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之間
折之間
之間
link
搜尋"私房筆記" (241)
31、 緩慢性愛實踐入門
亞當.德永
出版日期:20081030
定價:240元 特價:88折, 211
全世界唯一的正確性愛教材! 日本熱銷80萬本,「最想給男友看的書」No. 1! 獨一無二的「亞當性愛學校」,引爆全日本Slow Sex熱潮! 「性愛」影響一生幸福,比任何事都值得你認真去學習! 全日本獨一無二的性愛治療師,潛心研究14年,見證1000多位女性的美麗蛻變,獨創出「緩慢性愛」理論,揭露女性快感的奧祕,讓天下男女都能享受性愛的美好! 本書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之人不得閱聽
 
32、 步驟全圖解:緩慢性愛實踐手冊
亞當.德永
出版日期:20090526
定價:250元 特價:88折, 220
你有兩種方法能了解女人:變成女人,或是讀這本書! 日本80萬讀者私藏的祕笈,讓女友、老婆驚喜滿足的幸福指南! 最熱門的Slow Sex進化圖解版,精采插圖一看就懂,人人都能輕鬆實踐! ★特別收錄「亞當性愛學校」學員實例、性愛煩惱Q&A 讀者相見恨晚:原來愛要這麼做! 體位、指技,從撫觸到進入全攻略。日本性愛治療師亞當.德永獨創的「亞當撫觸法」完全圖解,精采插圖教你撩動身體和心靈的每一吋性感寶庫,是連女性都會認真讀的性愛教科書! 撫慰.和緩.融為一體……簡單而深層的快樂,為人生帶來超乎 想像的自信與幸福~ 「要享受舒服的性愛,必須靠知識和技巧,男人如此,女人亦然。讓『服務時間』變成『開心的遊樂時間』,慢慢的、滿滿的、全神貫注的灌輸你的愛意!」 亞當.德永讓日本80萬讀者私藏的祕笈,讓女友、老婆驚喜滿足的幸福指南! 本書為限制級商品,未滿18歲之閱聽人禁止購買。
 
33、 山居筆記
余秋雨/著
出版日期:19950810
定價:300元 特價:88折, 264
《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  本書曾榮獲《聯合報》「讀書人」一九九五年最佳書獎及同年獲選為「大學生票選十大好書」之一。   以下為佳句摘選: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要實現後一種可能極不容易。  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用來尋找自己在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生命座標。
 
34、 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
唯色
出版日期:20090301
定價:300元 特價:88折, 264
2008年3月10日,拉薩主要寺院的僧人在拉薩進行了和平請願遊行,以紀念1959年藏人起義四十九周年,此次抗議行動點燃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反中國示威活動,中國政府試圖控制從西藏各地傳出來的媒體影像,並且封鎖了此地區,不讓國際媒體進入,嚴禁藏人透露消息。許多寺院和許多地方的通訊被遮罩,網路被關閉。記錄這些席捲西藏高原的事件,對於瞭解所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而藏人作家唯色佔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她是現代西藏記憶的記錄者,是藏人所傳送訊息與資訊的眾多接收者之一。當示威一爆發,唯色的部落格就變成西藏的聲音。在2008年的3月與4月間,超過三百萬的網路使用者流覽了唯色的博客,她所記錄的西藏即時訊息被翻譯成數種語言,而讀者也在她的網站上張貼想要翻譯她的文字的提議。由於種種限制,本書僅記錄2008年3月10日至2008年8月23日,還是有許多事件未能錄入其中。事實上,直到今天,在去年震驚世界的西藏事件即將周年之際,廣大的多衛康藏地依然發生著種種不人道、不公正的事件,西藏的苦難還在繼續……”
 
35、 倫敦畫記
蔣彝
出版日期:20060906
定價:320元 特價: 320
