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峽(982年—1054年),又譯為阿提沙、阿帝夏,原名月藏,法號燃燈吉祥智,尊稱為阿底峽尊者,生於東孟加拉超越城中,他重新建立了藏傳佛教僧團,開創噶當派,重申戒律,並重新闡明了佛教根本教義,是對西藏後弘期佛教貢獻最大的印度高僧。
作者簡介:
法尊法師
俗姓溫,法名妙貴,字法尊。筆名避囂室主、敬之,瑜伽行者道在。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2月14日生於河北深縣南周堡村,1980年12月14日圓寂於北京廣濟寺。世壽79歲,戒臘59齡。靈骨塔建在五臺山廣宗寺。
釋法尊(1902年-1980年12月14日),俗名溫庚公,藏名羅桑卻帕,法名妙貴,字法尊,男,河北人,中國現代佛教僧人,譯師、佛學家,被譽為「當代玄奘」,擔任過中國佛學院院長。
章節試閱
第一節 受用圓滿
中天竺金剛座之東方,有國曰邦伽羅。國內大都,曰薩訶囉,有二十七億戶。城中王宮,平潔高廣,有無量金幢嚴飾,故名金幢宮,受用圓滿可見一斑耳。(譯者按:鍾敦仁波卿所造傳謂:東印度地名薩訶囉,都名邦伽羅,宮名金幢。有居戶一億,遊園七百二十,浴地二萬五千,多羅樹五萬六千株,圍繞城邑,城有七重垣牆,城中有橋三百六十架,金幢二萬五千,王宮金頂凡有十三。受用富樂,可與香城比,正法熾盛,等同法上菩薩而無有異。)
第二節 種姓圓滿
王曰善勝(或曰善吉祥,善德),正法代世,妃曰勝光(或吉祥光,婆羅門種),德同女寶。王有三子,長曰蓮華藏,次曰月藏,三曰勝藏(或曰吉祥藏)。長紹王位,納王妃生九子,棄素披緇,世稱為大善巧達那寶利密多羅(譯曰米勝友);勝藏出家,號精進月,善巧密法,獲得生起次第三摩地,能化現壇場,傳法灌頂(譯者按:後來藏朝尊者,時尊者已圓寂,遂往阿喀朵壠等處宏法,聖跡可攷)。其月藏王子者,即尊者阿底峽是也。
第三節 俱生功德圓滿
尊者初生,天雨寶花,五色霞光密覆宮上,諸天音樂,時眾悉聞,如是瑞相,其類非一(譯者按:尊者誕於宋太宗七年,歲次壬午)。一日臥於宮殿上層寶床之上,忽聞尊者寶床所對宮頂,發大響聲,若樑崩裂。其母觀之,見有數蝎,若落螫尊者之狀。尊者全無懼色,遂即散去(譯者按:後謂此為非人欲作災害所化,尊者未懼而去也)。又一日聲響如前,其母觀之,見青蓮一束,尊者則見度母現身。自此以後,尊者凡有所疑,則設供於度母像前,祈禱所懷,雖不現身說法,而疑能任運自解也(現身時甚多,下文可知)。尊者凡十八月未出宮門,有八乳母,將護一切。次宮之北有聚落曰比扎摩羅。王妃臣庶,乘車五百,童女嚴飾,樂師歌讚,持無量供具,往供如來。當時尊者,雖僅年半,量似三載,相好端殊,觀者無厭。首著天冠,身衣天服,父王抱持,處寶車上,時諸觀者,咸共讚云:「初生之日雨天花,日照霞彩聞妙聲,常顧何時得瞻視?今日見矣甚希有。」時王子問父母曰:「此諸眾生,為誰所有?」父母告曰:「是汝所屬。」時王子發願云:「願此諸人,悉皆如我,常生王家,富樂自在。」云云。
未幾至扎摩羅道場,王子禮三寶已,以和雅讚誦而發願云:「我得暇滿人王身,諸根無過隨三寶,常敬頂載三寶尊,自今永為歸依處。」時諸會眾,咸生希有。次父母眷屬,供養已畢,發願云:「惟願我等生生世中,恒常供養三寶尊,承事僧眾宣正法,除煩惱言得自在。」王子聞已,顧其父母而發願云:「世世不被家法縛,處僧伽中獲法樂,無慢供養三寶尊,悲心觀照諸有情。」時諸眾會愈生甚奇希有之想也。
尊者三歲,算數字書,一切學畢。至六歲時,能辨內外正邪之法。於十歲內,常時歸依佛法僧寶,守持齋戒,饋施貧乏;讀誦經論,祈禱本尊,尋求正法;恭敬父母,迎愛法侶,悲愍眷屬,護恤無怙。無量善士,一切勝行,悉能擔荷而無遺缺。
第一節 受用圓滿
中天竺金剛座之東方,有國曰邦伽羅。國內大都,曰薩訶囉,有二十七億戶。城中王宮,平潔高廣,有無量金幢嚴飾,故名金幢宮,受用圓滿可見一斑耳。(譯者按:鍾敦仁波卿所造傳謂:東印度地名薩訶囉,都名邦伽羅,宮名金幢。有居戶一億,遊園七百二十,浴地二萬五千,多羅樹五萬六千株,圍繞城邑,城有七重垣牆,城中有橋三百六十架,金幢二萬五千,王宮金頂凡有十三。受用富樂,可與香城比,正法熾盛,等同法上菩薩而無有異。)
第二節 種姓圓滿
王曰善勝(或曰善吉祥,善德),正法代世,妃曰勝光(或吉祥光,婆羅門種...
