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我不做英雄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AI五十強高效人生抵抗行動房慧真

成為一個新人: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11-27
出版社:衛城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對於重大精神疾病事件之深度追蹤報導完整圖文集結一本不一樣的精神疾病議題書籍透過偶發的社會事件切入,展開理解,深化議題,並促進社會各界之對話當我們討論精神疾病,我們討論的是什麼?「光 ...

思維導圖︰有意識地思考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0-03-05
二手書交易資訊
聰明學思考!別再落入假資訊與詐騙陷阱捕捉想法,換個角度看世界歐美學校都在用的學習力訓練新加坡、紐西蘭甚至列為小學必修科目思維導圖用在哪裡?用於閱讀 用於寫作用於英語用於數學用於歷史用於科學用於記憶用 ...

世紀之疫:揭開COVID-19下,人性、病毒、新世界的深度紀實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0-12-03
出版社:商周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歡迎收聽《讀冊過生活》節目,第013集 【訪《世紀之疫》作者楊惠君】「TAAZE廊」-NO.26 張天立專訪《世紀之疫》作者:楊惠君★非營利深度媒體《報導者》年度重磅專題★最具歷史縱深X全球格局的完整 ...

隱形的吶喊:犯罪被害人心內話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6-02-28
二手書交易資訊
犯罪被害人家屬及加害人親友訪談,共十個故事;國內、外犯罪被害人保護機制介紹,及相關資源與延伸閱讀。. ...

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5-10-19
出版社:公共冊所
二手書交易資訊
以叛民之眼,探尋被掩蓋的城市歷史;帶著旅人之心,親身踏查城市的繁複脈絡,一瞥炫目地景背後,持續發散微光的反叛靈魂。臺北歷經各種政權的治理、各式資本力量的開發,以及各樣體制的形塑,在多重紋理下造就今日的 ...

給青年律師的信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6-09-04
二手書交易資訊
很多律師從未在正義與邪惡中做出明確的抉擇。略過哈姆雷特裡「生存還是死亡?」的辨證思考,他們向社會已普遍接受的權貴腐敗接近。常常在體認自己太接近時——有時候一直沒有發覺——已經深陷腐敗,無法挽回。亞倫• ...

自滿年代 (二手書)

作者:楊麗君
出版日期:1992-1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飲食與愛情 (二手書)

作者:楊惠君
出版日期:2004-06-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作者傑克‧顧迪對西方史學家、社會學家經常以東西方二分法這種粗糙區分方式探討問題,並對過度被吹捧的西方獨特性等提出強烈的質疑。在西方古典主義、封建主義、啟蒙時代、工業革命、資本主義這脈絡的一路發展中,西 ...

妓女史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4-08-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窺探妓女生存之道、揭開妓女生活全貌欣賞妓女藝術才情、同情妓女心酸命運 本書追溯妓女的發展緣起、詳述妓女的日常生活,以及妓院的風花雪月、規矩禁忌,揭開妓女的神祕面紗。對妓女的接客方式及手腕技巧、妓 ...

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6-11-01
出版社:豐饒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共收錄16篇論文,為2014年「航行與定錨: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後修訂之論文集結。本書包含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

臺灣的民主生機:治理能力、政策網絡與社區參與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7-12-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以臺灣的社區治理為探討主軸,輔以非營利組織、地方治理以及國外治理個案比較等研究,充分體現臺灣公民社會及地方治理實踐的現況。社區作為人民自治最基礎的單位,是公民社會組成的一環,也是培養公民及共同體意 ...

給青年行動者的信 (二手書)

作者:Todd Gitlin
二手書交易資訊
行動者秉持著正確的精神盡力而為。錯誤的動機不只會腐化和出賣你,更可能帶來不良的後果,而責任、愛、冒險,就是三個崇高的動機。行動主義是一種孤注一擲,但不是擲入空虛之中。行動者的目標是改善現狀,而不是救贖 ...

電訊傳播CEO的經營策略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04-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吳思華 政大校長鍾蔚文 政大傳播學院院長盧希鵬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楊仁烽 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執行長陳清河 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別蓮蒂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陳春龍 政大商學院副院長范陽松 ...

中國大陸行政法的革命:契約理念的確立及其展開-學術專論 (二手書)

作者:楊解君
出版日期:2009-04-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文化與產經的對話戀戀後龍溪論文集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8-04-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後龍溪流域是研究族群關係的重要場域,除了有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客家族群之外,還有原住民和閩南人,不同的族群除了居住區位不同之外,語言、文化、經濟活動特質也有所差異,但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卻相當頻繁,長期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