有如宗教體驗般的昇華。我想將它稱之為熱愛ACG者們的「漫步地球的方法」(地球の歩き方)。屬於那些沒有忘卻夢想的地球人。
——《udn global轉角國際》主編 林齊晧
旅行,是為了探索這陌生的世界;
聖地巡禮,是為了進入那個我們喜愛的世界。
本書走散文遊記風格,輕鬆好讀,讓你彷彿跟著實際走了一遭。
——諮商心理師 瑪那熊
「聖地巡禮」對動漫迷來說是一種儀式,是對作品熱愛的具體呈現。但隨著近年來作品越來越輕量化,曾經打動閱聽心靈的場景,可能已不再集中於某幾部「經典名作」,而分散成更個人化、碎片化的情感風景。也因如此,hinac在新作中並不止於發掘懷舊浪漫,而是更誠實地呼應了發生在轉角、車站、甚至商店街日常一隅的小感動。
《我在二次元旅行了15年:從東北到九州,日本動漫聖地巡禮的私藏記憶》,不僅是動漫場景實地走訪的旅遊導覽書,更是關於感情與距離、記憶與地景、粉絲文化與在地連結的深層筆記。在每一篇獨立卻又彼此呼應的敘事中,我們穿越的不只是日本的城市與街道,更是不同世代動漫迷透過相同作品所共有的美好回憶。
——Fancy Frontier開拓動漫祭執行長 蘇微希
作者簡介:
hinac
本名陳煒翰,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
人生圍繞著ACG與旅遊,時以鍵盤佐快門,紀錄三次元中的二次元風景。
曾任旅遊記者、出版社企畫主管、VTuber製作人、文策院IP內容實驗室專案經理等職,現為MANIA FAIR 非典型專家博覽會共同策展人、台北市動漫企劃人員職業工會顧問、日語領隊。
以粉絲團和DISCORD群「二次元実写化中」推廣動畫聖地巡禮活動,並自2014年起率團前往日本朝聖。
著有《次元突破!動漫迷的聖地巡禮》、《進擊!日本動漫行》、《日本皇族的台灣行旅:蓬萊仙島菊花香》,合著《臺北歷史地圖散步》、《臺中歷史地圖散步》,譯著《台灣蒸汽火車紀行》等書。
章節試閱
推理就在岐阜&長野巡禮後?! ——岐阜 × 長野×《你的名字。》
或許日本搖滾樂團RADWIMPS的歌曲〈前前前世〉的前奏下去,很多人腦海中就有畫面出現了吧?
若要說新海誠導演當代代表性的賣座動畫,《你的名字。》絕對是名列前茅。身處鄉下的女孩宮水三葉與城市的男孩立花瀧,偶爾會發生靈魂互換的狀況,為了不讓各自的生活崩壞,他們用紙筆、手機甚至將文字留在身上等方式,為彼此留下紀錄。
然而,在一次彗星造訪地球後,立花瀧再也不會與宮水三葉互換身體,也無法聯絡上三葉,他決定從東京前往那個熟悉又陌生的糸守町,與宮水三葉見面。
「不要開車開到睡著喔,肥宅。」
「放心,我老司機。」
這是在副駕駛座的我,與友人進行的對話。
我們從名古屋近郊駕著車奔馳,前往糸守,也就是日本岐阜縣的飛驒地區。
在探訪動畫場景這件事上,摒除需要前往歐美的作品,新海誠導演作品算是數一數二辛苦的,涵蓋的範圍大且刁鑽,需要莫大的體力、金錢,以及時間完成。例如2022年的《鈴芽之旅》,探討著地震、民俗與神話議題。故事場景自九州南部,穿越四國,一路沿著關西前往本州東北,很難一次一網打盡;《天氣之子》則需要搭船前往外島。至於若要探訪更久之前的經典作品《秒速5公分》聖地,還得跑到種子島去。
多年前紅遍世界各地的《你的名字。》更是如此,宮水三葉居住的糸守,實際上是以飛驒地區的風土民情為藍本,再加上導演新海誠在長野的成長經驗所建構而成的複合體。
我們的公路之旅在日本本州的地圖中,由左至右,劃下了一條弧線,橫跨日本兩個內陸縣岐阜與長野。而在這條弧線末端的一個意外地點,說明了為什麼「宮水三葉是『宮水』三葉,立花瀧是『立花』瀧」的原因。
岐阜縣幅員廣大,大多承繼自令制國時代的美濃國與飛驒國。原美濃國部分,靠近名古屋附近的城鎮以名古屋為中心,形成了大名古屋都市圈。
在《搖曳露營△》電影版裡,長大後的主角志摩凜,前往名古屋擔任雜誌的採訪編輯。她從山梨的身延搬到岐阜的一宮市,每天擠著電車通勤上班。動畫《聲之形》以距名古屋約40分鐘車程的大垣為場景,呈現了失聰少女與愛作弄人的少年與朋友之間的故事。至於推理作家米澤穗信早年的輕推理作品《小市民》系列,則是以縣治岐阜市為藍本。
