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導讀一
鑑識是一門「跨領域」的整合型科學
文/李承龍博士(本書審定人、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協助警政外交擔任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
近年來,「鑑識科學」已開始引起大家的注目,隨著《名偵探柯南》、《福爾摩斯》、《CSI 犯罪現場》、《NCSI 重返犯罪現場》的走紅,個人二十多年來擔任刑警的鑑識工作與大學教書的經驗,深知很多人從小的憧憬就是希望和「柯南」一樣聰明,期待學習廣泛的鑑識科學和培養敏捷的推理能力,日後成為如「犯罪剋星」的「科學神探」。在「鑑識科學」影集中,看了鑑識專家利用科學方法保全現場、勘查現場、搜集證據,並分析跡證,重建犯罪現場,進而協助警方推理破案的精采情節,內心除了感佩與崇拜外,也幻想如何才能具備這些神奇的能力,搖身一變,化為劇中的主角。可惜市面上適合青年學子閱讀和學習的「鑑識科學」相關書籍欠缺,沒機會窺探CSI 鑑識科技的奧祕,大多數無法圓夢,這是眾多青年學子內心的缺憾。此時接到《鑑識科學好好玩》即將出版的邀約推薦,對個人而言,深知此書對熱中追求鑑識科學的青年學子而言,正如久旱逢甘霖!
「鑑識科學」領域廣泛,涵蓋了化學、物理、生物、工程、資訊、醫學、藥學、環境、社會、犯罪、心理和法律等學科,而實務上更細分為法醫、現場勘查、現場重建、槍彈比對、藥毒物分析、指紋鑑定、文書鑑定、DNA 鑑定、測謊、聲紋等不同專業,是一門「跨領域」的整合型學科,善用鑑識科技可使重大案件水落石出,讓含冤者得以沉冤昭雪。拿到這本書的初稿,愛不釋手,深知此書對於有志從事鑑識科學的青年學子,是一本很棒的啟蒙書,針對下面常見的鑑識科學提問,均有令人滿意的解答:
「你曾經想過如何培養觀察力和創造性思考?如何保全犯罪現場?如何訊問證人、跟蹤嫌犯?如何調查遺落在犯罪現場的物品?如何採集、分類和分析指紋?如何辨識唇印、聲紋?如何採集毛髮、纖維?如何製作印痕的模型?如何辨識工具痕跡?如何透過分析一顆子彈就可以找到槍枝的主人?如何用化學方法分析神祕的粉末證物?面對神祕物質、可疑血液、墨水,該如何鑑識?如何鑑識燒毀的文件?如何鑑識齒痕?如何從骨頭辨識性別和身高?如何利用DNA 鑑定?如何鑑定微生物、種子、孢子、塵土?屍體內的浮游生物代表什麼含意?現場物品和屍體的溫度有何意義?屍體腐敗情形隱藏什麼祕密?現場的文書跡證如何追蹤?如何分析文件來協助破案?紙上的凹痕可找到什麼證據?如何從事筆跡分析?如何鑑識偽鈔的真假?」
以上這些疑惑,均可在本書中,一一獲得驗證和解答,書中不僅具有簡易的鑑識科學基礎理論的介紹,更難得的是──它將鑑識科學結合簡便的實驗方式,幾乎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即可完成書中各項實作的任務,更是本書最大的特色。從實做中學習更能加深印象,讓學習成果事半功倍。經由本書,大家可對於鑑識科學這塊神祕的領域具有基本的認識,並學習到下面的觀念:
一、對於觀察、偵查和鑑識科學,有了基本的認知與了解。
二、對於物理鑑識、化學鑑識與生物鑑識有基本的概念。
三、對於犯罪偵查、詢問證人、跟蹤嫌犯和犯罪現場有了初步的認識。
四、對於如何採集指紋、毛髮等現場跡證有初步的理解。
五、開啟同學對於鑑識科學的好奇心與熱情。
六、了解科學辦案的理念與其重要性。
這是國內首次將「鑑識科學」的專業,利用淺顯的文字搭配圖案說明,將原本艱深難懂的知識,轉化成青少年容易學習吸收的教材。「鑑識科學」是青年學子最喜愛的熱門課題之一,這不僅是跨領域的自然科學,也是人文科學的一環,尤其在目前討論司法改革、強調科學辦案的議題下,更是社會大眾應學習的重要科目。類似這些與大眾生活相關的鑑識科學的議題,個人曾在清華大學、臺灣大學、交通大學等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外,也多次舉辦青少年的科學神探營隊活動,本書的出版在未來的鑑識科學推廣教育中,必占有關鍵的一席之地,本人樂於推薦,更期待未來有更多更優秀的青年學子加入鑑識科學的行列。
導讀文二
一同體驗當偵探的樂趣!
