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戀家的人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出版日期:2024-04-30
讓人熱血沸騰的書!這是巴奈的生命故事也是許多原住民族生活和歷史的縮影專文推薦李雪莉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營運長兼總主筆洪廣冀 台灣大學地理資源環境學系副教授馬世芳 作家、廣播人熱血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

技術與社會理論

出版日期:2023-02-08
STS×社會理論,迸出哪些新滋味?眾多技術物案例,捕捉社會與「非人類」的交引纏繞人類世時代必讀的科際研究入門書「人性始於物。」──賽荷(Michel Serres)「若是物質性、人造的世界不存在……我 ...

高中生小論文一點通:社會領域[高中生撰寫小論文工具書]

出版日期:2024-01-18
  【108學年度起,四技二專甄選入學二階備審資料必採「專題製作學習成果」!】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採計「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者高達8成!】  ──人人都在寫小論文,你還在等什麼?  0 ...

孤獨的博學者:賽荷,船夫之子,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漫遊,意外成為人類世思想的領航員──與「網絡理論家」拉圖的五場對談

出版日期:2024-02-29
預見人類世與手機世代引進混沌理論、資訊理論與生態論述的跨領域先知賽荷如何掀起人文思想界的革命?最會「說故事」的法蘭西院士Michel Serres與「科技與社會研究」宗師、台北雙年展策展人Bruno ...

培養自主力,讓孩子從拖拉變積極: 從學業、情緒、行為、語言、動作到社會發展,有效協助0~15歲孩子掌握6大領域自主性!

出版日期:2024-05-03
出版社:大好書屋
──AMAZON網路書店5星好評──第一本全方位培養兒童自主性的圖解之書!法國神經兒科發展中心創辦人、神經心理學醫師,集結兒童發展、心理學、教養等專業領域工具,有效培養語言、動作、情緒、行為、學業與社 ...

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

作者:李淑珍
出版日期:2013-10-18
在西化、現代化、全球化的衝擊下,華人如何奮鬥掙扎,在公私領域裡安身立命? 從思想史的角度切入,就家族倫理、宗教信仰、美學思想、政治理念、文化衝擊、自我認同等面向,析論梁啟超、李叔同、林語堂、徐復觀等民 ...

後殖民的人類世:生命的展演政治

作者:張君玫
出版日期:2023-02-08
「後殖民系列」第三部以界線問題和分子轉向為核心命題探討跨領域的生態纏繞和展演能動力身處全球疫情時代,我們進入了什麼樣的新紀元?到了這個世紀,或許我們正面對一個「病毒的行星」某種意義上,現處的時代可以說 ...

社會學習領域概論

作者:李麗日等
出版日期:2012-01-19
社會學習領域概論是有心擔任中小學教師的師資培育生,在修習完基礎教育課程後,必須進一步精熟的基礎社會科學課程;它也是現職國中小教師要教好

社會領域

課程須具備的入門書籍。  本教科書知識內涵之取材範圍,主要 ...

科技社會人(3):跨領域新驛路

出版日期:2018-01-05
人類與科技可以和平共處嗎?性愛機器人即將成為人類伴侶?雞蛋「一次性包材」政策是進步還是落後?高雄氣爆是工程錯誤還是人為疏失?現代化的社會離不開科技,也勢必得承擔所產生的後果。在本系列叢書邁向第三集之際 ...

高教創新NO.46 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制定領域標竿計畫 提升人社領域研究量能

出版日期:2022-09-01
出版社:教育部
高教創新NO.46 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制定領域標竿計畫 提升人社領域研究量能. ...

溫美玉社會趴:從知識領域到跨科整合,素養教學輕鬆上手 !

出版日期:2018-06-25
全台最大教師自主成立的專業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立者溫美玉,教你如何跳出框架,打造更實用、生活化的「社會科教學」!多問一個問題,多講一個方法,多做一個活動,從既有課程出發,素養教學不必勞 ...

孩子的第一套跨領域主題百科:我是知識家III(理化+生命+科技+社會)

出版日期:2019-10-04
出版社:未來出版
系列特色‧橫向整合《未來少年》1-100期精華‧扣合108課綱學習,縱向深入不同領域‧涵蓋人文、生物、地球科學,跨領域學習素養力‧結合生活內容,學習變得更有趣為什麼要讀這套書?‧深入專業領域,讓學習更 ...

領域

出版日期:2017-02-07
群學「概念書房」第四部!簡單地看,領域就是那麼一條線靜靜地躺在那裡,好像生來就該如此,區分裡外並生成秩序。但如果我們想,這條線是誰劃的?……這條線就動了起來。權力的交織讓這個世界產生了數不盡有形無形、 ...

藝術與公共領域: 藝術進入社區

作者:吳瑪俐
出版日期:2007-10-16
這些年在台灣,藝術進入社區不管以社區營造、藝術造街、藝術村、藝術節或以公共藝術為名,已累積許多案例,並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面向。居民/藝術家如何互為主體?透過藝術的地方塑造,反映的是誰的文化?庶民聲音如何 ...

文化超開展:共振臺灣公共領域

作者:吳介祥
出版日期:2022-10-13
「文化」會隨機表徵價值、突顯傾向,並容納各方論述所帶來的形塑或改變。本書以「公共領域」為定位,從最開放的議題範疇出發,凝聚「文化公共領域」的特質,並開啟嶄新的論述切點,不僅有作者們在專業領域的長期投注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