飛驒國位處縣北部,擁有白川鄉等世界遺產,成為現今的飛驒地方,其中最大的城市就是《冰菓》中米澤穗信改編成「神山市」的高山市了。高山市保存了相當完整的老街聚落,以及遠近馳名的早市文化。
累癱的我們借助這裡較為完整的補給功能,順便探探許久未見的《冰菓》場景,次日前往隔壁的飛驒市,也就是瀧等人下了對號列車,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糸守前的城鎮。
橫跨在飛驒古川站的天橋,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在故事中,瀧一行人離開了東京、在名古屋轉車後,這是第一個畫面。天橋不僅貼上火車時刻,還貼心地放上對照圖,供影迷參照。
與後續的作品不同,新海誠導演這個時期的作品並沒有「置入性行銷」,因此對號列車停留的股道跟故事中不同,但只要算好時間,著實得來全不費工夫。
《你的名字。》讓新海誠導演製作的電影,不再只是動畫愛好者觀賞的分眾作品,而是全球主流市場上映的「現象級」作品。包括鐵道公司在內的贊助商陸續上門,而置入動畫的行銷資源愈多,實景重現度也愈佳。後續的《天氣之子》與《鈴芽之旅》都有麥當勞的完整畫面,身為一個「走遍」作品的人,自然樂得跟著跑遍每一個角落。
附近的飛驒市圖書館對於旅人們相當友善,只要換上室內鞋後入內登記,便能在瀧等人查詢隕石資料的地方小憩、拍照與留言。
場景使用26號書櫃來解釋故事中的隕石事件,從現場可以回推原因,這裡放的是飛驒高山地區的鄉土資料。
圍繞飛驒古川車站的區域是飛驒市中心,總人口數大約接近宜蘭的冬山鄉,只有兩萬人出頭。但是由於地廣人稀,感覺比臺灣一些偏鄉小鎮還要更少一些。
飛驒市的老街不僅貼上《你的名字。》電影海報,也有許多商家販售聯名商品或餐點。飛驒古川櫻花物產館(飛騨古川さくら物産館)座落在老街區尾,是個物產販售兼交流中心,裡面還有《你的名字。》的小型展覽區。
對受到人口高齡化衝擊的飛驒市來說,《你的名字。》帶來了高人氣,也帶來了年輕觀光客。顧店的婆婆們招呼我們進店,故事中的口嚼酒(當然是一般的酒廠釀的)在店裡可以購得,若要體驗故事中一葉老婆婆的編織,這裡也有體驗課程。
飛驒地方的米因為水土極佳而擁有高度評價,不僅成為釀酒的原料,也造就了一些特產小吃。兩個街區外的「味処古川」可以點到當地著名的鄉土料理五平餅,串烤塗上醬汁的糙粳米飯,味道極佳。
在故事中,奧寺前輩等人就是在這裡一起吃著五平餅。我們當然不會放過口腹之欲,以及店內的巡禮留言本,上面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留言。
繼續踏上遠征的旅程,在迂迴的山路上,一路往北。
瀧一行人曾在山間公車站「落合」逗留,現實中,此處位於接近富山縣的471號國道上,一個叫角川的小聚落附近。落合站離聚落有一段距離,班次稀少,符合故事中糸守的與世隔絕感。
有趣的是,出版《你的名字。》實體書的是角川書店,但此「角川」並非唸作角川書店的「Kadokawa」,而是稱作「Tunogawa」;不是街角的角,而是尖角的角,也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三點四十七分,太陽已不再灑落在山間小路,山裡的氣溫也冷了起來。
算了一下時間,改由最熟悉駕駛的夥伴負責這段時間相當緊迫的山路行程。
翻過縱貫南北的飛驒山脈,天色漸沉,在千鈞一髮之際,我們來到了神似劇中糸守湖的諏訪湖。雖然一個是因為隕石形成,一個是因斷層而生,但向晚時分從立石公園眺望諏訪湖,那個「逢魔之時」的感動,一樣迷人。
大部分劇迷的朝聖路線都到此為止,利用中央本線的對號列車,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回到東京,過立花瀧的城市生活。
東京四谷須賀神社的階梯,在朝聖熱潮最興時,可是無時無刻都站滿了人。試試橫亙東西的JR中央線與總武線,可體驗瀧和三葉因為快慢車而接近與分離。
但瘋狂的我們心想著,既然都來到了長野,這趟旅行又與新海誠的作品有關,何不順便拜訪「那個」呢?