文/鄭志鵬(小p老師的理化遊戲房版主、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教師)
我們這個世代的臺灣人可能曾經都有個共同的偶像,就是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先生。他是真實世界裡的偵探,有時候聽他談論刑事鑑識的故事,如何觀察到別人忽略的訊息,抽絲剝繭,提出有力的關鍵證據,常常令人拍案叫絕,讚嘆不已。除了李昌鈺先生,另一個我們很喜愛的名偵探,就是柯南.道爾先生所寫的角色──福爾摩斯。沒錯!柯南.道爾其實就是青山剛昌先生最有名的作品《名偵探柯南》裡面,主角「柯南」名字的來源。福爾摩斯在小說中,也是展現了超人的觀察力、推理能力和科學技術。
他最厲害的表演,就是在第一次見到委託人的時候,憑藉許多蛛絲馬跡,像是指甲上面的汙垢、形狀;褲子上面沾到的一些白色粉末;大拇指某種形狀的變形特徵;身上的穿著、首飾等等,就把委託人的身分、來歷統統掌握得一清二楚。並且還說「這很簡單啊」這種氣死他的助手華生的話。不管是小說世界裡面的福爾摩斯,漫畫世界裡面的柯南,還是真實世界裡面的李昌鈺先生,都不約而同的展現了「仔細觀察」、「比較差異」、「做出假設」、「仔細求證」的功夫。他們的知識廣博,因此能看出許多訊息的門道。他們也都掌握獲取物件資料的技術,例如辨認齒痕、衣物纖維、人類或動物毛髮等等。在解謎的過程中,掌握愈多的技術工具,就愈能讓證據現形。
不管是看了李昌鈺先生的辦案經歷,或是看了小說、漫畫,都讓我們躍躍欲試,想成為一個日常生活裡面的偵探,看出別人看不到的、發現別人沒發現的事物。雖然不見得要去偵辦案件,但是能夠練習敏銳的觀察、比對,學習認識人身上各種不同的特徵,仔細的關注身邊許多事物,常常會有超級有趣的發現。或許這些發現可以讓你成為一個偵探,更可能讓你發現許多生活中從沒看過、想過的新天地,讓你產生許多新的疑惑,對這世界產生更多好奇。
這本書的最開始,是教你如何「觀察」。觀察不只是「看」,看過小說或漫畫的人就知道,許多人就是有「看」沒有「到」。為什麼同一個人在福爾摩斯和華生面前,兩個人讀到的資訊量就是天差地遠?觀察力是需要訓練的,這本書的第一課,就是教你如何觀察,共分為五個實驗。裡面教導了一些觀察的技巧,可以好好練習。
第二、三、四課,則是分別關於「物理」、「化學」與「生物」的技巧。學會這些技巧,不只可以讓你成為小偵探,同時也學習了許多物理、化學與生物相關的知識和實驗技術。仔細的閱讀書裡面的指導,依照指示操作實驗,可以從過程中學到許多自然現象的科學原理。相信你在過程中,可以對自然現象有更深刻的觀察,也會產生更多的疑問。有些問題可以查網路看看有沒有答案,有些可以問老師或父母,而有些問題就真的值得花時間鑽研,成為一個小學或中學階段可以進行的專題研究。
第五課是屬於「文件」的鑑識。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聽過筆跡的比對,經由筆跡的比對,可以知道某一個字是誰寫的,就可能可以作為證據。第五課談論了許多「閱讀」筆跡的方式。有時候無法得到書寫的文件,但可以從書寫文件時墊在下方的紙張留下的痕跡找到資訊。最後一個實驗,大家可能也很有興趣,就是「偽鈔」的辨識,提供了許多偽鈔的特徵。下次拿到鈔票的時候,可以逐一檢視看看,一定很有趣。
《鑑識科學好好玩》這本書,提供了許多鑑識的技法,讓你可以學習並體驗一下當偵探的樂趣。如果工藤新一是你的偶像,或者你像我一樣崇拜福爾摩斯的話,可以試著照著書裡面的教學,一步一步的學習當偵探的技術。如果你喜歡自然科學,也可以從裡面學習各種提升觀察力的技巧,以及許多科學實驗的技術。提升了觀察敏銳度和技術,可以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世界,相信讀完、學完,會很有收穫。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