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奉之理、追尋之夢徹底崩壞之際,
我將昂然而起,發出最深沉的怒吼與咆哮───
賭上性命的荒謬試合,揮灑出以血為墨的狂野繪卷
顛覆傳統武俠視野的最高經典
直木賞得主 南條範夫 X 劇畫王者 山口貴由
超人氣漫畫《劍豪生死鬥》原著中文版 一刀未剪完整呈現!
九把刀拍案叫絕:
「血豔繽紛,堅忍卓絕的魔刀對決!」
仇隙、愛欲、情念、怨恨——
一切因果糾纏、情痴悲歎,盡隨此劍斬過,柔腸寸斷……
寬永六年(西元1629年)九月二十四日。
在駿河大納言德川忠長破天荒的命令下,
十一組對戰人馬,二十二名武藝高強、心思各異的劍士,
踏上了前所未見、血腥淒絕的真劍比武戰場。
——血染白砂,血染劍鋒。
每一次的高聲唱名,必定伴隨著生命的激烈撞擊與消逝。
斬裂黑暗的無明逆流、愈是痛楚愈覺強勁的受虐之劍、
卑屈不得志的蛤蟆劍法、立志不殺的峰打太刀、
變幻莫測的風車手裡劍、隔空斬物的神道陣幕刺,
剛猛無儔的飛龍二刀流,以柔克剛的二階堂源流……
十一場對戰,十一個糾纏著無數愛恨情仇的故事。
刀光劍影劃過之處,斬碎的是無明之路,亦是野心與夢想的追逐。
揮劍者,觀劍者,
各有心思,各有自己不為人知的悲苦與殘缺。
當夕陽西下,比武場已化為一片血海;
而台上的駿河大納言忠長,卻依然面無表情……
「此乃天魔之所為。」後人如是評論道。
然而,魔在何處?
魔,在心中隱約細微之間,在壓抑的情感潰堤之際。
唯有逆境才能綻放出的魔刀奧義,太殘忍的好看!——九把刀
跨越五十年時空,令無數讀者血脈賁張的經典名著!——喬靖夫
這不只是一部「好看的武俠小說」,更是一卷深刻描述人性脆弱與堅強的眾生繪 !
作者簡介:
南條範夫
本名古賀英正,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暨經濟學部,
曾任日本經濟再建委員會常務理事,經團連審議委員,國學院大學政經學部教授。
作品以歷史小說、武俠小說為主,橫跨範圍甚廣,特別是以短篇傑作〈無明逆流〉(即本書第一篇)為首,描述人性殘酷面的一系列劍豪小說,最為世人所稱道。
一九五六年以《燈台鬼》獲得直木賞,一九八二年再以《細香記》獲得吉川英治文學賞。
譯者簡介:
蕭雲菁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喜歡閱讀與旅遊,足跡踏遍日本全國。
現從事兼職翻譯、口譯,並擔任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日語講師。譯有《愛的領域》、
《無辜的世界》、《我,不是替代品》、《黑色記事本》、《伊底帕斯症候群》等書(以上皆由新雨出版)。
章節試閱
一
世間所言的寬永御前試合(比武),究竟是從何時、由何人、以何種方式流傳下來,至今已不可考,然而唯一清楚可知的便是,此事並非真真確確的史實。
依據《德川實紀》的記述,寬永十一年(一六三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亦即世間相傳的比武當日,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正在日光參拜,並不在江戶城內。既然將軍不在城內,那麼在吹上上覽所1舉行此等比武之傳說,顯然便非事實。
但若說這場將軍親臨觀覽的比武,完全是說書人扇子一攤,隨意編織而出的虛構故事,似乎也未必盡然;因為,就如同許許多多其他流傳至今的傳說般,這場比武也同樣存在著做為後人參考藍本的史實。
此一史實,正是寬永六年(一六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在駿河大納言德川忠長面前所舉行的駿府城內大比武。
這場駿府御前比武,其真正面貌諱莫若深,被嚴禁流傳於世間。其中一個理由自不待言,是忠長遭懷疑有謀反意圖,領地因而被沒收,最後還在自殺的名義下,實質上被迫切腹;而另一個理由則是這場比武,乃是一場以真劍決勝負,殘忍淒慘程度空前絕後的死鬥。
即使在太平盛世裡,以真劍比武的情形也並不罕見,但堂堂一個大國的領主,竟公然在御前比武的場合中,一連舉行十一場勝負對決,而且還要求所有參加者持真劍廝殺,這卻是在史上全無前例的行為。
就算忠長的精神公認多少有些異常,但受將軍秀忠2所託,輔佐忠長的鳥居土佐守等宿將老臣,竟沒有諫言阻止這種暴行,著實令人意外。於今思之,恐怕是忠長的脫序行為,已到了臣子們無人能制的地步,再加上戰國時代那種殺戮傷害乃是家常便飯的遺風,在當時仍然未遠,所以重臣們才會沒有極力阻止這場淒慘的真劍比武,而是將之進行到底吧!