解開「立花」與「宮水」的真相
「老司機加油,你也開太慢了吧,有沒有在踩油門啊,要不要我開好了。」
「後面那個胖子太重了啦!」
互相吐嘈著的幾個大男人,擠在一輛1,300cc的小房車裡,加上後車廂塞滿四袋行李,在馬力不足之下,僅能用極低速行駛於國道299號,橫越蓼科高原。
由於蓼科高原的風景十分優美,沿線的觀光業者在1982年時便借用了德國「童話大道」名號,將這段公路取名為「日本童話大道」。
童話大道有著滿滿險升坡、險降坡與彎道,在一輛小車載著四個大男人加行李的情況下,可一點都不童話,反倒是有點地獄繪卷。
我開玩笑地和朋友說:「可能野狗都走得比我們的車快」,途中真的有種為什麼要自找罪受的感覺。
不過,當我們看到新海誠導演老家時的朝聖感,以及解謎後的渾身舒暢,讓這一切都值得了。
國道299號一路延伸至東京都會圈的埼玉縣入間市,被稱為童話大道的一段東端,則僅到長野縣的佐久穂町。從這裡往北是《在那個夏天等待》的場景佐久與小諸市,來到北陸新幹線的守備範圍,往南便是新海誠導演的老家,山中的小村落——小海町。
我們往南從幹道繞入鄉間小路,電影開頭描述糸守町環境的其中一個數秒鐘鏡頭,便在這個跟糸守町一樣,鄉下到不能再鄉下的地方。
新海誠導演本名新津誠,老家開的那超過百年歷史、以家族氏名命名的建設公司「新津組」,從小海車站出來步行5分鐘便可抵達。
這種種的證據,都讓我堅信新海誠導演在受訪時說過,糸守湖最早的構想是小海町的松原湖,一定隱藏了什麼有趣的設定吧!
松原湖是一座位於小海町聚落車程約10分鐘的小湖,湖畔聚集了租船業者、別墅與民宿等遊憩設施和店家,人煙稀少且環境優美。
我們將車子停在湖畔下車散步,馬上就解開了第一道謎團,也就是糸守湖最早的構想是小海町的松原湖這件事,那就是松原湖的七個傳說之首——諏訪信仰「御神渡」。
就像是迷你版的諏訪湖,屬於諏訪大社信仰的松原湖,亦擁有相同方位的上下兩個神社,分別為東南方的松原上諏方神社上社,以及北方的松原上諏方神社下社。每年大約在立春後的第三天晚上,結冰的松原湖因為晝夜溫差熱脹冷縮,產生裂縫,即「冰壓脊」(Pressure ridge)的自然現象。
在傳統信仰中,這意味著上社的男神走過了湖面,去拜訪下社的女神。那個裂縫即是神明走過湖面的痕跡,神官除了進行儀式外,並以此對天候與該年是否能豐收,進行占卜。
上社的男神是建御名方神,而下社的女神則是他的妻子八坂刀賣神,兩位神明因為自然現象而相會。
這樣的設定頗符合新海誠導演在《你的名字》中,喜歡加入地方信仰與自然現象的設定。另一個有趣的點是,建御名方神的父親便是出雲大社鎮座的神明——大國主神,祂可是許多年輕男女祈求良緣的結緣之神!
