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診觸發到病毒研究,見微知著的醫師科學家
一生致力於細菌與病毒、毒物及癌症的免疫研究,
帶領團隊突破無藥可醫的困境,找出超級細菌的剋星噬菌體。
駕御病毒,以溶瘤病毒對治頑固癌症,
研發登革熱、恙蟲病、狂犬病毒及治鎖鏈蛇毒的單株抗體,
撥開病毒與毒物的謎團,尋找救命的關鍵鑰匙。
病毒最早是人類看不見的致命敵人,如今可能是唯一能對抗超級細菌的強大武器;也可能是對治頑固癌症的免疫功臣。
陳立光教授是臺灣醫界極少數,已取得免疫學研究所哲學博士學位,才從醫學教育與研究領域回到臨床接受住院醫院訓練成為急診醫師,在臨床、教育、研究三方面同步前進,並不斷自我超越、創新研發的頂尖醫師科學家。致力於研發出難治病症的解藥,包括單株抗體、幹細胞、病毒等生物製藥,實踐身為醫師科學家守護生命、守護健康的許諾。
一生與病毒為伍的陳立光醫師,認為有些病毒可妥善運用為治病良方,只要人類放下偏見,重新客觀看待病毒,學習如何與病毒和平共處互利,或許以病毒入藥就是治療疾病、延長人類壽命的契機所在。
【本書章節重點】
.卷一、噬菌體──已研發出非常多能夠吞噬超級細菌的噬菌體組合。現有醫療環境因抗生素過度濫用而出現了超級細菌,每個來到醫院的人都有可能受感染,尤其是免疫系統不佳的病人,可說是無藥可醫,所以投入這項研究,噬菌體是治療超級細菌感染有效的解藥之一。
.卷二、溶瘤病毒療法──是將病毒改造成對抗癌細胞的利器,破壞分解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組織,亦是癌症免疫治療的新利器。
.卷三、冠狀病毒家族──從2003年到現在一直持續擁有各種冠狀病毒,也正在進行新冠病毒類疫苗、解藥的實驗。
.卷四是日常會碰到的諾羅病毒、登革熱病毒──諾羅病毒因毒性很弱,即使感染,靠身體先天性免疫功能約幾天能自行康復,而對於諾羅病毒的研究成績是定序了全臺灣第一株諾羅病毒;至於登革熱病毒,已製作出診斷及治療用的單株抗體。
.卷五的恙蟲病、鎖鏈蛇毒、狂犬病毒──是作者在急診室遇到而引發研究主題,也是花東地區特有的疾病,皆已研發產製出診斷及治療用的單株抗體。
★本書作者四度獲頒國家新創獎之「噬菌體研究」臨床新創獎
★ 2016年經理人月刊「社會公益創新類」年度Super MVP
【專業推薦】
■林俊龍(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暨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作者簡介:
陳立光
陳立光教授是臺灣醫界極少數,已取得免疫學研究所哲學博士學位,才從醫學教育與研究領域回到臨床接受住院醫院訓練成為急診醫師,在臨床、教育、研究三方面同步前進,並不斷自我超越、創新研發的頂尖醫師科學家。致力於研發出難治病症的解藥,包括單株抗體、幹細胞、病毒等生物製藥,實踐身為醫師科學家守護生命、守護健康的許諾。
◆獲頒榮譽
■2016、2020、2021、2022年四度榮獲國家新創獎之「噬菌體研究」臨床新創獎
■2016年經理人月刊社會公益創新類年度Super MVP
◆現任: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臨床病理部主任
慈濟大學醫學院教授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上海復旦大學噬菌體研究所副所長
◆學歷:
國防醫學院醫學士
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碩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免疫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生
法國巴黎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博士
中研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西奈山醫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賓州大學臨床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經歷:
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實驗診斷科主任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教研副院長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毒物科主任、臨床病理科主任
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免疫組長
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教授
◆專長領域:
基礎醫學、急診醫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