以比武的結果來說,十一組出場劍士中,有八組都是以勝利一方殺死對手作結,另外三組則是兩方劍士同歸於盡。傳說的寬永御前比武,同樣是進行十一組人馬的比武,其中有分出勝敗的共八組,兩敗俱傷的有三組;由此可見,此傳說的源起毫無疑問,正是來自這場駿府城的真劍比武。
在這場比武中,鋪在城內南廣場上的白砂化成一片血海,還飄出死屍的惡臭,讓許多列席看觀看的武士忍不住呻吟哀嚎,甚至退到後面去偷偷嘔吐;然而,據說忠長蒼白的額頭儘管青筋畢現,卻仍帶著泰然自若的表情,觀賞這場殺戮直到最後。
寬永十年(一六三三年)十月,在忠長被移封到甲府後,前來接收駿府城的上使青山大膳幸成,向眾人詢問了這場比武的始末;當大膳聽完之後,只見他皺緊眉頭,喃喃說道:
「此乃天魔之所為……」
然後,他便下令將所有一切的相關文件加以燒毀。
因此,有關這場比武的正式記錄,並無隻字片跡流傳下來,只有當日列席的人們悄悄寫下的斷簡殘篇被輾轉流傳,最後以「寬永御前比武」的名義,被當成說書人口中娛樂大眾的故事流傳開來,而內容也早已跟那腥風血雨的史實相去甚遠。
比武是從當日巳時(上午十時)開始,而當第一場對戰人馬分別走出東西兩側的幔幕,在比武場中現身時,觀武席立刻籠罩起一股異常的緊張氣氛。
出現在東側的人是伊良子清玄,年齡三十多歲,是位難得一見的美男子,可惜雙眼失明,右腳也有點瘸。而一路陪著這名眼盲腿瘸的美貌劍士到比武場外,但沒有跟著進到幔幕之內的人,則是位看似年紀與他相仿的絕世美婦。
另一方面,出現在西側的劍士藤木源之助,年齡則約為二十七、八歲。和清玄帶點神經質的俊美外貌相比,源之助雖然讓人覺得有些嚴峻,卻是位五官更加勻稱的美男子。然而,他的身軀也和清玄同樣帶著殘缺—自他的左肩以下,全部是一片空蕩蕩。
在源之助身邊,同樣有一位女性陪伴在側;那是一名年紀頂多二十一、二歲的清秀美女。若說先前的美婦艷姿,已經讓城內的年輕武士們神思蕩漾、心猿意馬,那麼這名清秀美女的高雅風姿,則更令他們目不轉睛。
兩名身殘者和兩名美女。光是這樣的組合,就足以引發觀武席上武士們充分的好奇之心,但不只如此,席間眾人還紛紛流傳著這樣的竊竊私語:原來,據說這兩名劍士曾是同門師兄弟,陪同伊良子清玄前來的美婦,是兩人之師岩本虎眼的愛妾,而陪著藤木源之助前來的美女,則是虎眼的獨生女,也是伊良子清玄的愛人。
被奇妙緣分牽引在一起的四人,分別站在東西兩側,而其中的兩個男人,接下來將以身殘者之姿,在真劍相交中一決勝負。
列席者大部分的好奇心與興趣,都貫注在伊良子身上,原因並不只是因為他的眼盲;對他們而言,藤木是今日才出現在眾人面前的男人,而伊良子卻是約從半年前開始,就寄住在本藩的武藝師父岡倉木齋宅邸裡,尤其是他那被稱為「無明逆流」的奇妙劍術,早已在眾人口耳間產生過無數的傳聞。
儘管他的神祕劍法,僅有主君忠長與幾名下屬曾親眼目睹過,但據看過的人表示,那的的確確是言語所無法形容的神妙劍技。不說什麼,光是他持劍的姿勢,就已經奇特異常,完全出人意表。
此刻,伊良子和藤木兩人對著觀武席正面的貴人恭敬一禮,接著面面相對;就在他們拔刀出鞘的那一剎那,所有列席者頓時同聲驚呼:
「……啊!」
相對於藤木源之助猛然拔刀並將之高舉過頭,擺出大上段的姿勢,伊良子清玄則是以失明的雙眼直視敵手,並將同樣迅雷般拔出的刀抵在右腳的腳趾間,宛若拄著拐杖一般,佇立的身影彷彿泰山、巍然不動。
果然是不曾見過、不曾聽過,更不屬於任何流派的奇特姿勢。
一
世間所言的寬永御前試合(比武),究竟是從何時、由何人、以何種方式流傳下來,至今已不可考,然而唯一清楚可知的便是,此事並非真真確確的史實。
依據《德川實紀》的記述,寬永十一年(一六三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亦即世間相傳的比武當日,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正在日光參拜,並不在江戶城內。既然將軍不在城內,那麼在吹上上覽所1舉行此等比武之傳說,顯然便非事實。
但若說這場將軍親臨觀覽的比武,完全是說書人扇子一攤,隨意編織而出的虛構故事,似乎也未必盡然;因為,就如同許許多多其他流傳至今的傳說般,這場比武也同樣存在...
