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專論八字命理,理路清晰、因果分明,助學者明道辨惑、正本清源。
此命理玄真經藏系列,專為引善八字命理一道,並無衍於他途,乃敘陳而知新,其辨執心以申是非,利處道貞以明善德,是得復還五術命之道大政,本書衍文所以,理路清晰,因果分明,必能予志學者一有思道徑,且再無惑於曾經矣。
作者簡介:
筆名「履咸引路大過述言」,乃承應造物派任,必持敬慎不敢妄言,故言履咸,傳世界真相以明道,故言引路,言人所未言,道人所未知,即行非常之事,故為大過述言。
近二十本造物直傳之明德著作,為作者常年習易證觀心得,著名的有《九天玄女嫡傳五術正宗》、《易道乾坤八法》、《文王卦辭明德證要》、《創仙誓》等學易門文化叢書系列。
章節試閱
序
子平真詮釋義
現代所論八字命理,學者大都以子平真詮與滴天髓為首要參習之圭臬,尤以子平所論命理基礎,更是入門者之必要須知,故命理玄真系列,首先針對子平真詮釋義為著述,內容非盡合前賢之意,乃專以學術理道為述政,循理證源,乃知成變,本書或得讓諸有學君子,作為參考引申,則為至幸矣。
子平真詮一書為清朝乾隆進士沈孝瞻所著,同期胡焜為之作序,今見者大都為民國初年命理學者徐樂吾所評註,或有學者疑惑此類傳本缺遺,然難以實際科考,不過歷史如何,非本書所重,援之以為讀者參考而已。
命理至要,循乎理正。
不得所以,自蹈執迷。
命理所以為人稱玄者,乃循乎命主八字而其斷驗直如響,引於前番故事,能如親見,追於未來前程,或有預得,於是乎證之命理,幾論人生成敗軌跡,則援之以為未來造作,似可為當矣。
此所識者,生來八字命定,何由人生造作。
然命運若已成定,則人生何為?
執善循惡,莫非人心自擇。
履義正行,莫非人生成慧。
得失成敗,莫非人欲有私。
得此者,方為生命要義,方為命理之真,是知命定之說,非也。
且觀作者之序:「人能知命,則營競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凡一切富貴窮通壽夭之遭,皆聽之於天,而循循焉各安於義命,以共勉於聖賢之路,豈非士君子厚幸哉!」
此論雖當,但無思於生命之意義與造作,則為枉矣,知命者,隨緣證業也,乾行坤受也,得失無礙也,是非無執也,此非由八字可循,乃專由人生境遇可欣。
是知八字所定者,實非命也,僅是此世藉身之情狀,真能定命者,惟由識心也,實為靈魂進化之證德,輪迴入世修行由此,則可以求真與進步矣。
山人一隅,作者僅識,願饗於有學君子,乃成相長,或得識者共鳴,則天命之心足矣。
命理正道乃五行正論之義
命之道,乃申宿世之障業,故緣化生虛擬道場之五行作用勝機以定命局,此命局為靈子入虛擬世界之五行藉體真實數據,必直接影響靈子之心識而全證其性。
靈子之行為思考模式,在未教化之前提下,必申其性而緣業於道場環境中,故其得失在於是否履義,得當者能亨,失義者自否,由此以鑑心而證自覺。
是知同命局者,其性本無相異,而人生成就無同者,皆在環境與教化也,此環境教化,自必相應緣業也,其中更有仙佛引善干涉,以全靈子之修圓,故命之道乃成萬象,而人生得證,是習命之道為五術,以循性引善,進而正心,是明障業之發端,而得履義應道行,如此無惑,得心安住,即為命之道之大用。
由此而言五行論命術,即五行藉體之真實數據解析,自依五行正論,此為五行自然之作用,為發展之既定因果原則,故由此衍生,以相應環境五行變化,而得推測命局之未來發展。
是知相較於現代子平術所論,已悖離五行作用之原則,而專重五行取象,故以命局複驗過往經歷,皆能得其證,蓋取象本像也,唯心自証,又以之推測命局未來,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蓋難立基於環境教化因素,而全見學者心証成象,取象本萬千,若應善緣或為準,如應障業自成支離也。
如今習子平術之學者,不明五行正論,而執深於子平術中之所言,乃忽略人生正理,而以宿命為的論,視命局為靈子人生之全部劇本,而亟思解析其密,此實自蒙也,更以之惑世人皆執無明,似此為大過矣。
由以上申論,為命之道之正義,能明學術之源由,方能正其道行而得正心之本,學者當明之也,如此是非得辨,求術得正矣。
卷一
論十干十二支
【原文】
天地之間,一氣而已。惟有動靜,遂分陰陽。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極動極靜之時,是為太陽太陰;少者初動初靜之際,是為少陰少陽。有是四象,而五行具於其中矣。水者,太陰也;火者,太陽也;木者,少陽也;金者,少陰也;土者,陰陽老少、木火金水衝氣所結也。
【釋義】
造化大衍。宇宙繁星。
天地生合,乃建世界。
浩瀚宇宙形若太極,為純粹炁能衍化而成,此理道,為魂執,且知炁能恆動若止,復由恆靜行振,積累造化,師久為功,其所造諸繁星,皆自成一世界,而世界者,是言天地。