作者序
序
敬禮焚燒諸戲論,圓證深廣二種身;事業光明流十方,末世法王然燈智。
正法有無,依於受持宏演之行者;有諸行者正法住世,無諸行者正法隱沒。俱舍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受持講說修行,亦依有傳承者為言,若不爾者,則邪正濫矣。西藏佛法,大宏於持松德尊王朝,三傳至朗達瑪王朝,大滅佛法,未久朗達瑪遭變,佛法重興。然當一切時憶度邪徒,隨自聰辯,不依師承,濫傳教法,數百年中,真偽莫辨(至今尚存餘習)。俟有王名哦日(原地名)出家號曰智光,智遊綸言,聖意莫決,參訪諸師,疑情尤甚。遂集智童,遣送天竺,遍學顯密諸宗,訪迎宏法彥德,凡經兩代(智光後有菩提光續之,下文廣述)殷勤訪學,始阿底峽尊者至藏,破邪顯正,重樹法幢。是為西藏佛法中興之時代也(阿底峽尊者所傳者,曰迦當派,宗喀巴大師,大宏此派之宗義,即今之所謂黃教派其實亦名修行派,又稱新迦當派。又依俱善寺為名,稱俱善派等)。阿底峽者,教證德圓,非以少智而能測,僅依傳記所載,隨自勝解,略錄少分,以供國內之有緣云爾。
譯者識
序
敬禮焚燒諸戲論,圓證深廣二種身;事業光明流十方,末世法王然燈智。
正法有無,依於受持宏演之行者;有諸行者正法住世,無諸行者正法隱沒。俱舍云:「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受持講說修行,亦依有傳承者為言,若不爾者,則邪正濫矣。西藏佛法,大宏於持松德尊王朝,三傳至朗達瑪王朝,大滅佛法,未久朗達瑪遭變,佛法重興。然當一切時憶度邪徒,隨自聰辯,不依師承,濫傳教法,數百年中,真偽莫辨(至今尚存餘習)。俟有王名哦日(原地名)出家號曰智光,智遊綸言,聖意莫決,參訪諸師,疑情尤甚。遂集智...
目錄
阿底峽尊者聖像
阿底峽尊者傳序(藏文)
阿底峽尊者傳序(中文)
阿底峽尊者傳 卷一
第一章 自身所具廣大功德
第一段 在家時間
第一節 受用圓滿
第二節 種姓圓滿
第三節 俱生功德圓滿
第二段 學法時代
第三段 留學阿蘭陀寺
第四段 出家及其菩薩行
第一節 出家
第二節 廣修菩薩之行
第一目 修習五明學處
第二目 教學傳承與依止傳承之師長
阿底峽尊者傳 卷二
第三目 尊者所證功德
第二章 宏法利生廣大事業
第一段 住大菩提寺
第二段 住止迦摩羅尸羅寺
第二段 赴藏宏法
第一節 略述藏王之系統
第二節 初次迎請
第三節 第二次迎請
阿底峽尊者傳 卷三
第四節 赴藏途中宏揚聖教
第一目 起行之前
第二目 途中降魔
第三目 說深奇法大轉法輪
阿底峽尊者傳 卷四
第四目 請赴拉薩
第五目 拉薩途中
第六目 卓錫拉薩轉大法輪
阿底峽尊者傳 卷五
第五節 尊者之圓寂
第一目 圓寂前相
第二目 涅槃勝樂
第三章 事業流廣教法增廣
附錄 阿底峽的佛學思想與其對西藏佛教的影響
阿底峽尊者聖像
阿底峽尊者傳序(藏文)
阿底峽尊者傳序(中文)
阿底峽尊者傳 卷一
第一章 自身所具廣大功德
第一段 在家時間
第一節 受用圓滿
第二節 種姓圓滿
第三節 俱生功德圓滿
第二段 學法時代
第三段 留學阿蘭陀寺
第四段 出家及其菩薩行
第一節 出家
第二節 廣修菩薩之行
第一目 修習五明學處
第二目 教學傳承與依止傳承之師長
阿底峽尊者傳 卷二
第三目 尊者所證功德
第二章 宏法利生廣大事業
第一段 住大菩提寺
第二段 住止迦摩羅尸羅寺
第二段 赴藏宏法
第一節 略述藏王之系統
第二節 初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