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本土原創犯罪故事!
以「怪異」、「異想」為主題,刊載陳卓威、四弄一號、衍波等三篇原創短篇小說,以及以「埋於島嶼表層的異想故事」為題的主題創作專欄,收錄呂仁、飛樑、鍾潁秀、紫玖島等四篇極短篇小說。本期作家專訪為天后級作家尾巴(MISA),並收錄五家精采書評。
珍稀的海外名家翻譯作品!
本期名家大觀選錄威爾基・柯林斯的作品,並附上白帽子對其譯作的介紹與解析。透過作品的比較,可窺見海內外對於相近主題探索的角度與方向。另再收錄伊斯瑞爾・冉威爾與座光東平的經典譯作,輕易收藏犯罪文學史上的夢幻逸品。
文學與藝術的跨界火花!
與台灣藝術家的跨域合作,呈現圖像中難以言喻又迷人的敘事。與藝術家黃耀鋅的合作,〈尋水〉的風格奇幻又獵奇,主題卻貼近當代人的內心,值得仔細品味、欣賞。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並於2025年正式恢復月刊形式發行。289期主題:「怪」,是在日常中的各種「異常」與「怪異」中,查找人與人之間的人際線索;對小說創作者而言,怪異經驗真的是一個求之不得的靈感養分嗎?或者說,每個念頭都會成就不同的價值觀及每個不同的「我」?
《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2025年重返每月一期發行!令人引頸期待!
本期收錄內容如下:
◎封面故事◎
與台灣藝術家黃耀鋅的合作,以「尋水」做為封面主視覺,一個個充滿焦慮的、尋找水源的「練水人」都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水,畫面充滿詭異又帶有警示,是雜誌以具象化圖像為主視覺的首次嘗試。
◎本期動態◎
特別收錄田羽心的小說評介,介紹一起充滿奇怪的命案;致敬「推理小說大家看」的「犯罪推理大家觀」持續刊載對華文、日本、韓國的犯罪創作小說評介,犯罪小說迷絕對不容錯過。
◎主題特輯◎
〈怪異之淵藪——小說家的煉金術〉,匯集歷屆林佛兒獎決選入圍者金柏夫、白帽子、亦其的訪談,探究小說家如何轉化他們遇到的異常經驗成為小說的情節與故事內容?
〈埋於島嶼表層的異想故事〉,則對應前一篇的訪談,呂仁、飛樑、鍾潁秀、紫玖島所創作的四個極短篇的怪異故事,在充滿想像力的各種心理轉折中,看見人心的複雜與可怕。
◎尾巴專輯◎
尾巴是期許自己能成為左手寫鬼故事,右手寫愛情的作者,創作風格多變,且出版書目眾多,已然是當今臺灣「天后級」的人物,但在她的內心中,對於自己創作歷程的回顧是什麼?對於讀者評價,又有哪些想法?可從這篇專訪中略知一二。同時,推理雜誌首次重金禮聘五位評論家,針對五本作品進行專業的導讀與評介。
◎創作推理小說◎
持續開創本土作家的發表園地。收錄陳卓威、四弄一號、衍波等三篇小說,三個不同的主題,呈現出不同的敘事方向,但絕對都是令人「怪到發毛」的閱讀體驗。
◎名家作品大觀◎
收錄三篇威爾基・柯林斯的珍稀短篇小說譯作,並附上白帽子對其譯作的介紹與解析,讓讀者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大師的創作世界。另收錄伊斯瑞爾・冉威爾與座光東平的譯品,輕易地能看見在台灣少見的翻譯作品。
◎推理集錦◎
「詩意尋蹤」原創犯罪主題詩文創作,除了小說以外,凝鍊的語言如何表現犯罪的各種複雜心理?
「犯罪實案現場」以實案紀錄與省思為主題,解析過去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案件的背景與潛在的社會問題。
「波光衍影」以影視作品的綜合性比較為主題,探究主題創作的源流與演變。
「另眼看劇」以犯罪影視作品為評介對象,淺介影視作品的可觀處與重要性。
「遊戲開始」以犯罪、解謎為主題的遊戲為介紹對象,開啟多元載體的視野與對話。
「漫畫偵探」以四格漫畫的形式,邀請讀者共同參與探案、解開謎團!
◎靈光乍現◎
透過攝影之眼,看見台灣地景與文學間的千絲萬縷。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為亞洲第一個致力於犯罪文學創作、評論研究、國際交流等發展的專業組織,以推動《推理》雜誌復刊及再月刊化為使命,編輯犯罪文學期刊《詭祕客Crimystery》、「Crimystery Collection」、「Crimystery Classic」、「Crimystery Creative」等海內外不同小說書系等事務為主要工作,自2022年起推動帶狀型讀書會「解謎相談室」迄今,並定期舉辦實體、線上活動,以提升大眾對犯罪小說的瞭解為使命。
洪敍銘(主編)
台灣大眾文學研究者,以台灣大眾文學的空間議題為研究方向。任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秘書長,長期擔任編輯。獲「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第二屆楊牧文學研究獎、東華文學獎小說、散文獎、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徵文獎等。曾任《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主編、東華大學「閱讀書寫」工作室課程講師、「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召集人、文創產業及地方文化館策展人等文化工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4
深耕本土原創犯罪故事!
以「怪異」、「異想」為主題,刊載陳卓威、四弄一號、衍波等三篇原創短篇小說,以及以「埋於島嶼表層的異想故事」為題的主題創作專欄,收錄呂仁、飛樑、鍾潁秀、紫玖島等四篇極短篇小說。本期作家專訪為天后級作家尾巴(MISA),並收錄五家精采書評。
珍稀的海外名家翻譯作品!