另一個引起我注意的是湖畔的民宿,當我們繞了半圈,經過第二間民宿時,對照電子地圖上的標示,只差沒有當場爆笑而已。
經過的第一家民宿,叫「立花家」;第二家民宿,叫「宮本屋」,但遠遠看去,就像是木或水字,若為「宮水屋」,那就與男女主角的姓氏一模一樣了。
「宮水三葉、立花瀧的姓是這樣取來的嗎?!」或許導演本人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但跋涉了數百公里,翻越過重重高山,還真的撿到那麼一點令人興奮的「收穫」呢。
推理就在岐阜&長野巡禮後?! ——岐阜 × 長野×《你的名字。》
或許日本搖滾樂團RADWIMPS的歌曲〈前前前世〉的前奏下去,很多人腦海中就有畫面出現了吧?
若要說新海誠導演當代代表性的賣座動畫,《你的名字。》絕對是名列前茅。身處鄉下的女孩宮水三葉與城市的男孩立花瀧,偶爾會發生靈魂互換的狀況,為了不讓各自的生活崩壞,他們用紙筆、手機甚至將文字留在身上等方式,為彼此留下紀錄。
然而,在一次彗星造訪地球後,立花瀧再也不會與宮水三葉互換身體,也無法聯絡上三葉,他決定從東京前往那個熟悉又陌生的糸守町,與宮水三葉見面。
...
推薦序
推薦序
聖地巡禮.打破次元的旅行實踐
林齊晧(《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
「聖地巡禮」(せいちじゅんれい)是我們用肉身打破次元的實踐,是熱愛ACG者們漫步地球的方法。
動漫迷的聖地巡禮,具體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但猶記得台灣在2000年代初,「御宅族」在進入大眾媒體視野後曲解成帶有貶義的「宅男」,都宅在家裡怎麼會出門?那麼為了喜愛的作品展開的朝聖之旅,自然就被視為大眾不能理解的狂熱次文化。
時至今日,社會對於動漫、遊戲文化的接受度與觀感不同以往,甚至於聖地巡禮幾乎成了觀光旅遊的常態,衍生出創造地方觀光財的路徑。在經濟資本邏輯下,動漫迷的聖地巡禮是計算收益的指標,但對於ACG迷而言,其價值並不能以此為計,跨越二次元與三次元、讓地景重新編碼賦予意義的感動,不是金錢可以衡量。這份感動,可以是前往箱根,融合《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壯大物語,也可以是《你的名字。》的日常階梯,或是《搖曳露營△》透過野炊活動、微小而溫暖的共鳴。
我個人最難忘的一次聖地巡禮,發生在美國紐約。時間是2017年10月,我與家人在紐約參訪,期間我特意安排去了一趟紐約最古老的教堂「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這座興建於1698年的老教堂,本來就是許多觀光客造訪之地,但對於《JOJO的奇妙冒險》粉絲來說,此地是貨真價實的聖地——JOJO第七部《Steel Ball Run》的尾聲,紐約三一教堂的地下就埋藏著整部故事的關鍵「聖人遺體」。
站在三一教堂的大廳,想像著地下室密藏的聖人遺體,是不是就像故事中的一樣,讓美國迎來偉大的幸福?我當時我身處的2017年,正是美國史上破天荒的川普(Donald Trump )第一屆任期,有趣的是還有不少美國JOJO的迷因圖,將川普比成JOJO第七部裡亦正亦邪的美國總統瓦倫泰。頓時之間,
作品是虛構的,感動是真的。透過聖地巡禮,這些億千萬的思念,打破次元混合成現實,讓我們得到有如宗教體驗般的昇華。
我想將它稱之為熱愛ACG者們的「漫步地球的方法」(地球の歩き方)。屬於那些沒有忘卻夢想的地球人。
推薦序
諸君,一輩子都要聖地巡禮喔!
