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濾心,知識矩陣,為明日而蒐藏今日,在舊文物中看到新價值。
本書從博物館學專業觀點,親自走訪歐美博物館,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到觀光經濟的分析,對博物館所呈現的特色,做出了之於知識建構、歷史詮釋及文化觀光的專業詮釋,讓文化研究人員或是一般大眾,對現今博物館的全球化,有了深入了解與認識。
作者簡介:
周晶生
學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空軍官校66期航空機械系畢業。
經歷:空軍飛機發動機分隊長 修護室主任
美國克里福蘭美術館亞洲藝術部研究助理
TVBS文教基金會921地震教育博物館專案經理
臺鹽博物館經營管理計畫主持人
臺南市文化局市立民族管弦樂團秘書
曾任教於嘉南藥理大學、空軍航空技術學院
著作:臺灣百年飛行錄 2005 臺北玉山出版社
章節試閱
目錄
推薦序 葉秀娥 i
推薦序 王婉容 v
作者序 viii
第一篇 文化與意識新鏈接 01
文化熱力新時代 ·············································· 02
社會學的多元視野—巴爾地摩美術館 ··················· 09
建立可以觸摸的歷史—大屠殺博物館 ··················· 16
種族間的橋樑—非裔美國人博物館 ······················ 24
保存舊空間、創造新歷史—國旗博物館 ················ 31
第二篇 開拓知識新櫥窗 39
銜接歐洲的分類科學—華盛頓自然史博物館 ·········· 40
文化資產旗艦—克里福蘭美術館 ························· 46
水底的繽紛世界—巴爾地摩水族館 ······················ 53
歷史都是當代史—新聞博物館 ···························· 59
最成功的文化組織—美國博物館協會 ··················· 65
第三篇 提供人文論述的空間 73
大湖霹靂馬—麥瑟蒸汽船博物館 ························· 74
歷史新鮮事—馬寧別墅考古博物館 ······················ 81
阿罕布拉宮的王城氣度 ····································· 88
羅馬人的腳步—西維爾主教堂博物館 ··················· 96
第四篇 全面教育的功能 103
親愛的,我把世界變大了—波士頓兒童博物館 ······ 104
動手摸的大湖科學中心 ···································· 109
微觀的健康博物館 ·········································· 115
眼耳鼻身意—五感博物館教育 ··························· 121
劇場動線舞台發光 ·········································· 128
第五篇 提昇文化觀光產業的內涵 135
盡情搖滾青春放送—搖滾音樂博物館 ·················· 136
活化石—威尼斯遺址博物館 ······························ 142
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斯城市博物館 ·················· 151
西班牙武士—哥多華鬥牛博物館 ························ 158
社會新角色—社區與生態博物館 ························ 166
第六篇 博物館的知識矩陣 175
文物的物質不滅定律 ······································· 176
研究與展示震盪出真歷史 ································· 182
標題撰寫—文學新空間 ···································· 187
建築造就新地標 ············································· 192
博物館哲學 ··················································· 198
內文節錄
博物館作為知識專業的平台之外,更是國家的政治傳播與意識型態的工具,並吸納不同領域的菁英,塑造出新的知識品種與集體記憶的文化模型,傳達現代化知識,並建立對國家意識的認同。
博物館的蒐藏與展示,已經成為另一種歷史型態的論述。歷史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被觸摸、被批評,甚至可以被改變的現代戲劇。此種模式,創造了人與人、人與事的溝通橋樑,整合了相互的歧見見,進而建立社會的共識。
兩個士兵互相扶持奔跑著,一個頭上流著鮮血,一個肩上散著大片血跡,背景是在灰茫茫的海灘,從臉上的堅毅與關懷的表情,可以知道生死與共的袍澤情懷。兩個穿著二次世界大戰卡其軍服的黑人與白人,在諾曼地登陸的戰場,為了反攻歐洲大陸,流著同樣的紅色鮮血,「美國人」從此不再分黑與白。
沒有國,哪有家。膚色不是問題,族群不是間隔,文化差異不是理由。在戰爭發生的時候,相互合作,眾志成城,是國家存在意義的最重要價值。這樣的展示中,看不到教條式的口號,影像與物件都在敘述一件真實發生的事件。從不同的歷史觀去洞悉與描述可以歸類的邏輯,用以詮釋在民主社會中,該有的多元意見與應有的共識。
種族問題一直是美國存在的社會差異,除了黑與白之外,還有黃與白,紅與白或是白與白的文化上矛盾。「民主」與「法治」是國家剛性的架構,而博物館的各種展示論述與美麗輕鬆的氛圍,軟化了緊繃對立的現實社會。
經過時間的順序,去體察億萬年前的生命形式;從地層中恐龍的化石,尋找地球的生滅線索;在動植物的細胞轉折裏,發掘演化的源頭;於礦石之中,斷定宇宙與地球間的因果。
搖滾音樂用巨大音響創造虛擬的野性典範,打破了音樂必須悠揚典雅的藩籬,使得震耳欲聾的音樂成為紓解青年生理急躁的藥方,也讓民主社會的包容性,伸長了容忍力。
皇宮殿堂般的教堂,總督宮,鐘樓等等,還有街頭上雕像藝術,無一不是這座城市博物館的經典收藏。收藏著流亡人奮力求生的意志,收藏著一代代出海探險經商的血汗,也收藏著運用智慧經營出的財富。
佛羅倫斯的城市文明,開拓了思想的空間,而追求人文的價值與藝術美學的極致,奠定了新時代的楷模。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以自己的自由意願,對當時宗教社會的反叛與抵制,用自己的創造力表達出來,而且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犧牲良知與藝術。
曾站在龍達的鬥牛場上,看著空蕩的座位與橢圓賽場裡,只為了看一場人的勇氣與牛的火氣相遇的生死大戰,是一種嗜血的娛樂,還是來自人性殘暴的毀滅遺傳,讓人沉思再三。
在各個展示櫃中,有各式的黑色面具,黑色服飾,以及動物羽毛所作的鮮豔首飾,凸顯出未經文明雕塑的自然美。「黑就是美」,對於所有的黑人來說,這塊土地,已經是黑色的淨土,他們是歸人,不再是過客。
藝術史類的蒐藏對象是引導潮流的精緻品,自然史類的蒐藏則是具有鑑別度的標本,科學史類的自然是能表達科學過程的產品,而社會史類的博物館對象是能陳述歷史事件的第一手紀錄。
文化要有主體,經濟才會有內涵,國家才能創造偉大的文明。博物館的知識向度,理性思維,民主開放,專業倫理,普及教育以及學術創造,透過博物館普及,讓世界文化多元並存,合而不同,讓作為地球主宰的人類,完成永續文明的生存使命。
「民主」與「法治」是國家剛性的架構,而博物館的各種展示論述與美麗輕鬆的氛圍,軟化了緊繃對立的現實處境,求得更接近原有的內涵,發現了不同文明對社會的意義與價值。
目錄
推薦序 葉秀娥 i
推薦序 王婉容 v
作者序 viii
第一篇 文化與意識新鏈接 01
文化熱力新時代 ·············································· 02
社會學的多元視野—巴爾地摩美術館 ··················· 09
建立可以觸摸的歷史—大屠殺博物館 ··················· 16
種族間的橋樑—非裔美國人博物館 ······················ 24
保存舊空間、創造新歷史—國旗博物館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