推薦序
壓抑之祕劍 喬靖夫
正如許多讀者一樣,我是藉山口貴由的暢銷漫畫《劍豪生死鬥》(シグルイ),方才認識南條範夫的原作小說《劍豪生死鬥》(原文書名:駿河城御前試合)。《劍》以江戶時代民間傳聞的「寬永御前試合」為基礎,虛構出一場空前絕後的「駿河城御前試合」,十一對技藝卓絕的劍士,於幕府將軍之弟德川忠長座前以真劍生死對決,小說用短篇形式描寫各場慘酷比試的過程,與及背後每名劍士的生涯與恩怨。《劍豪生死鬥》漫畫實際僅改編了其中〈無明逆流〉一篇,已足令無數讀者血脈賁張;今天這部將近五十年歷史的名作以中文譯本面世,讓我等華文讀者得窺全豹,實是可賀。
此書屬於日本時代小說裡「劍豪小說」類別,一般華文讀者看日本劍豪小說,容易與中國武俠小說產生聯想,兩者表面上的確有共通及互相借鑑之處,例如皆是描寫古代武人思想與生涯,武鬥與鍛鍊也是其中的重要情節;但如果細加考究,又會見出二者截然不同的題旨與風格。
首先是小說裡的武人社會地位。中國武俠多寫制度之外的草莽英豪,所謂「俠以武犯禁」,除早期的俠義公案小說之外,主角為官者寥寥可數;相反日本武士本身即統治階層,尤其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建立了牢固森嚴的制度後,天下武人的生死皆受幕府之制宰,思想行為則由武士道的「忠君」戒條嚴密約束,無主無職的浪人被視作喪家之犬。各流派道場的劍士獻身苦練武技,目的為博官家賞識,能入仕為主君的劍術指導更是無上光榮。正是這樣的社會背景,「駿河城御前試合」如此荒唐的舞台才可能搭起:主君一聲令下,太平盛世的劍士也得拔刃相向,在白砂武場上浪擲鮮血頭顱,透現出一股無比壓抑的虛無感。
日本劍豪與中國武俠另一相異處,在於武藝境界的描寫。中國武俠小說裡的武功往往追求內外兼修,甚至「天人合一」的身心平衡之境,武者對打則講究雄厚的功力比拼,以王道正宗武功,挾排山倒海之勢正面破敵。相比下日本劍豪小說的武技描寫卻常趨向極端,比鬥往往結束於一招交手裡,劍豪畢生苦修,生死全賭在瞬間綻放的「秘劍」之上,勝負除了取決於奇技互相剋制,也有環境與心理變化因素。《劍》一書中多有身體殘缺的武者,甚至是天生異形的「蟾蜍劍士」,但他們只要克服殘障,甚至反過來借之另闢蹊徑,將生命潛能集中發揮於一點,一樣能成就驚世劍技;性格乖異邪惡之人,亦無礙追求武藝之頂峰。
《劍豪生死鬥》裡各篇故事,集中書寫殘酷的劍技對決,登場的各類型劍士甚繁多,可謂日本劍豪小說純中之純。期望各位能透過此作,更深入了解這小說類型獨有的藝術特色與暴烈美學。
(作者為知名小說家,著有《武道狂之詩》等作品)
壓抑之祕劍 喬靖夫
正如許多讀者一樣,我是藉山口貴由的暢銷漫畫《劍豪生死鬥》(シグルイ),方才認識南條範夫的原作小說《劍豪生死鬥》(原文書名:駿河城御前試合)。《劍》以江戶時代民間傳聞的「寬永御前試合」為基礎,虛構出一場空前絕後的「駿河城御前試合」,十一對技藝卓絕的劍士,於幕府將軍之弟德川忠長座前以真劍生死對決,小說用短篇形式描寫各場慘酷比試的過程,與及背後每名劍士的生涯與恩怨。《劍豪生死鬥》漫畫實際僅改編了其中〈無明逆流〉一篇,已足令無數讀者血脈...
目錄
無明逆流
被虐的受太刀
峰打不殺
蛤蟆劍法
兩敗俱亡,「獅子反敵」
風車十字打
飛龍劍敗
疾風陣幕刺
替身對決
破幻的祕太刀
殘酷卜傳流
劍士皆亡
推薦 壓抑之祕劍 喬靖夫
無明逆流
被虐的受太刀
峰打不殺
蛤蟆劍法
兩敗俱亡,「獅子反敵」
風車十字打
飛龍劍敗
疾風陣幕刺
替身對決
破幻的祕太刀
殘酷卜傳流
劍士皆亡
推薦 壓抑之祕劍 喬靖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