本期名家大觀選錄威爾基・柯林斯的作品,並附上白帽子對其譯作的介紹與解析。透過作品的比較,可窺見海內外對於相近主題探索的角度與方向。另再收錄伊斯瑞爾・冉威爾與座光東平的經典譯作,輕易收藏犯罪文學史上的夢幻逸品。
文學與藝術的跨界火花!
與台灣藝術家的跨域合作,呈現圖像中難以言喻又迷人的敘事。與藝術家黃耀鋅的合作,〈尋水〉的風格奇幻又獵奇,主題卻貼近當代人的內心,值得仔細品味、欣賞。
《推理》雜誌於1984年11月由「台灣推理第一人」林佛兒先生創刊,至2008年,共發行282期。停刊16年後,由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取得獨家授權,於2024年6月復刊,2024年11月推出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專號,並於2025年正式恢復月刊形式發行。289期主題:「怪」,是在日常中的各種「異常」與「怪異」中,查找人與人之間的人際線索;對小說創作者而言,怪異經驗真的是一個求之不得的靈感養分嗎?或者說,每個念頭都會成就不同的價值觀及每個不同的「我」?
《推理》雜誌長期作為本土作家發表創作的重要園地,在漫長的空白後,如何通過新世代的視角與對類型文學更寬廣的定義、詮釋,接續起犯罪推理在台灣的本土化發展?2025年重返每月一期發行!令人引頸期待!
本期收錄內容如下:
◎封面故事◎
與台灣藝術家黃耀鋅的合作,以「尋水」做為封面主視覺,一個個充滿焦慮的、尋找水源的「練水人」都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水,畫面充滿詭異又帶有警示,是雜誌以具象化圖像為主視覺的首次嘗試。
◎本期動態◎
特別收錄田羽心的小說評介,介紹一起充滿奇怪的命案;致敬「推理小說大家看」的「犯罪推理大家觀」持續刊載對華文、日本、韓國的犯罪創作小說評介,犯罪小說迷絕對不容錯過。
◎主題特輯◎
〈怪異之淵藪——小說家的煉金術〉,匯集歷屆林佛兒獎決選入圍者金柏夫、白帽子、亦其的訪談,探究小說家如何轉化他們遇到的異常經驗成為小說的情節與故事內容?
〈埋於島嶼表層的異想故事〉,則對應前一篇的訪談,呂仁、飛樑、鍾潁秀、紫玖島所創作的四個極短篇的怪異故事,在充滿想像力的各種心理轉折中,看見人心的複雜與可怕。
◎尾巴專輯◎
尾巴是期許自己能成為左手寫鬼故事,右手寫愛情的作者,創作風格多變,且出版書目眾多,已然是當今臺灣「天后級」的人物,但在她的內心中,對於自己創作歷程的回顧是什麼?對於讀者評價,又有哪些想法?可從這篇專訪中略知一二。同時,推理雜誌首次重金禮聘五位評論家,針對五本作品進行專業的導讀與評介。
◎創作推理小說◎
持續開創本土作家的發表園地。收錄陳卓威、四弄一號、衍波等三篇小說,三個不同的主題,呈現出不同的敘事方向,但絕對都是令人「怪到發毛」的閱讀體驗。
◎名家作品大觀◎
收錄三篇威爾基・柯林斯的珍稀短篇小說譯作,並附上白帽子對其譯作的介紹與解析,讓讀者能夠更快速地進入大師的創作世界。另收錄伊斯瑞爾・冉威爾與座光東平的譯品,輕易地能看見在台灣少見的翻譯作品。
◎推理集錦◎
「詩意尋蹤」原創犯罪主題詩文創作,除了小說以外,凝鍊的語言如何表現犯罪的各種複雜心理?
「犯罪實案現場」以實案紀錄與省思為主題,解析過去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案件的背景與潛在的社會問題。
「波光衍影」以影視作品的綜合性比較為主題,探究主題創作的源流與演變。
「另眼看劇」以犯罪影視作品為評介對象,淺介影視作品的可觀處與重要性。
「遊戲開始」以犯罪、解謎為主題的遊戲為介紹對象,開啟多元載體的視野與對話。
「漫畫偵探」以四格漫畫的形式,邀請讀者共同參與探案、解開謎團!
◎靈光乍現◎
透過攝影之眼,看見台灣地景與文學間的千絲萬縷。
作者簡介:
台灣犯罪作家聯會
為亞洲第一個致力於犯罪文學創作、評論研究、國際交流等發展的專業組織,以推動《推理》雜誌復刊及再月刊化為使命,編輯犯罪文學期刊《詭祕客Crimystery》、「Crimystery Collection」、「Crimystery Classic」、「Crimystery Creative」等海內外不同小說書系等事務為主要工作,自2022年起推動帶狀型讀書會「解謎相談室」迄今,並定期舉辦實體、線上活動,以提升大眾對犯罪小說的瞭解為使命。
洪敍銘(主編)
台灣大眾文學研究者,以台灣大眾文學的空間議題為研究方向。任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秘書長,長期擔任編輯。獲「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第二屆楊牧文學研究獎、東華文學獎小說、散文獎、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徵文獎等。曾任《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主編、東華大學「閱讀書寫」工作室課程講師、「托海爾:地方與經驗研究室」召集人、文創產業及地方文化館策展人等文化工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