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的力量》
靜心30多年的感悟,賴佩霞引領你享受靈魂的淨化過程
9大靜心練習,讓你擁抱生命的恬靜
帶著覺知、探詢內在穩定力量
由內而外安頓身心,活出生命中坦然的喜悅
靜心,才能看清楚前行的方向
隨時回歸存在本質,重新調整、沉澱,再出發
靜心,把自己放在最關鍵的位置上
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清除浮躁不安的心緒,領悟內心最終的平靜與祥和
每一天、每一個層面,我都愈來愈好。
人的病有千萬種,但解藥只有一帖,就是「靜心」
把焦點帶回自己身上
善待自己、享受生命、笑看人生
誠摯邀請你,給自己一點空間,慢慢的、靜靜的和自己坐在一起。
我們總是很努力,想做得更好,但有時候,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做得多、想得快和控制得住,而是來自不再要求自己用力的當下。
靜心,不是技術,不是形式,而是一股願意回到心裡深處的決定。一旦靜下來,愛就會自然湧現,這裡有世界最溫柔的力量,也是療癒真正開始的地方。」
──賴佩霞
本書特色
1. 賴佩霞繼年度十大好書《轉念的力量》後,又一療癒巨作
2. 融合舉辦上萬人次靜心工作坊的經驗,凝鍊出最簡單、易執行的靜心練習
3. 以一篇篇自己和學員的小故事,帶你領略靜心的奧義
4. 本書沒有標準讀法,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方式、節奏,獨自感受
5. 本書也適合找幾位朋友各自領受,然後一起參與分享、討論
《轉念的力量》
賴佩霞修練轉念20年,智慧底蘊高峰之作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
學會駕馭思緒,是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我們頭腦裡的念頭,就是左右人生幸福與否的最大關鍵。慣性思考模式和不假思索的答案,長久以來讓我們深信不疑,侷限了生命的開展。
賴佩霞潛心修練「轉念功課」二十年,寫下這部凝鍊生命智慧之作。她以美國心靈導師拜倫.凱蒂(Byron Katie)設計的「轉念功課」(The Work)為基礎,一步步為讀者引介轉念心法,同時提出新觀點、新詮釋,並融入自身與學員實踐轉念功課的真實故事。
以「非暴力溝通」跟別人好好說話
以「轉念功課」跟自己好好說話
許多人聽到「轉念」一詞,可能會解讀為所謂的「放下」或是「看開一點」,問題是「怎麼放?」放不下,怎麼辦?怎樣才能真正得到「解脫」?
本書介紹的「轉念功課」有完整的邏輯與具體執行的步驟,絕不只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這樣籠統模糊的概念。
轉念心法能夠快速解決我們生活中面對的伴侶、親子、家庭、金錢、職場、人際、社會……等各式各樣的關係或議題。就在你一步步按部就班做練習時,自然就會跟著解套了。
賴佩霞從長期思考與實踐「轉念功課」的過程中得到了覺醒與寧靜,她開課、演講並寫下這本書,為的是支持每一位有心成長的人品嘗到心靈的恬靜與幸福。
賴佩霞說,轉念功課是解開她的人生困擾的鑰匙,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分享這一把她帶在身上二十年的金鑰匙。
這個幫助清明覺醒的工具,讓我們免於陷溺在種種負面念頭或情緒裡,放下別人、放過自己,重新找到看待這個世界的新視野,看到自己內在愛的曙光。
修練轉念的二十年,賴佩霞用這把金鑰匙打開心中種種「不可能」,從演藝人員一路晉升為身心靈專家、法學博士及大學講師。她認真努力追求幸福的人生,後來發現,幸福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實踐」來的。
