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死這輩子賺多少才夠布蘭登山德森經濟學漫畫猶太教哥布林模式媽媽是房子兒童選讀零內耗溝通季暢銷讀冊選讀別教出混蛋更新粒線體
暫不供貨

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劉乃慈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8-19

ISBN/ISSN:978986652593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對解嚴後的台灣,一場奢侈的探索
對世紀末的文壇,一次華麗的回眸


重新理解九○年代文學及文化特質

九○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朱天心的耽溺呢喃,駱以軍的敘事迷宮,舞鶴的在地撫想,李昂的情慾展演。
後設手法、感官堆砌、流行競逐、知識輯錄,這群作家構築出一個眾聲喧嘩的文學場域,而我們迷走其中,無法自拔。

九○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我們追蹤排行榜的暢銷小說,崇拜眾所矚目的文學獎得主,理論成為一種名牌,書評成為一種行銷。
步入金石堂和誠品,不再只是為了閱讀,而是為了浸染一份秀異氛圍,並為其所俘虜。
我們都是「類精英」的忠實信徒。

曾幾何時,文化美學與資本市場勾結,本土書寫更成為一場詭麗奇華的記憶工程。
文本概念先行,形式即為意義,我們身陷「奢華」的繁複網絡,在符號的世界裡被馴化,逐步邁入頹廢的世紀末。
步入新世紀,我們身處何方,該往何處去?

回顧過去,是為了想像未來。

九○年代的文學創作,因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成熟,以及解嚴後焦躁不安的社會氛圍,相應呈現出眾聲喧嘩的現象,允為台灣文學史上的一代盛世。
然而繁花似錦的背後,又隱藏了哪些未解的謎題?
本書以「奢華美學」為軸,抽絲剝繭,深入探索九○年代迄今的文學及文化特質。

在新世紀的此時,讓作者帶領我們回到解嚴後的台灣,
再次調整觀看焦距,重新檢視這段世紀末的絢爛。

作者簡介:

劉乃慈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當代文學、華文女性文學,以及文學理論與批評。著有《再脈絡──台灣當代女性小說研究》、《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導論(節錄)

一九八七年前後,台灣社會發生四十年來最急劇的變化,我們通常將這個時間點標誌為「解嚴」的開始,以此預告一個具備多元文化的市民社會以及自由開放的民主政治時代即將到臨。從反對黨成立、威權體制瓦解、報禁解除、言論尺度鬆綁、開放大陸探親等等,一連串政治性的改革使得原本封閉禁錮的台灣社會開始出現自由活潑的氣息。各種社會運動包括婦女、同志、原住民、環保、勞工運動的蓬勃發展,強化解嚴後的台灣人民對國家機器的批判意識。國家認同、族群、階級、性別、資本主義消費文化等等議題,也因國內外政治環境...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不是二選一/劉乃慈

為自己即將出版的新書寫序,不曉得這在其他研究者心中,是什麼樣的感覺?認真又負責的編輯在電話彼端熱心地鼓勵我:劉老師,除了這本書的學術觀察,我們也想多聽聽你個人的想法。電話這端的我,內心不免要沉吟。因為「自己的聲音」,已經習慣有個勉強稱做理性的東西來包藏,一旦卸除理性遮掩,我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所幸,「序言」可以是同時包容愛與不肖的詩性空間,在這裡不必擔心觀點與邏輯,或者語法風格的問題,那是正文該承擔的責任。在序言裡,我想說說「二選一」。儘管活在疆界消解、價值重估的時代,...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導 論

第一章 「奢華」做為一種美學型態
第二章 主導台灣當代文學發展的力量
第三章 「類精英」的文化市場美學
第四章 幽靈纏繞的本土書寫
第五章 當代小說美學與文化意識型態的對應

總 結
參引書目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