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戰後台灣的光與影 (二手書)

作者:李永熾
出版日期:2022-01-10
出版社:允晨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二戰後迄今己近八十年,在這將近八十年中,台灣經歷了相當激烈的變化。台灣因是日本殖民地,在日本戰敗後,為盟軍所接收,而代盟軍接收的則是在國內外都不得人望的蔣介石集團;偏偏在中國內戰中,蔣介石領導的政府兵 ...

克蘇魯事件簿(1):福爾摩斯與沙德維爾暗影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2-02-23
出版社:堡壘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福爾摩斯+克蘇魯神話偵探推理與古典宇宙恐怖完美融合邏輯演繹與混沌瘋狂的正面衝突是時候,把福爾摩斯真正辦過的案子公諸於世了!——華生。譚光磊(奇幻文學評論者)、龍貓大王通信(影評)、冬陽(推理評論人)、 ...

X機器人戰隊(7):裝甲小丑

出版日期:2018-11-28
出版社:大邑文化
X機器人戰隊出動! 透過最酷炫的科學知識,為你揭開機器人的奧祕!勇闖神祕古城,一拳擊破裝神弄鬼!在魔裝之刃宣戰後,摩根艦長為了強化重機戰隊的戰力,派小宇等人前往寂靜之森,尋找八鐵騎元老──羅奇的行蹤。 ...

編輯的創新與創業:日台韓越泰61個編輯創意團隊的實戰經驗

出版日期:2022-06-02
▍ 編輯的守備範圍有多廣? 不單是製作書籍、雜誌或網站,有越來越多的編輯更是開始從事開店、規劃活動等超出「編輯」範疇的行動。他們的目的也變得更加包羅萬象,囊括振興地域的宣傳活動,以至打造全新社群。 ★ ...

拾影竹東.李增昌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2-01-30
二手書交易資訊
凝鍊的影像,深度的解讀照見不同時代地域的客庄生活風貌對出生於新竹竹東的攝影家李增昌(1927-)來說,從50多年前第一次按下快門,每天打開自家雜貨店門,映入眼簾的即是以122縣道往外延伸的「公路電影」 ...

蘇美島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5-11-01
出版社:奧德賽
二手書交易資訊
蘇美島是泰國的第三大島,也是歐美人士最愛的亞洲小島,曾被富比士雜誌選為全球最性感的島嶼之一。250平方公里的面積、大小適中,未經過度的觀光開發,所以仍保留不少天然的面貌。跨出飯店門口,即是連綿不絕的白 ...

現代畜牧業生態化迴圈發展研究

出版日期:2021-01-01
本書在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基礎上, 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畜牧業發展面臨的威脅,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構建適合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化迴圈發展對策。. ...

我的第一本經典英文100童詩(修訂版)

出版日期:2020-04-23
英文童詩可讓孩子以輕鬆好玩的方式,學習英語單字、句型和正確的發音、音調,促進孩子學英語的興趣。透過童詩,孩子還可以了解甚麼是押韻、節奏、古語與俚語,童詩也包含了很多寶貴的歷史和文化知識,豐富孩子的內涵 ...

北非疊影 (二手書)

作者:李欣頻
出版日期:2005-12-26
二手書交易資訊
李欣頻的《北非疊影》一書囊括了摩洛哥與埃及,要你一次感受兩國的神秘色彩。  《北非疊影》書中其一地點摩洛哥,它不是那個有蒙地卡羅F1賽車賽的地方,更不是那個 HERMES特地為Grace Kelly王 ...

北非疊影 (二手書贈品)

作者:李欣頻
出版日期:2005-12-26
二手書贈品
. ...

我的觀影自傳 (二手書)

作者:李歐梵
出版日期:2010-06-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烏石帆影 (二手書)

作者:李榮春
出版日期:1998-07-30
出版社: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湮沒八十年的台灣文壇遺珠──李榮春短篇小說集李榮春,一生性命盡付文學,默默在宜蘭從事創作的老作家。隨著他的作品重新出土,企盼能在文壇尋回應有的尊榮地位。彭瑞金說,李榮春作品呈現出「孤獨」的文學本質,但 ...

媽媽的背影 (電子書)

作者:李光福
出版日期:2016-01-01
麗娟從小沒有媽媽、爸爸去世,和奶奶以種荔枝相依為命。母親節前夕,老師要同學畫「我的媽媽」參加全鄉畫圖比賽,麗娟沒看過媽媽,畫不出來,只好向奶奶打聽媽媽的長相,奶奶卻很生氣,絕口不提媽媽。麗娟只好絞盡腦 ...

媽媽的背影

作者:李光福
出版日期:2016-01-01
麗娟從小沒有媽媽、爸爸去世,和奶奶以種荔枝相依為命。母親節前夕,老師要同學畫「我的媽媽」參加全鄉畫圖比賽,麗娟沒看過媽媽,畫不出來,只好向奶奶打聽媽媽的長相,奶奶卻很生氣,絕口不提媽媽。麗娟只好絞盡腦 ...

時光之輪4:闇影漸起(上) (二手書)

作者:李鐳
出版日期:2004-09-01
出版社:奇幻基地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