拿起這本書,讓你能夠看清楚,腦袋裡的念頭如何影響了生活品質、掩蓋了生命的光彩,同時可以從這本書裡學會一套簡單的方法,快速淨空腦袋,享受內心的寧靜與豁達,然後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以轉念做為實踐幸福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駕馭自己的心智成長,帶來新的領悟與自由,為生命帶來啟發與契機。
本書特色
1. 賴佩霞潛心修練「轉念功課」二十年,凝鍊生命智慧高峰之作。
2. 華文世界第一本完整介紹「轉念功課」專書,涵蓋伴侶、親子、家庭、金錢、職場、人際、社會……等各式各樣的關係議題,同時以賴佩霞的生命經驗重新詮釋,融入東方思維,更貼近華文讀者。
3. 書中以生活化的角度,帶入賴佩霞自己以及學員的真實故事,敘說「轉念功課」對他們的生命帶來哪些深刻的啟發與契機。
作者簡介:
賴佩霞
一位勇於敞開自己生命故事的旅人。
她是知名身心靈作家、歌手、主持人、演員、攝影家和菁英教練,豐盛的斜槓人生經歷,是她最大的心靈資產。
投入身心靈研究多年,不時走訪世界各地探訪名師,迄今出版多部相關著作,2022年以《轉念的力量》獲博客來年度暢銷作家,為華文地區身心靈成長領域最重要的導師之一。
近年積極投入身心整合與教練工作,除了創立「中華好好說話,學會」、完成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力學程,並自哈佛甘迺迪學院菁英領導班結業,同時也是國際Marshall Goldsmith SCC授證高階領導人教練。
三十年多來,透過靜心,漸漸看到自己生命本然的茁壯與綻放。接下來,希望能幫助你定下心來,看到自己的潛力與價值,持續成長,並找到擁有美好生命的關鍵。
著作:《轉念的力量》、《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回家》、《我要心動一輩子》
譯作:《失落的幸福經典》
有聲書:《賴佩霞六堂非暴力溝通課》、《建立和諧家庭必修的21堂課》、《8分鐘提升領導力的21種方法》
線上課程:「賴佩霞的非暴力溝通」
官方網站「賴佩霞 好好說話」:laipeixia.com
YouTube「Dr. 賴佩霞」:youtube.com/@dr.laipeixia
Facebook「賴佩霞 快樂家」:facebook.com/iReborn
Instagram「Dr. 賴佩霞」:instagram.com/dr.laipeixia
章節試閱
《靜心的力量》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最近發生一些事情,我的心好亂,完全靜不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師,我要怎麼樣才能靜下心來?」這樣的開場白,對第一次來參加靜心的學員而言,再平常不過。
面對帶著類似疑問的人,我會說:「恭喜你!聽起來,你似乎已經開始想要做一些改變。」這也意味著,不想繼續被紛擾的思緒掌控;想擁有更多自由,想讓心胸更開闊,想呼吸清新的空氣,想走一條有別於以往的路,想勇敢冒險,過不一樣的生活。
聽到這樣的心聲,我會鼓勵他先停下來為自己喝采。畢竟人總是要走到某個階段、某個片刻,才會想對自己說:「該是回頭好好整頓自己生命的時候了。」機緣往往在靠著自己想破頭,卻怎麼也找不到出路的時候發生。
因此,對我來說,煩躁、不知所措從來不是壞事!
學員皺著眉頭,語帶嘆息又說了:「老師,靜心好難噢!」又是一句熟悉的感嘆,然而我聽到的卻是:「老師,我能怎麼做?」
事實上,靜心離我們沒有想像中遙遠,只是過去的教育,幾乎沒人教我們必須隨時觀照自己。從出生、求學、求職、求偶到求生存,我們都被訓練要把注意力放在尋求別人的認可,從來沒人主動告訴我們:「想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觀照自己』最重要。」
難怪世界上會有那麼多人對周遭充滿憤怒與怨懟,核心問題是不夠重視自己,在長期忽略自身需要的情況下,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身心健康、精神愉快。
於是便出現了現代人最棘手的問題,一、如何面對自己的煩躁?二、如何面對別人的煩躁?