蔣彝是英文旅遊文學的異數。20世紀前半葉,當旅行這回事仍充滿重重阻礙時,去到異國一向都是西方「強權」的專利,畢竟這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的悠久傳統。而蔣彝,這個原本充滿救國意識的官員,被迫中斷政治生涯並流落他鄉後,竟陰錯陽差地開啟遊記作家的生涯。他一個來自傳統、前現代文明的異鄉人,可說是唯一一個從東方眼光看西方的特例,顛覆了當時旅遊探險的觀察對象。 上世紀的西方世界出版了許多關於中國的書籍,但由中國作家以英文來寫西方,即使在今天也不多見。蔣彝的倫敦遊記出版於1938年,不但是少數幾本廣為在西方流傳的華人著作,這本書也扭轉了旅行書寫的傳統:透過一個中國傳統畫家的眼光,來看大家早已熟悉的倫敦。蔣彝沒有被異國的新鮮經驗所迷惑,也並未死守僵化的成見,悠遊其中卻仍保有自我的傳統。 他近距離觀察倫敦人的習性與他們的喜好,對下午茶及喋喋不休討論天氣的習慣著迷不已;餵鴿子、散步、人名,種種倫敦日常生活的平凡瑣事,都激起他的好奇。蔣彝懷著熱情與驚訝,用幽默而細膩的文字,一步步踏進這個陌生的大都會。他體驗著這裡的四季更迭,還有惡名昭彰的濃霧,生活的越久,對這座城市以及它的居民,情感也越來越深。 書中並配上作者饒富趣味的水墨速寫。他獨有的畫家之眼,更處處流瀉在細膩的文字之中,眾多外在環境的微小細節,他都賦予極具視覺性的描述,使讀者猶如看見一幅幅畫一般。《倫敦畫記》同時也是一本關於中國及轉變中的世界的書。他生動敏銳的記錄下當時倫敦的生活樣貌,揉雜了對失落故土的濃濃鄉愁,以及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憂心忡忡。更重要的是,作者展現了在混亂的世界局勢與中西文明衝擊之下,如何以清明的眼光與寬大的心胸,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36、 愛丁堡畫記
蔣彝
出版日期:20061205
定價:280元 特價:88折, 246
繼《倫敦畫記》後,啞行者的腳步這次帶領我們來到愛丁堡,以此為中心,徜徉在這片獨具特色的蘇格蘭大地。這本遊記記錄蔣彝1943年的愛丁堡之旅,此時他來到英國正好滿十年,儘管如此,他仍無時無刻懷著孩童般的好奇心與畫家的敏銳感受,穿梭在愛丁堡的山間湖畔、大街小巷與歷史遺跡之中。他為蘇格蘭人獨特口音與習癖逗樂不已,對著多變的自然景色直抒胸臆,時而如偵探作家般,娓娓道來蘇格蘭皇室曲折離奇的歷史。眼前的一景一物,仍然撩撥蔣彝的心緒,使他想到遙遠的故鄉,在愛丁堡山間,蔣彝會回想起他童年時的廬山景色,這裡的傳奇故事,也處處有著與古代中國相似的記憶。他越來越堅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所具有的共通性是遠遠超過瑣碎差異的。內心的感傷漸淡,我們看到的是一股樂觀向上的精神,儘管戰爭仍在繼續,蔣彝寬廣的目光,直到現在對我們仍是一種啟示與提醒。
 
37、 牛津畫記
蔣彝
出版日期:20070309
定價:280元 特價:88折, 246
1940年,倫敦遭受德軍猛烈空襲,蔣彝的寓所被炸,在一片混亂之中,他遷居到牛津。原本只想要短暫停留,一待卻是五年之久,蔣彝對這個城市的強烈情感,全然流露在這「啞行者」系列的第五本書中。 雖然是一名異鄉人,蔣彝卻抱著開放的胸襟與好奇的眼光來看這座古老的大學城,並以雅緻的水墨及線描,畫下牛津的獨特氛圍。他融入學生及教授之間,造訪酒吧及餐廳,觀看辯論賽、划船賽,以時而溫雅時而幽默的筆調細密刻劃此地風貌。 《牛津畫記》初版於1944年,從中我們得以窺見戰時物資、燈火管制下這座城市的情景。書中也捕捉了早期英國的大學生活,學生們喝著雪莉酒、被牛頭犬追趕而翻牆。每到一個地點,遇見一件獨特事件或人物,都能激起他如同赤子般的好奇與疑惑;他又時時觸景生情,想起中國的故鄉,在兩種文化中做有趣的對照、比較。
 
38、 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尋找夢幻步道的旅程
徐銘謙
出版日期:20081007
定價:350元 特價:88折, 308
