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和我一樣,一眼瞥見本期的封面,就被它潮溼氤氳的氛圍所吸引:雨水模糊了窗玻璃,德昂解放軍年輕的臉孔變得毫不真實,一如,戰爭的本質。
關於緬甸,不管是它在軍政府專制時期或之後,《經典》都曾透過多方管道,深入報導這個中南半島上富庶卻多災多難的國家。從〈滇緬公路〉、〈泰緬邊境〉、〈納吉斯風災〉、〈馬來西亞的緬甸難民〉……一直到〈羅興亞無止境的漂流〉,不變的是,大小戰役,不間斷的苦難,仍然籠罩著佛國的邊境。
視線回到台灣,大選過後,在慶幸我們再次攜手並肩,深化了台灣民主體質的同時,同一塊土地上,其他同等珍貴的價值,也等著我們以一樣的決心,繼續努力落實。
在這期的【減法時代】裡,由撰述佳珍所執筆的〈廢棄物重生記〉就是其一。過去,或許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對於「再生」一事,始終存有一絲不好說的疑慮。原因之一是,再生的過程不會因為它是再生,就少了水或電的消耗,或是能達到零汙染,所以,如果實情如此,那會不會所有的努力,只是「解決了這個問題,卻製造了那個問題?」
但在看完佳珍一連串的採訪後,我們發現,如果減少消費的無欲境界是零,現狀是一百,從一百到零的道路固然遙遠,也無法一蹴可及,但新的技術、新的發明,卻能慢慢拉近兩者的距離。
以報導中的大愛感恩科技為例,紡織業向來被視為「汙染大戶」(染一公斤的布需耗費一百公斤起跳的水,排放廢水會造成汙染),但大愛感恩科技透過改過製造,避免染色造成用水浪費及汙染;強調「零廢棄時尚」的服飾品牌Story Wear,則以來自舊衣回收站、民眾及企業所捐贈的衣物為原料,在設計、打版後,交給在地的裁縫師製作,不只衣服本身很環保,也形成所謂的「循環經濟」,讓環保因為進入市場體系,得以不斷運作下去。
最後,由文稿召集人美玲所寫的【人樹之間】〈愛木者言〉,透過好幾位木作老師、學生、設計者、使用者等的分享,帶領我們走進溫情款款的木造世界。相較於現今多以塑膠、水泥、鋼筋等材料構築的空間、器具,木頭的質樸、溫暖,甚至是環保,著實讓人對它懷念特別多。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不知道有多少讀者和我一樣,一眼瞥見本期的封面,就被它潮溼氤氳的氛圍所吸引:雨水模糊了窗玻璃,德昂解放軍年輕的臉孔變得毫不真實,一如,戰爭的本質。
關於緬甸,不管是它在軍政府專制時期或之後,《經典》都曾透過多方管道,深入報導這個中南半島上富庶卻多災多難的國家。從〈滇緬公路〉、〈泰緬邊境〉、〈納吉斯風災〉、〈馬來西亞的緬甸難民〉……一直到〈羅興亞無止境的漂流〉,不變的是,大小戰役,不間斷的苦難,仍然籠罩著佛國的邊境。
視線回到台灣,大選過後,在慶幸我們再次攜手並肩,深化了台灣...
目錄
【特別報導】
大標:緬甸
小標:和平之難
撰文‧攝影/ Brennan OˋConnor
34
雨點打在車窗玻璃,模糊了車後解放軍的臉孔。簽署了停火協議,他們仍然組成北方聯盟。為了平等,也為了家鄉,持續對緬甸軍隊作戰。
【人樹之間】
大標:愛木者言
小標:重回美好的木藝時代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56
台南謝宅主人謝小五坐在檜木製作的老沙發。過去木料是隨手可得又環保的材質,溫潤的木器療癒人心,也引人懷想起昔日的簡樸生活、歲月靜好。
【減法時代】
大標:廢棄物重生記
小標:再生資源高值化
撰文/吳佳珍
攝影/安培淂
80
寶特瓶製成塑膠粒後抽紗為織品,是最為人所知的回收再利用。隨著產業升級、國際規範改變,再生資源只要放對位置,廢棄物也有重回循環的機會。
【探索世界】
大標:瑪佩洛海洋公園
小標:逆境求存的哥倫比亞瑰寶
撰文/Alexie Valois
攝影/Olivier Borde
94
瑪佩洛的守護者貝甦多,與一隻石斑魚大玩泡泡樂。這片享譽全球的潛水天堂,吸引漁夫不顧禁令,大肆捕撈。巡防人員日夜偵查,不敢掉以輕心。
【深入現場】
大標:獅子山
小標:從遍地礦產到滿城貧民窟
撰文/趙德瑤
106
住在通波地區貧民窟內的一戶尋常百姓家,一家五口生計就靠打零工維持。這是獅子山一般家庭的普遍現象,最能反映出獅子山國民的生活困境。
【探索世界】
大標:永恆不再
小標:消失中的維多利亞湖
撰文.攝影/ Frédéric Noy
122
撐篙行船,水草阻礙,失衡的生態像過猛的掠奪。濫捕濫伐、湖岸淤積、溫室效應、藻類叢生、各種汙染甚至導致湖泊乾涸。
【經典書摘】
大標:回家
文‧圖/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140
每年,有千千萬萬慈濟人,如候鳥般克服重重困難,只為返心靈故鄉。
【本期封面】
攝影/ Brennan OˋConnor。
豆大的雨點落在車窗,模糊了原本透明清晰的玻璃,雨痕像淚痕,「民主」似乎是虛無縹緲的想望。二○○八年公投的《緬甸憲法》,換湯不換藥地保留軍事獨裁的爭議,對待少數民族仍然武力侵犯,無談判,不妥協。而少數民族訴求的獨立,僅是想要返回家鄉,種自己的田。不平等的和平造成緬甸的戰火苦難,實現真正的和平愈顯困難。
4 【編者的話】撰文/陳世慧
18【經典人生】慈悲利他心無畏 撰文/釋證嚴
22【經典札記】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撰文/王思熙
26【杏林筆記】歲末沉思 撰文/賴其萬
28【科學手記】新世代的科學思維變局 撰文/江才健
【特別報導】
大標:緬甸
小標:和平之難
撰文‧攝影/ Brennan OˋConnor
34
雨點打在車窗玻璃,模糊了車後解放軍的臉孔。簽署了停火協議,他們仍然組成北方聯盟。為了平等,也為了家鄉,持續對緬甸軍隊作戰。
【人樹之間】
大標:愛木者言
小標:重回美好的木藝時代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56
台南謝宅主人謝小五坐在檜木製作的老沙發。過去木料是隨手可得又環保的材質,溫潤的木器療癒人心,也引人懷想起昔日的簡樸生活、歲月靜好。
【減法時代】
大標:廢棄物重生記
小標:再生資源高值化
撰文/吳佳珍
攝影/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