先不談開悟、覺醒、意識、成道、涅槃、臨在、心流和正念等難以捉模的概念,簡單來說,人們渴望的無非是「活得輕鬆自在一點」,無論是對自己或寄情於身邊的人。早期接觸心理學,身邊同學幾乎都是一些專業醫療相關人員,自然學習焦點皆放在研習人的悲傷、失落、沮喪、憤怒和不甘心等,換句話說,就是處理人的負面情緒和情感。
記得在「悲傷與失落」的課程中,我問老師,為什麼只專注在令人困擾和痛苦的事,有教導「快樂」的課程嗎?老師愣了一下,說:「目前沒有!」話說回來,這也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現在想想,醫療人員要解決的無非是人的「病痛」,畢竟人們通常要到無法忍受,才會想尋求醫療幫助,想當然耳,老師教的便是解決「痛」的問題,但我其實對「快樂」的學問更感興趣。
幾年後,發現了靜心,愈來愈受它吸引。學習靜心的過程,除了經歷再熟悉不過的「傷痛」,更多的是認識我不曾擁有的「輕鬆與自由」。印度靈性智慧大師奧修說過,人的病有千萬種,但解藥只有一帖,就是「靜心」。
奧修的書籍及靜心方法,是我回頭認識自己最早的啟蒙,除了更了解自己,了解人性,也讓我領悟到快樂與幸福的訣竅。近幾十年來,西方腦神經科學針對快樂議題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快樂學,學快樂」是我的志業,也是最熱中想探討及分享的領域。
我的第一本書《回家》一開始便以自我剖析的方式,描述原生家庭對人格養成的影響,之後《我要心動一輩子》、《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轉念的力量》等作品,每次書寫、整理與分享,都能從回顧中看到生命成長的神妙與喜悅。加上二○二三年參與政治活動期間對人性的觀察,更是大大擴展了我的視野,如此鮮明的特殊體驗,帶給我有別以往更加深刻的生命感悟。
此刻我必須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母親,在她往生之後的二十多年裡,每當遇到挫折,她就是我內心最堅定的磐石。只要一想到母親,就能快速激發我內在強而有力的韌性、溫暖、寬待與富足。
感謝母親,在我什麼都不懂的小小年紀,便帶著我到處為不平靜的心靈尋找答案。即使不富裕,還是想方設法,送我上私立天主教道明國際學校就讀幼兒園。雖然時間不長,但修女們在日常生活展現出來對「生命崇敬」的那棵種子,早已深植我心,同時在我的成長軌跡上一路可循。媽咪,感謝您的用心栽培與先見之明!
在我心裡,始終留有尊貴的空間給愛我、關心我的人。除了讀者、粉絲和支持我的親朋好友,我要把這本書獻給在天上的母親,賴富女士。說到這裡,似乎也不能忘了繼父李其頓保先生,要不是他在我青少年時期,把我們母女倆接往美國,視如己出,如今我也不可能有寬廣深刻的國際視野。還有,就是那位沒有養過我一天的生父,這絕不是玩笑話,真的是因為他的缺席,造就了兩個毅力堅定的女人。對於生父當初的選擇,我全然同理,毫無怨言。因為,我真的很慶幸自己生長在台灣。
最後,當然最感謝老天爺的巧妙安排,無論是吸引力法則使然,或存在的自然運作,我對老天爺的表現真的很滿意,謝謝您!
跟每個人一樣,一旦踏入自我探索的旅程,自然會變得愈來愈成熟,愈來愈柔軟,頭腦愈來愈清晰,前路也變得愈來愈寬闊,當然,也會更懂得珍惜生命賦予的美好。在此,謝謝天下文化出版同仁的邀請,特別是促成本書的重要推手楊郁慧資深編輯總監,在她生前我們最後一次通電話時,表達了對本書深切的喜愛與期待。謝謝你們讓我心中「崇敬」的黃金種子,藉由這些文字繼續發芽、茁壯,觸及更多有心成長的人。
二〇二二年大年初一,朋友隨口問了一句,想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年度標語?我說:「今年好像可以給自己一個『沒有天花板』的一年。」沒想到,《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及《轉念的力量》分別獲選為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和讀墨四大平台的年度十大好書,我也被選為年度暢銷作家,這些成果帶給我從未有過的驚喜。