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瑪那熊
「我又要出聖地巡禮的書了,有機會請學長寫篇序文嗎?」剛從札幌回到台北,就收到hinac稍來的訊息。
『沒問題,不過我沒有很常跑聖地巡禮哩。』我老實說了自己的狀態。
「但你是阿宅(?XD」
是又怎……『喔喔我是。我宅我驕傲。』我回道。
「讚啦」言談間我倆惺惺相惜,已達共識。男人情誼就是如此單純好理解。
閱讀hinac新作時,讓我回想起,自己視為珍寶的一次聖地巡禮經驗。
2019年臨時起意初訪尾道,雖只停留短短兩小時,卻對這幽靜小鎮印象深刻。回台灣後,隱約憶起是某漫畫的發生背景……啊!《純愛塗鴉》,一部大學時代看過,但沒追完的作品。高中生小麥絕大多數時間獨自住在尾道,某天老爸朋友的同齡女兒小夕(以及小惡魔妹妹小司)因家中變故來借住,臉紅心跳又瑟瑟的同居生活就此展開!(並沒有)。
對當年賀爾蒙爆發的年輕人來說,這部實在太清淡、太純愛所以中途棄坑,直到前幾年疫情,才將整部重新看完。或許是邁入不惑之年,也或許是已經歷情場太多風雨,突然喜歡上這種日常純愛、歲月靜好,並興起了再度前往尾道的念想。
於是,疫情後我獨自旅行,到男女主角常去的甜點店吃冰淇淋(店裡還有作者的簽名畫呢)、依照他們約會路線實際走走,也搭船前往對面的向島騎單車。尾道既然依山傍海,那就踏階而上,尋訪漫畫裡出現多次的三重塔、貓咪聚會空地(還真遇到兩隻貓);最後坐在千光寺旁的鼓岩,體驗這對小情侶所見、瀨戶內海的美麗夕景。
捨棄山下便利的旅舍,選擇住山腰、百年老宅改建的榻榻米青旅,以便俯瞰港口夜景,以及遠望隔天的日出。在尾道兩天一夜,有種「跟角色們生活在一個世界」的錯覺:現實與虛擬的界線變得模糊,心情既興奮又平靜。細細品嚐尾道的寧靜,也緩緩重溫這部作品。
「難怪,很多人喜歡聖地巡禮。」看著橘色如卵的朝陽從山頭浮出、逐漸將海道染上金黃,我內心澎湃地感慨道。
旅行,是為了探索這陌生的世界;聖地巡禮,是為了進入那個我們喜愛的世界。
本書走散文遊記風格,輕鬆好讀,讓你彷彿跟著實際走了一遭。
若你看過這些作品,也已去過聖地巡禮,閱讀時那些美好回憶想必再次重現。
若你雖看過作品,但尚未前往巡禮,本書將猛然燃起你的慾望之火,開始找休假找機票。(荷包君表示當時我害怕極了)
若沒看過這些作品,或從來不覺得旅行開心過,那更請務必閱讀本書。hinac記錄旅程與各種心情雜想的文字,足以讓你感慨「啊,原來日本(與聖地巡禮)這麼有趣啊」。
歡迎入坑,用一輩子享受二、三次元共融的美好。
推薦序
全新視角的聖地巡禮
Fancy Frontier開拓動漫祭執行長 蘇微希
相隔十年,歷經疫情動盪、匯率波動、世界局勢翻轉,日本還是我們記憶中曾經熟悉的夢土嗎?那些陪伴我們走過生命中歡笑、失落與悸動片刻的動漫角色與場景,是否還能觸動曾經有過的情感共鳴,如同初見那般?