「在阿帕拉契的那個夏天,我學會了像山一樣思考、聽步道在說話。」 飛行千萬里,只為了踏上追尋「夢幻步道」的奇妙旅程 美國東岸的阿帕拉契山徑,數十年來全靠來自各地的義工維護整建,是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徐銘謙想知道,如果不用工程發包的方式、不依靠政府,我們可以怎麼做出自己夢想中的步道? 於是,她揹著四個月旅程的家當,上路了。 出發前,她對阿帕拉契的想像來自《斷背山》的大山大水、雨雪、黑熊。出發後,走在「淚之路」上遙想印第安漫長遷徙生死之路的悲傷故事、博物館播放馬友友「阿帕拉契之旅」鄉村音樂裡流露的拓荒心情、鹹鹹的汗水味;而山徑上地名「天使休息的地方」是多麼美麗而引人遐想,卻是她步道工作最辛苦的一週……這些故事一點一滴勾勒出夢幻步道的故事與樣貌。 原本只是單純的步道工程之旅,最後卻成為與自己對話的生命之旅、與路對話的哲學之旅,還載滿了笑與淚、汗水與泥巴的中外友情。 剛開始,她光是拿著工具就已氣喘吁吁,面對一大堆自認辦不到的工作:步道清理、架設木樁邊坡、木梯、翻修石階、屋頂、橋樑、擊石等工作中,不斷協調身體各部位運動,最後發現,原來做步道一點都不難…… 她從被步道志工夥伴封為「愛問一千個為什麼的銘」,歷經六週脫胎換骨的勞動與腦筋大改造,變成了「步道工作隊的傳奇」、「本週第一名義工」、地方網站「2006年義工貢獻時間第二名」;甚至領隊還遊說她「你是最適合領隊工作的人」,想開設中文工作隊,希望她留在美國…… 然而,這不只是一趟步道工作假期。在實踐夢想的過程中,實作、思考、反省總是不斷循環反覆,「步道與人生的哲學」也不斷升級。每個行動的背後都是無數次、無數人經驗的累積,每個體悟都是人生最美好的剎那。 一直以為「路是人走出來的」, 來到阿帕拉契山徑才知道「路是人做出來的」, 而最上乘的美學是「做過不留痕跡」; 往後每回走過山徑,我看待步道的眼光有了變化…… 一趟夢幻步道之旅,四個月的流浪,六週的步道志工假期,每天都有新視野! ---阿帕拉契山徑www.appalachiantrail.org/site/c.jkLXJ8MQKtH/b.1423119/k.BEA0/Home.htm------- 它位於美國東岸,1921年開始串連、1937年全線貫通,全長約3500公里,每年由37個山徑俱樂部、協會、無數人次的步道志工志願參與步道工作假期共同維護,這是一條地球上由義工所完成的最偉大工程。直到今天它的範圍仍持續擴充:從美國境內,往北到加拿大、從山脈延伸到海邊,路線也隨著修整不斷浮動。它跨越州界、方言、階級甚至政黨與意識型態。這條連接著北方森林和南方棉花田的美國第一條國家步道,展現了超越南北戰爭的夢想厚度,也讓我們看到台灣步道跨界整合的可能性。 ---作者到阿帕拉契山徑做步道.步道工作假期影片連結----- ●工法步道清理──挖掘邊坡篇 tw.youtube.com/watch?v=f6LHHL89R34 挖掘邊坡的同時,我也發現每一段步道都有不同的個性,這些個性都是因為所在位置的向陽背陽、所擁有 的樹林稀疏、樹種樹冠的不同、水文流向,以及穿越步道的方式不同所造成。 在短短的一英哩之內,因應步道個性的千變萬化,許多工法必須進行微調。 我開始靜下心來,聽步道說話。 ●取材自然1──擊石篇tw.youtube.com/watch?v=Czg1eCM1_F0 我開始嘗試新的擊石方法。我想到小時候崇拜的旅日棒球明星王貞治,他那個「金雞獨立式的稻草人打擊法」是怎麼來著?「嗯,好。」我只要把橫向揮棒的方向,改成垂直的施力,我心裡這麼想著,然後將槌子高高舉起,試著把腳抬高,然後全身同時使勁往下擊中石心,力道 超猛……彌年阿帕拉契山徑俱樂部的會長弗倫德(Friend)老太太拿著相機走來,「這是中國功夫嗎?」 ●取材自然2──去除樹皮篇 tw.youtube.com/watch?v=0lS4LSmIZc8 為了鞏固步道下邊坡,須找一段適合步道的木樁(盡量以倒木為考量),然後我翻過普雷斯 基斧頭的那一面,細細地為這段木頭去除潮濕的表皮,這層曾經在樹木活著的時候輸送營養 與水分的皮,顯然因為倒在林間幾個日夜,已經吸飽水分開始腐朽,而裡層實心的年輪間找 不到任何空隙,是塊堅實的好硬木。 ●工法架設木橋樑tw.youtube.com/watch?v=6Ww0-UPHUuc ──比爾跟泰德開始動手在木頭上綁繩索,以一條粗繩相隔大約一英呎綁上一圈。泰德邊工作邊向大家介紹,這棵樹剛好是前一次暴風雨倒下的,長度大約二十三英呎,足以橫跨溪流。 ●工法石階1找石頭tw.youtube.com/watch?v=85xyAZLRW3A ──石階是做步道的最高難度工法,是步道俱樂部會員們心目中自我挑戰、精益求精的夢想。 泰德是阿帕拉契山徑協會中做石階工法最出神入化的第一人。 影片是泰德正在講解做石階第一步:無論做哪一種石階,第一個工作就是找石頭;正確地說,是要找到適當的石頭。這裡附近的山區地質多石頭,以石塊來鋪設步道,就是就地取材,相對於砍樹來作木階,對生態的衝擊也較小。 石階2搬大石頭tw.youtube.com/watch?v=JqIDhmCwNR8 ──當地阿帕拉契山徑俱樂部扛來一種類似絞盤的工具,絞盤固定在一棵 大樹幹上,繩索綁在大石上,絞緊繩索,加上幾個人用沉重的移石鐵撬槓桿移動,就能將石 頭緩緩移動到階梯設置的地點。 石階3挖洞tw.youtube.com/watch?v=0h_2eY3xwOs ──你手上取得的石塊,永遠沒有固定的形狀,它總是不規則的立體。我們得學會欣賞它的優點,找到最適合浮出步道表面的一個平坦面,而把它奇形怪狀的其他面向埋入土裡,隱藏得當,就像選對衣服 ,蓋住過大或過小的屁股一樣,是門精彩的藝術。可以用目測仔細觀察,為它挖出一個合身的模子。 石階4測試,修正,再測試tw.youtube.com/watch?v=D0bgOxpJj7I ──泰德講解──必須不斷反覆地挖掘模子,然後把石塊搬起來「喬」到一個立面,置入挖好的洞裡 ,測試一下。我試做的結果:放不進去,挖太淺、要不就是底比較長的那端翹老高,調整半 天無效,於是又把石塊搬出來,繼續挖。這樣來回幾次,氣力已經耗盡,索性挖多一點,挖 深一些,結果,洞挖太大,石塊放下去站不直,會晃來晃去。 石階5夯實 tw.youtube.com/watch?v=U7zQRW0VwBM ──倘若挖得洞不合石頭大小,還得為了自己挖出的大洞,又得去挖出更多的石頭,彌補自己經驗 不足所犯的錯誤,在坡地上留下好幾個窟窿。我在縫隙間塞入許多石塊,不斷地再挖掘、調 整,最後用大槌子敲碎、敲密實,才終於讓石塊穩住。第三天我得再為它找兩邊固定的石塊 ,依照同樣的程序與之垂直嵌入地面,最後在階梯踏面回填碎石,與廢土、落葉。
 
39、 InstantLight塔可夫斯基拍立得攝影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出版日期:20080805
定價:480元 特價:88折, 422
塔可夫斯基在這本書裡,向我們展示了拍立得的最大潛能:他的影像,似乎在那一刻捕捉了永恆。「塔可夫斯基經常思考時光流逝之道,而這正是他想要的:停住時光,即便是以這些快速的拍立得影像……這些影像留給我們一種神祕而詩意的感受,一種與事物永別的哀傷。彷彿是安德烈想要盡快將自身的愉悅傳遞給他人。它們是拿來分享的事物,而不只是使他那停住時光的心願成真的方法。那感覺像是,深情的惜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於1979-1984年間,在俄國及義大利拍下這60張拍立得。這一系列拍攝精巧的生活小品讓我們看到,這位導演不單是
 
40、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3本不分售)
桐生操
出版日期:20080409
定價:599元 特價:88折, 527
★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3本不分售)包含:《令人顫慄的格林童畫》、《令人顫慄的格林童畫(2)》、《美麗城堡的禁忌傳說》 長髮公主其實是巫婆用來報復男人的性工具?糖果屋中除了吃人的巫婆,還有有什麼更血腥的秘密?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故事》、《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故事(2)》都是考據原著的最初版本編寫而成,還原了格林兄弟、安徒生等人的寫作初衷;讀者不但可以同時讀到七篇精彩故事不為人知的神秘原貌,在故事之後,作者還引用了學者們的精神、歷史分析角度,對童話的內涵與歷史背景做更深一層的探討,讓童話不再只是幼兒時代的床邊故事,而是讀來令人臉紅心跳、寒毛直豎的「另類童話」! 隨後作者再度出擊,發表《美麗城堡的禁忌傳說》,以中古世紀歐洲古堡為故事場景,並且根據當時歷史背景、主角心理狀態的考證與研究,加以改寫而成。