後來,也因為受邀演出榮獲二〇二三年度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獎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首度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所以說,無論從文化或演藝事業來看,宇宙的確回應了我「沒有天花板」的一年。
除了原本就認識我的讀者,很多觀眾因為「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角色「林月真」,刷新對我的印象,年輕人也因為戲好,開始關注賴佩霞這個人。當時的我,已經很少出現在娛樂版面,三十多年來,隨著生養下一代,早已轉往學術與身心靈成長的研究領域,學多了,教育推廣自然成為我的志業。
在陽明交通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的三年,加上其他場合中看到年輕人面對世界、課業、工作、家庭、關係及自我實現等產生的種種壓力,眼看世界變化愈來愈快、選擇愈來愈多,不知如何有效率的應對,儼然成了年輕人內心最大的隱憂。
加上怕犯錯、怕對自己或對世界失望,無形中乾脆圍起安全網,築起高牆隱藏自己。即使有機會冒險,最終可能還是選擇違背心中的熱情,遵循相對安全的途徑。我認為很大的因素,往往來自身邊缺少一位能夠無條件支持自己的人,做為精神支柱或榜樣。
二〇二三年暑假,我去了波士頓上了兩個月哈佛大學的「領導力」課程,其中一門「策略銷售管理」學員都是來自具國際規模的知名公司,有資深主管、教練或即將交棒給年輕一代的大老闆,當大家討論起如何帶領Z世代面對未來時,結論是:功成名就已經不是年輕人唯一關心的事,取而代之的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大家熟知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說了:「工程化的生命科學才是未來。」當然,除了工程科技發展,人的身心靈成長與健康絕不在話下。
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人,是聰明的年輕人會深切思考的議題。
早年,剛深入心理學初期,便體驗到「自覺」的威力,對於人如何能在短時間內修復心靈創傷的潛力瞠目結舌。接下來的經驗分享,都是我不斷把自己帶回自覺的練習過程。直到現在,每每看到學員因為靜下心來而促發的生命改變,在在提醒我,人類心智成長的奧祕,還有太多且太大的空間等待我們深入探究與開發。
這股探索生命成長的引力,早在全球快速蔓延。我們將在本書一起探索專屬每個人的「快樂學」,其中有故事、有理論,還有沒那麼嚴肅的靜心法,都是我日常生活遇到困難時,幫助我重拾平靜,保有心靈自由,同時持續帶給我生命熱情的法寶。當然,也有幫助我保有身心暢快的祕辛。
回到前面靜心教室學員的感嘆,「靜心好難!」真的嗎?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先下定論,可能才是注定困難的起點。
二〇二四年初,我同樣又給自己一個年度標語「歡樂滿堂」,這裡的「堂」,是指印堂的堂。也就是我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自己、認識自己,願意為頂上這顆掌管歡樂的腦袋負起責任,將一些危害身心健康的人際關係或生活陋習,清一清、理一理。
通常我們寧願相信煩惱離自己好近,揮之不去,歡樂離自己好遠,遙不可及。但事實上,這兩者都是出自同一個源頭「腦袋」。只要了解頭腦的運作模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指日可待。
想想,如果獨處時能感知自己的身心愉悅,與別人相處起來,肯定也能隨意散發愉悅的魅力。或許,當旁人看見身邊出現一位有愛、有勇氣又有能力分享歡樂的人,也會開始對生命抱有希望,甚至願意嘗試毫不保留的展現自己的善良。也或許,在不經意中,振奮某些渴望被鼓舞的夥伴,然後,一起探索生命的豐盛與富饒。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老師,這一切都太烏托邦了吧!」