hinac以他睽違12年的聖地巡禮新書《我在二次元旅行了15年:從東北到九州,日本動漫聖地巡禮的私藏記憶》,再次開啟那扇跨越次元障壁的大門,或許不再有青春的狂熱衝動、不再以景點打卡數衡量成就,但卻更加溫柔安靜、深刻雋永,帶領大家悠然穿越於二次元與三次元間,而那些凝結在記憶片段中的觸動與追尋,原來從未辜負過我們。
最初認識hinac時,他是文策院IP內容實驗室的專案經理,負責規劃尖端科技的跨域文化應用,給我的印象是個思想機敏、理路清晰、執行力強的科技應用管理者,雖然知道他喜歡動漫,但一直以為只是私下興趣而已。直到偶然聽人提起他的「豐功偉業」才驚訝地發現,他不只是個單純的動漫愛好者,還曾擔任VTuber製作人、輕小說企劃、旅遊雜誌記者等工作,同時也是著名的「聖地巡禮」朝聖團顧問及領隊,是一位受過專業歷史訓練、擅長觀察、擁有深度書寫能力的文化旅人。
「聖地巡禮」對動漫迷來說是一種儀式,是對作品熱愛的具體呈現。但隨著近年來作品越來越輕量化,曾經打動閱聽心靈的場景,可能已不再集中於某幾部「經典名作」,而分散成更個人化、碎片化的情感風景。也因如此,hinac在新作中並不止於發掘懷舊浪漫,而是更誠實地呼應了發生在轉角、車站、甚至商店街日常一隅的小感動。
相較於前作《次元突破!動漫迷的聖地巡禮》著重功能性的風格,新作《我在二次元旅行了15年:從東北到九州,日本動漫聖地巡禮的私藏記憶》更多了宏觀且豐富的人性視角,不僅是動漫場景實地走訪的旅遊導覽書,更是關於感情與距離、記憶與地景、粉絲文化與在地連結的深層筆記。在每一篇獨立卻又彼此呼應的敘事中,我們穿越的不只是日本的城市與街道,更是不同世代動漫迷透過相同作品所共有的美好回憶。
謝謝hinac,透過他鮮明、銳利、充滿畫面感的文字,再一次替動漫迷們描繪出曾經觸動心靈的美好畫面,《我在二次元旅行了15年:從東北到九州,日本動漫聖地巡禮的私藏記憶》不僅是一本值得你我細細品味的好作品,更是一個在新時代開啟跨次元之旅的好理由。
推薦序
聖地巡禮.打破次元的旅行實踐
林齊晧(《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
「聖地巡禮」(せいちじゅんれい)是我們用肉身打破次元的實踐,是熱愛ACG者們漫步地球的方法。
動漫迷的聖地巡禮,具體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但猶記得台灣在2000年代初,「御宅族」在進入大眾媒體視野後曲解成帶有貶義的「宅男」,都宅在家裡怎麼會出門?那麼為了喜愛的作品展開的朝聖之旅,自然就被視為大眾不能理解的狂熱次文化。
時至今日,社會對於動漫、遊戲文化的接受度與觀感不同以往,甚至於聖地巡禮幾乎成了觀光旅遊的常態,衍生出創造地方觀光財的路徑...
作者序
自序 (Get Your Kicks On) SEICHI(聖地) JUNREI(巡禮)
這不是一本工具書。
說遊記好像也不是。
姑且稱它做「15年的人生回顧」好了。
以為是異世界輕小說而翻閱本書的讀者,真是對不起了。
以平均壽命來說,15年占了一個台灣男性生命的六分之一。
以現在的我來說,占了將近三分之一。
我的生活在這些年間不停的在二次元與三次元間穿梭著,透過螢幕、透過紙張、透過工作,以及最重要的——透過旅行。「聖地巡禮」在我的生命裡沒有因年紀增長而消失,反而成為一年幾次的自我挑戰,時不時往返世界各地,探索擁有熟悉場景的陌生城市;在極其有限的時間與旅費下,兼顧旅遊品質的走入場景;挑戰身為社恐,但為了特定目標,不得不鼓起勇氣開口或寫信。
經過這些挑戰後,讓我認識了除了旅遊書之外的世界與人,以及那些城市在景點之外的另一面,當然最重要的是——在三次元的世界中體驗二次元的世界。