天地由炁能衍成,乃稱此能為炁,言氣者炁也,天地若大至偉,無以名之,權以究知,統言此氣之生變,故此文曰「天地之間,一氣而已」。
宇宙恆為太極之象,則世界本乎其中,亦當言為太極,太極者,陰陽也,陰陽為道,可形萬物,乃知一切宇宙所有,皆得陰陽以別之。
陰陽者,象也,陽者動,陰者靜,此即為根本,萬物本生動靜,故以陰陽別之,其動靜又分始終,故言其老少,由此分別四象。
動之初,其勢由弱衍強,是為少陽之象,故如木之生發,取易卦之震巽,若欣欣以向榮也,動之極乃屆終,其勢由亢悔息,是為老陽之象,稱太陽也,故如火之焚盡,取易卦之離象,象灼灼以業還也。
靜之初,其勢行振而止,是為少陰之象,故如金之制節,取易卦之乾兌,若忡忡以循貞也,靜之極乃臨變,其勢由隱而生,是為老陰之象,即太陰也,故如水之伏藏,取易卦之坎象,道攸攸以成業也。
由此以明水木火金所應四象,則可以有思矣,即言土者,四象之所積也,別四象炁能而更成一渾沌者是也。
更言此天地五行者,乃氣之別類,能之魂性,其趨進衍成,自有執道而不易,宇宙一切萬化,不離此五行樣貌,天地亦然,人身猶是,能由此以申,則命理之造源當可循知矣。
序
子平真詮釋義
現代所論八字命理,學者大都以子平真詮與滴天髓為首要參習之圭臬,尤以子平所論命理基礎,更是入門者之必要須知,故命理玄真系列,首先針對子平真詮釋義為著述,內容非盡合前賢之意,乃專以學術理道為述政,循理證源,乃知成變,本書或得讓諸有學君子,作為參考引申,則為至幸矣。
子平真詮一書為清朝乾隆進士沈孝瞻所著,同期胡焜為之作序,今見者大都為民國初年命理學者徐樂吾所評註,或有學者疑惑此類傳本缺遺,然難以實際科考,不過歷史如何,非本書所重,援之以為讀者參考而已。
命理至要,循乎理正。
不...
作者序
大道至簡,易而已矣。
人心執坎,自衍蹇難,此坎也,見障業拘束,乃困縛道也,此人道從業,本以之也,或能捨,則道心成矣;大道不顯,顯道非真,眾人所是,必主迷相,此坤也,見無明蒙業,乃執歧道也,此人性從眾,本以之也,或能覺,則道性成矣。
坎坤成象,乃見師道,師道承業,无妄建成,乃見比道,而圓其行,觀師比坎坤衍象,則明授業之本。
識本質象者,明業也,乃見真,五術之學以之,萬事究從其本,則可以道矣,是師以傳習者,唯授其本也,本立道生,當自衍成矣,人性依賴,不可救藥,唯應行其坎,方得自明其道,乃見實學。
吉也者得也,見吉非吉,執得而肆欲也,此人性自然,難易者也,凶也者失也,見凶非凶,無執私而知捨妄也,此道性衍成,不易者也,禍福本由心,唯神明鑑之。
大道至簡,易而已矣。
人心執坎,自衍蹇難,此坎也,見障業拘束,乃困縛道也,此人道從業,本以之也,或能捨,則道心成矣;大道不顯,顯道非真,眾人所是,必主迷相,此坤也,見無明蒙業,乃執歧道也,此人性從眾,本以之也,或能覺,則道性成矣。
坎坤成象,乃見師道,師道承業,无妄建成,乃見比道,而圓其行,觀師比坎坤衍象,則明授業之本。
識本質象者,明業也,乃見真,五術之學以之,萬事究從其本,則可以道矣,是師以傳習者,唯授其本也,本立道生,當自衍成矣,人性依賴,不可救藥,唯應行其坎,方得自明其道,乃見實學。...
目錄
序
子平真詮釋義
命理正道乃五行正論之義
卷一
論十干十二支
論陰陽生剋
論陰陽生死
論十干配合性情
論十干合而不合
論十干得時不旺失時不弱
論刑衝會合解法
卷二
論用神
論用神成敗救應
論用神變化
論用神純雜
論用神格局高低
論用神因成得敗因敗得成
論用神配氣候得失
論相神緊要
論雜氣如何取用
論墓庫刑衝之說
論四吉神能破格
論四凶神能成格
卷三
論生剋先後分吉凶
論星辰無關格局
論外格用舍
論宮分用神配六親
論妻子
論行運
論行運成格變格
論喜忌干支有別
論支中喜忌逢運透清
論時說拘泥格局
論時說以訛傳訛
卷四
論正官
論正官取運
論財
論財取運
論印綬
論印綬取運
論食神
論食神取運
卷五
論偏官
論偏官取運
論傷官
論傷官取運
論陽刃
論陽刃取運
論建祿月劫
論建祿月劫取運
論雜格
子平真詮釋義後論
學易門文化事業出版推薦
序
子平真詮釋義
命理正道乃五行正論之義
卷一
論十干十二支
論陰陽生剋
論陰陽生死
論十干配合性情
論十干合而不合
論十干得時不旺失時不弱
論刑衝會合解法
卷二
論用神
論用神成敗救應
論用神變化
論用神純雜
論用神格局高低
論用神因成得敗因敗得成
論用神配氣候得失
論相神緊要
論雜氣如何取用
論墓庫刑衝之說
論四吉神能破格
論四凶神能成格
卷三
論生剋先後分吉凶
論星辰無關格局
論外格用舍
論宮分用神配六親
論妻子
論行運
論行運成格變格
論喜忌干支有別
論支中喜忌逢運透清
論時說拘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