其實,我們有所不知,靜心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早已存在。人們對祥和的渴望,早就存在於血液、基因和自然生態裡。只要願意騰出時間與空間,先與自己的心連結,很快就能感知生命的奧祕、智慧與精采。
過程會像剝洋蔥一樣,也許有些驚悚、有些躊躇,甚至有些脫序,但最終我們將有能力直視人類共享的生命精華──愛。
我們都嚴肅太久了,確實可以透過一些有趣、歡樂且輕鬆的方式,向世界表達內心對愛與被愛的渴求。當我們共同創造歡笑時,自然會從心裡泛起一種愛的溫柔。相信我們都經歷過被「愛」打動的經驗,但相對於「覺知」,似乎就萌生了一股說不清楚的神祕。
說穿了,我們都希望能夠從生活裡多多經歷一些足以讓人欣喜、安定以及愛與被愛的火花,當這些美好的經驗與覺知結合,自然會幻化成對生命的了悟,意識到生命本然俱足的自由與狂喜。
很幸運,一路走來,我的生活充滿各種新奇、有趣、幽默、愉快、輕鬆、好玩及挑戰,值得好好慶祝且細細品嘗,如同靜心帶給我心靈上的層層洗滌,愈來愈清明剔透。這是一條「覺醒」、「發現自己」,或說是探索「我是誰?」的道路。路上風景奇幻無比,有時金碧輝煌,有時山明水秀,有時崎嶇不平,卻都也只是風景,最終要明白的是「誰在經驗?」
就讓我們甩甩頭,感知毛髮飛揚;動動腳,把鞋踢開;扭扭腰,將無形捆綁在身上的枷鎖鬆開,假以時日,會看見自己彩虹般的光芒,照映在即將前往的方向……
對了,差一點忘了告訴你,二○二五年我給自己的年度標語是「靜心正念」
《轉念的力量》
前言 老天爺是我貼心的泰迪熊
面對眼前一幅巨大的聖母瑪莉亞肖像,五歲的我撐著小小身軀跪坐在聖壇前,雙眼緊閉、十指緊扣、手頂下巴,低著頭喃喃自語。雖然記不得那一天小小的腦袋裡在想什麼或究竟說了什麼,但那天真、虔誠、渴望有人傾訴的小女孩,獨自坐在小教堂祈禱的畫面,五十年來常常浮現我的腦海。
那是五歲唸天主教幼稚園時留下的珍貴印象。我猜,這一生伴我一路追尋真理的驅動力,約莫是從那個時候打下的基礎。
以前不懂,但五十年後的今天,我明白了。經驗告訴我,在我心裡一直住著那位當年跟我對話的慈愛長者,每當我受欺負或感到絕望,祂會以靈光乍現的方式帶我度過難關,一次次讓我看到希望,而且讓我相信希望的存在。
在之前的書裡,我提過一個非常喜歡的禪宗故事:
爺爺告訴孫子:「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兩匹狼,一匹是惡狼,一匹是善狼。」
孫子問:「哪匹狼比較有力量呢?」
爺爺說:「就要看你平常都在餵食哪一匹,那一匹就會愈來愈強壯。」
你手上這本書,目的就是要提供餵食那一匹「善狼」的務實工具,因為心中那匹惡狼太讓人痛苦了。有什麼比心中痛恨某個人更令人痛苦的呢?總要自己先有恨,才有本錢去恨別人,不是嗎?這種置自己於不義的事情早該停止了,畢竟接下來還有許多好日子等著我們去創造與開發呢!
兩匹狼,若拿頭腦裡的思維做比喻,就像腦子裡存在的「正向、平靜」和「負向、恐懼」兩類思維。本書所提到的「轉念功課」(The Work),運用四問與反轉的參問過程,就是一趟把我們從恐懼的思維帶開,移往平靜心靈的開悟旅程。
在這條心靈成長的道路上我走了五十年,我非常認真,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幸福。當然,後來也發現,幸福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實踐來的。這個轉念心法,希望能支持每位有心成長的人,品嘗到心靈的恬靜與幸福。
練習轉念時,你會看到自己愈來愈像一位拿得起、放得下的智者,同時還充滿著愛與慈悲。無論是面對家人或同事,無論是在家裡或工作上,只要願意,它能快速解決所有讓我們痛苦的糾結,理由是,事實的真相比我們想像出來的醜陋情節要慈悲多了。
大約三、四歲時,媽媽幾次出門,把我一個人留在家裡,那一幕幕的場景,如今印象還很深刻。當時的我心裡充滿恐懼,擔心是不是會有陌生人闖入,整個晚上不斷從床上跳起來,跑到門邊確認大門、房門是否上鎖,然後又快快奔回床上躲到棉被裡,再把自己裹得緊緊的,只留一點點可以呼吸的空隙。整個晚上來回不知跑了多少趟,只要聽到任何聲響,都會讓我驚恐不已。