文中分析這些殘酷人物的生長環境出發,並赤裸裸的呈現出欲望與道德的衝突,充分揭露人性邪惡的面紗。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格林童話對於所有人來說,是一種美麗的故事,也是浪漫的夢想。 人們總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像白雪公主一樣,在苦盡甘來之後,與自己心愛的王子共度幸福快樂的日子。 然而事實上,我們所熟知的美麗童話卻並非是它的原始面貌,最原始的童話其實充滿了人性的醜惡與貪婪。 這些與印象中童話故事大相逕庭的殘酷情節,早已在世界各國掀起一陣格林探討熱潮。 各種評論、重譯本、改寫本紛紛從心理學、社會學、性別差異等角度來分析、顛覆格林童話,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作者在參考過各家學者的不同分析之後,決定挖掘出「初版」《格林童話》之中的殘酷與現實,徹底解析深藏在童話故事裡的潛意識以及歷史背景,用新的解釋推出更為生動的《格林童話集》。 書中重新解析了六則「格林童話」,分別是「白雪公主」--女兒和生母之間的情愛糾葛;「灰姑娘」--母親留下的幸福之路;「青蛙王子」--改變女人心理的奇妙力量;「藍鬍子」--另一把禁忌的鑰匙;「睡美人」--讓公主沈睡的真正原因;「杜松樹」--傳統民間故事竟是這麼恐怖。 本書作者以其專業的歷史素養,透過對研究資料的了解,重新建構出格林童話的原始風貌。 於是,白雪公主變成一個驕傲自大、與父親有不倫之戀的女孩,青蛙王子與公主最後變成一對因生活問題而心生嫌隙的怨偶,藍鬍子交給妻子的鑰匙原來象徵著女人的貞操帶…諸如此類的情節,揭露了童話故事所蘊含的歷史背景與社會價值觀,更顛覆了傳統童話那如夢似幻般的荒謬劇情,不但還原了格林兄弟最原始的寫作初衷,也更加貼近真實的人性。 您認為這是還原原著也好,創新也罷,脫去美麗糖衣的格林童話,將能讓您以更豐富的思考角度以及想像空間,重新認識這本已成經典的「童話」,挖掘出它更迷人、更有趣的一面。 ● 日本書店排行榜冠軍書 ● 在日本銷售量突破250萬本 ● 日本各大傳媒競相報導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2)》: 趣味性更勝瘋狂熱賣的第一集! 這本延續童話顛覆風潮的《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書中收錄了三位風格迥異的作家所寫的七篇童話,包括:「長髮公主」、「漢索與葛麗泰(糖果屋)」、「三片葉子」等三篇格林童話,「布萊梅的樂隊」、「人魚公主」、「國王的新衣」等三篇安徒生童話,和王爾德最著名的作品「快樂王子」。 長髮公主其實是巫婆用來報復男人的性工具? 糖果屋中除了吃人的巫婆,還有有什麼更血腥的秘密? 這些故事都是考據原著的最初版本編寫而成,還原了格林兄弟、安徒生等人的寫作初衷;讀者不但可以同時讀到七篇精彩故事不為人知的神秘原貌,在故事之後,作者還引用了學者們的精神、歷史分析角度,對童話的內涵與歷史背景做更深一層的探討,讓童話不再只是幼兒時代的床邊故事,而是讀來令人臉紅心跳、寒毛直豎的「另類童話」! 日本最駭人的當紅話題引爆各界熱烈的迴響: ● 原來我們小時候看的格林童話是經過改寫的呀!原本的故事內容居然是這樣 殘酷又嚇人。 ● 美麗的童話外表下居然深藏如此驚人的內幕。 ● 不論是中古時代的德國,或者是當今的社會,人心依舊沒有改變。 ● 真有趣又令人愛不釋手!在一片恐怖氣氛中找到人性的真面目。 《美麗城堡的禁忌傳說》: 真實存在的殘酷事實,被慾望和瘋狂掌控的魔人群像! 本書收錄了十一個發生在中古世紀歐洲古堡內的故事,內容皆是以西洋史上的真實人物為主體,根據作者對當時歷史背景、主角心理狀態的考證與研究,加以改寫而成。 其中包括殺害140餘名少年的吉爾男爵、嗜殺成性的俄國沙皇伊凡四世、以少女鮮血沐浴以長保青春的伊莉莎白伯爵夫人、為了謀奪家產而毒殺親生父親的布藍維烈侯爵夫人、策動法國境內宗教戰爭的凱特琳王后,以及因私人恩怨而引發二十二年戰爭的兩位王后佛烈蒂和布琉諾……等等。 文中從分析這些殘酷人物的生長環境出發,並赤裸裸的呈現出欲望與道德的衝突,充分揭露人性邪惡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