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
場外調度:詞語的肉身 ■ 企畫|林欣怡
過場:尋找詞語的肉身 ■ 林欣怡
劇本:銀幕記憶 ■ 林欣怡
重演過去,預演未來──關於《碧街事變》■ 小西
文化行動的入徑──從《回到里山》到「返鄉的進擊」■ 鍾喬
尋找亞洲的身體──鍾喬的劇場行動 ■ 整理│編輯部
ZOMIA,不受治理的藝術──現代國家與資本之外的安那其帳篷場 ■ 龔卓軍
重新發明中國──帳篷戲劇在北京的行動 ■ 孫柏
封閉空間中的異化身體──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 整理|編輯部
事件、民眾、遂行性──閱讀王墨林的筆記 ■ 吳思鋒
● 紙上劇場
《南風—證言劇場》(2016)■ 鍾喬
《軍史館殺人事件》(2004)■ 王墨林
一齣酬神戲的戲裡戲外 ■ 許家維
《安慰工業區》後記 ■ 林洪順 ■ 譯|李貞儀
● 街頭
劇作、掌聲與子彈:薩夫達.哈許米的街頭劇場 ■ 尤金.范.厄文 ■ 譯|蔡文晟
莎瑪1989-2009:自由化公共領域中的人文藝術 ■ 艾瑞德姆.杜塔 ■ 譯|于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