這時候,只有泰迪熊安安靜靜躺在我身旁,我抱著它一直跟它說話,只有那樣我才能感受到平靜。泰迪熊的存在,很務實的把我從恐慌情境中,帶回當下的現實,而事實就是「有祂、有我、有平安」。我總在抱著泰迪熊說話時慢慢入眠,就這樣,它成了一路陪我成長、安定我身心的玩伴與神蹟。
過去二十五年的靜心學習經驗,我徹底明白,頭腦裡的念頭是左右我們人生幸福與否的最大關鍵。而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拜倫.凱蒂(Byron Katie)設計的「轉念功課」,讓手上拿著這本書的人,都能看清楚自己腦袋裡的念頭如何影響了生命品質,同時可以從這本書裡學會一套簡單方法,快速淨空腦袋,讓內心得以安靜下來,享受該有的寧靜與豁達,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主要是因為二十年前第一次接觸轉念功課時,有了令我印象深刻的重要體悟,才會決定要好好深入研究,因為我明確洞悉了「念頭」的威力,同時領悟到「撥亂反正」的重要──這裡的「正」指的是「事實真相」,而真相就是所有一切的解答;有了答案,我們的心自然也就會安定下來。
擁有一把人生的金鑰匙
這本談論「轉念」的著作,除了原本就關注身心健康與幸福的朋友,我更希望能成為職場傑出人士的囊中寶典。這裡提供的方法,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一旦感受到負面情緒湧上來,立刻就能用來幫助我們放下眼前的怨懟、不堪與膠著。
眼看身邊朋友的努力與付出,了解他們的掙扎與挫敗,明白他們的焦慮與茫然,我真希望每個人手中都握有一把足以讓自己走出困頓的鑰匙,一把握在手上就能感知力量的鑰匙,一把時時提醒自己擁有強大自由意識的鑰匙。這樣的明白,相信我們對自己以及身邊的重要他人,甚至群體與社會,都能產生大的貢獻。
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分享這一把我帶在身上二十年的金鑰匙。
我把多年親身經歷的關鍵體驗和你分享,願你也能開始敏銳的偵測那些埋藏心裡,似是而非的謊言、妄想。用「地表最厲害的轉念工具」來解開曾被侷限、被框住、被綑綁、被定型的思維。
早晨醒來,無論是想為世界爭取和平,或是思考如何開始新的一天,都是選擇。打開這本書就是一種選擇。先謝謝你讓我走進你的世界。願陪你迎接各種具有挑戰的念頭,同時支持你所選擇的曙光;選擇所愛的,同時愛我們所選擇的。
《靜心的力量》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最近發生一些事情,我的心好亂,完全靜不下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老師,我要怎麼樣才能靜下心來?」這樣的開場白,對第一次來參加靜心的學員而言,再平常不過。
面對帶著類似疑問的人,我會說:「恭喜你!聽起來,你似乎已經開始想要做一些改變。」這也意味著,不想繼續被紛擾的思緒掌控;想擁有更多自由,想讓心胸更開闊,想呼吸清新的空氣,想走一條有別於以往的路,想勇敢冒險,過不一樣的生活。
聽到這樣的心聲,我會鼓勵他先停下來為自己喝采。畢竟人總是要走到某個階段、某個片刻,...
目錄
《靜心的力量》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前言 關於靜心
靜心修練1 停止自責
靜心,給腦袋空間
清明的活在當下
如實如是體驗生命的開闊
轉念的每個提問,都是靜心
調整意識:停,回到當下
拆解困擾我們的想法
◆靜心練習:微笑靜心
靜心修練2 融解冰山下的自己
喬哈里窗
靜心,找回內心的平衡
靜心不是怎麼做,而是什麼都不做
冥想外境
營造儀式感
將光亮照向內在陰影
帶著覺知,行動時靜心
不著急,不預設結果
◆靜心練習:我是誰?
靜心修練3 愛自己多少才夠?
愛的運轉力
檢視人生遺憾順位
定期處在靜心的環境
「臨在」美好喜悅,就是愛
靜心,運轉豐沛愛的能量
靜心,觀照內在批判
靜心,活在愛裡的人
愛是動物性與神性之間的橋梁
◆靜心練習:生命的忠告
靜心修練4 擁抱自己的獨一無二
釐清思緒,放下自我否定
認同與被認同
比自己想像來得優秀
接納完整的自己,不苛求
無論如何,用愛送他一程
◆靜心練習:吸入痛苦,呼出喜悅
靜心修練5 語言的力量
說好話,不吝嗇讚賞別人
語言是抒發情緒的管道嗎?