念歷史系的我,猶記大學時老師說過的一段話:「歷史是老人學,年輕時讀不懂不用灰心,閱歷增長,看過人生百態,便會懂了。」我想,聖地巡禮也是一樣,年輕時在乎能否拍出完全一致的照片,年齡漸長後,不只讓自己作為拍攝對照圖便離去的外來者,而是徹底敞開心胸,用感官、用對話與交流,從陌生城市中的過客,成為熟悉的二次元場景中一個暫時的三次元市民。最後,領略出作品的深層內涵,以及與背景城市間的關係。
至此,我才豁然開朗的覺得看懂了作品,玩懂了聖地巡禮。
感謝一路上提供各項協助的人:東京的安彦剛志先生、作道明先生、仙台的押野孝博先生、岩間小姐、沼津的小澤隆先生、身延的依田貴司先生、深山光信先生、宇治的大橋正明先生,以及這十餘年來提供協助的友人潘冠宇先生,時不時因為要攤租車費被我抓丁湊數的旅伴王晟宇、陳俊宏、謝伯嘉先生;為我開闢專欄的自由時報電子版潘靜怡前編輯,以及本書的編輯龔橞甄總編。
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與稚兒,包容一個在婚後依然闖蕩天涯的丈夫與父親。
最後,我要改寫12年前寫下的一句話作結:
這本書收錄的12部作品是我的王道,希望你會喜歡,也希望哪一天,我能有機會認識你的王道。
2025.6 寫在前往格陵蘭的旅途之前,台北自宅
自序 (Get Your Kicks On) SEICHI(聖地) JUNREI(巡禮)
這不是一本工具書。
說遊記好像也不是。
姑且稱它做「15年的人生回顧」好了。
以為是異世界輕小說而翻閱本書的讀者,真是對不起了。
以平均壽命來說,15年占了一個台灣男性生命的六分之一。
以現在的我來說,占了將近三分之一。
我的生活在這些年間不停的在二次元與三次元間穿梭著,透過螢幕、透過紙張、透過工作,以及最重要的——透過旅行。「聖地巡禮」在我的生命裡沒有因年紀增長而消失,反而成為一年幾次的自我挑戰,時不時往返世界各地,探索擁有熟悉場景的陌生城市;在極其有...
目錄
推薦序 聖地巡禮‧打破次元的旅行實踐 林齊晧
推薦序 諸君,一輩子都要聖地巡禮喔! 瑪那熊
推薦序 全新視角的聖地巡禮 蘇微希
自序 (Get Your Kicks On) SEICHI JUNREI
在下北澤,孤獨或也不孤獨——東京×《孤獨搖滾!》
又哭又笑又煩惱,致在藤澤的青春——神奈川 ×《青春豬頭少年》
大洗,「楚門」小鎮——茨城 × 《少女與戰車》
仙台,從異鄉成了「第二故鄉」——宮城×《Wake Up,Girls!》
為什麼遙遠的南極,始自群馬的館林?——群馬×《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推理就在岐阜&長野巡禮後?!——岐阜 × 長野×《你的名字。》
在山巔海濱,尋找凜,尋找撫慰心靈的風景——山梨‧静岡‧長野 ×《搖曳露營△》
追著學園偶像的心,次次都是內浦灣上的漣漪——静岡×《Love Live!Sunshine!!》
她們的三年,我的十年,宇治的千年——京都 × 《吹響吧!上低音號》
瀨戶內海上的無茶紅糖——香川×《擅長捉弄人的高木同學》
佐賀的風與星空,烙印在心窩——佐賀×《佐賀偶像是傳奇》
讓人生,染上長崎的顏色——長崎×《來自繽紛世界的明日
【附錄】本書登場城市、各動畫登場店家
推薦序 聖地巡禮‧打破次元的旅行實踐 林齊晧
推薦序 諸君,一輩子都要聖地巡禮喔! 瑪那熊
推薦序 全新視角的聖地巡禮 蘇微希
自序 (Get Your Kicks On) SEICHI JUNREI
在下北澤,孤獨或也不孤獨——東京×《孤獨搖滾!》
又哭又笑又煩惱,致在藤澤的青春——神奈川 ×《青春豬頭少年》
大洗,「楚門」小鎮——茨城 × 《少女與戰車》
仙台,從異鄉成了「第二故鄉」——宮城×《Wake Up,Girls!》
為什麼遙遠的南極,始自群馬的館林?——群馬×《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推理就在岐阜&長野巡禮後?!——岐阜 × 長野×《你的名字。》...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