臨在,口不出惡言
語言蘊藏著強大的心理暗示
聽清楚如何跟自己對話
從說出喜歡、欣賞和感謝開始
◆靜心練習:空椅對話
靜心修練6 撬開不快樂的枷鎖
四道靜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回歸自性,找到神性
我愛的是你,還是愛自己的夢?
生氣時,快速阻隔負面思緒
寶貝痛過的自己
適時發洩情緒
◆靜心練習:讓能量流動
靜心修練7 找到人生目標
對人生負責,不喜歡就改變
勇敢面對所愛
享受臨在的自由自在
正視自己純粹的需要
學習面對失望
找到人生目標
回頭看自己,回歸中心
繼續勇敢的自己
◆靜心練習:問問十年後的自己
靜心修練8 與人連結
先安頓好自己
先找到自己
親密感來自「與我同在」
我是愛;愛是我
珍惜身體
享受全然投入的喜樂
◆靜心練習:手指舞蹈
靜心修練9 身心靈健康寶典
三大生命品質──善良、成長、喜樂
維持正向情緒
活著就是快樂的理由
◆靜心練習:笑靜心
結語 勇敢做自己!
《轉念的力量》
前言 老天爺是我貼心的泰迪熊
從心理學到身心靈探索,一步步走向真相
轉念功課初體驗,把鄙夷化為同理
愈優秀的人,愈需要轉念功課
擁有一把人生的金鑰匙
第一章 我與轉念功課的相遇
轉念功課是茫茫生命大海中的一塊浮木
轉念,讓我們活出明白
轉念功課讓我們放下,卻不止於放下
與脆弱共處,榮獲勇氣
第二章 轉念功課基本概念:質疑你的念頭
他不笨,我也不蠢
放過自己,讓愛發生
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參破」
一巴掌把我打醒了
「念頭」是大腦裡的故事,不代表事實
我管的是誰家的事
第三章 轉念功課的四問與反轉
再合理的擔憂,都有害健康
提問 1──真的嗎?
提問 2──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提問 3──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提問 4──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反轉──把「他不應該……」轉換成「我不應該……」
轉念功課轉的是念頭,不是事件
釋放負面念頭,穿越傷痛
第四章 轉念功課進階心法
轉念步驟 1──真的嗎?
轉念步驟 2──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轉念步驟 3──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轉念步驟 4──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樣的人?
轉念步驟 5──反轉,並找出三個實例
第五章 佩霞老師和學員的轉念對話
個案故事 1 「我的孩子沒有同理心。真的嗎?」
個案故事 2 「我一定要獨立,絕對不可以依賴別人。真的嗎?」
第六章 轉念的目的:我可以全然擁有自己的主張
如實如是的自我接納
讓我的快樂休一天假
第七章 關於轉念功課的深度思考
每次練習轉念都要填寫「批評鄰人作業單」嗎?
為什麼轉念功課需要那麼多練習,而且要花那麼長的時間?
既然頭腦很懶,為什麼還會一直冒出那麼多念頭?
做轉念功課一定要按照四個提問及反轉的順序練習嗎?
學習轉念功課前,要先做好什麼準備?
如何分清楚什麼是「念頭」,什麼是「情緒」?
轉念功課是要我們成為沒情緒的人嗎?
如果我們因為轉念而不再痛苦,不就便宜了讓我們痛苦的人嗎?
學習靜心對轉念功課有什麼幫助?
後記 學會駕馭自己的思緒,是每個人一生必修的功課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
感謝老天爺的美意
《靜心的力量》
自序 活得輕鬆自在一點
前言 關於靜心
靜心修練1 停止自責
靜心,給腦袋空間
清明的活在當下
如實如是體驗生命的開闊
轉念的每個提問,都是靜心
調整意識:停,回到當下
拆解困擾我們的想法
◆靜心練習:微笑靜心
靜心修練2 融解冰山下的自己
喬哈里窗
靜心,找回內心的平衡
靜心不是怎麼做,而是什麼都不做
冥想外境
營造儀式感
將光亮照向內在陰影
帶著覺知,行動時靜心
不著急,不預設結果
◆靜心練習:我是誰?
靜心修練3 愛自己多少才夠?
愛的運轉力
檢視人生遺憾順位
定期處在靜...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