(專精於細菌與病毒、毒物的免疫研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1
見微知著的醫師科學家 化病毒為解藥
林俊龍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暨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陳立光教授是臺灣醫界極少數,已經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才從醫學教育與研究領域回到臨床接受住院醫院訓練成為急診醫師,在臨床、教育、研究三方面同步前進,並不斷自我超越、創新研發的非常頂尖的醫師科學家。
身兼多職的陳立光教授,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成為急診專科醫師,因此特別研究影響東臺灣民眾生命與健康的蛇毒、恙蟲病,研發出鎖鏈蛇毒血清、立克次體單株抗體等;他為東臺灣創立了國家等級的 P3 病毒實驗室,SARS、狂犬病毒等等高毒性的病毒株,都是他甘冒生命危險親自取;他也帶著研究生去臭水溝撈出能夠對治超級細菌的噬菌體⋯⋯
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細菌就是超級細菌,一旦造成感染,是醫療團隊很難處理的問題,嚴重時更可能會帶走病人的生命。對於鮑氏不動桿菌、綠膿桿菌及腸道桿菌這三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最危急的第一級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陳立光教授的實驗團隊研究找出可以吃掉這三種超級細菌的噬菌體,並研發出噬菌體清潔劑,運用於防範院內感染措施,成效顯著。陳教授簡單說:「噬菌體就像是針對細菌的標靶藥物。」在 2015 年的八仙塵爆意外事件,臺北慈濟醫院收治許多燒燙傷患者,陳教授當時就前往協助,運用噬菌體環境清潔劑有效阻止傷患因感染超級細菌而病情惡化的情況發生。陳立光教授主持的病毒實驗室儲存了全世界最多、約五百株的噬菌體,可以對抗目前被發現的絕
大多數超級細菌。陳教授也因此獲得國家新創獎的臨床新創獎,及《經理人月刊》頒發社會公益創新類的年度 Super MVP 獎項。
在醫學與研究的路上,陳立光教授致力於研發出難治病症的解藥,包括單株抗體、幹細胞、病毒等的生物製藥,陳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走在生物製藥的尖端,可說是精準醫療的先鋒。
陳教授秉持證嚴上人常提醒醫療人員的「救人不能等」,他說自己是「與毒有約,不能等」,期待管理生物藥劑產品的法規早日通過,讓生物藥劑早日合法化,搶救危急重症病人的生命與健康。
二十多年來,直到現在,陳立光教授始終如一的穿梭在急診室、病毒實驗室、病房、教室等等各種不同的空間,實踐身為醫師科學家守護生命、守護健康的許諾。
病毒、細菌與毒物的世界,透過陳立光教授的敘述,將複雜的作用機制變得淺顯易懂,一般民眾得以理解,不需畏懼,甚至可以化「毒」為「解」,研發出對治癌症重病的解藥;從書中也得以簡要了解陳立光教授的生平故事,人格特質養成的過程,足為後輩醫學新人的典範;欣見《新書書名》出版,樂為之序,誠心推薦給各位讀者,感恩。
專文推薦 2
一起研發救命新藥的先驅夥伴
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全球的疫情,從 2019 年底到現在才看到接近尾聲的跡象。
回想起 2003 年初,臺灣爆發 SARS 疫情,我到花蓮慈濟醫院接任院長才一年多,就面臨這個嚴峻的防疫考驗,那時病毒實驗室的陳立光教授就是我們醫院堅強的後盾,比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SARS 疫情在短時間內很快結束,東臺灣沒有確診個案。
還記得在 2003 年 7 月,也就是 SARS 疫情結束後不久,國際病毒研究權威彼得斯(C. J. Peters)教授及夫人特地來到我們醫院演講,也代表德州大學與花蓮慈院簽約合作。
彼得斯教授曾任德州大學新興感染症及生物防護中心主任、前美國疾病管制局特殊病原組(病毒及立克次體)主任,是陳立光教授在美國留學時的老師,我還記得那次會談也討論到協助建立新興病毒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確保全球慈濟志工的健康及安全。
這些年來,花蓮慈濟醫院團隊也致力於新藥、新器材的創新研發,陳立光教授當然也是腳步不停歇的在進行病毒與毒物抗體的研究。我的專長是腦神經外科,研發的重點也以抗惡性腦疾及抗神經老化為主,很開心,近年來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例如:HK-001-Wafer 對抗人類惡性腦膠質瘤(GBM),以中藥小分子藥物靶向 SOX2 的小分子 LF-001 應用於肺纖維化的治療,可以抑制肺纖維化形成相關的第一型膠原蛋白產生,減少肺纖維化,研究計畫屢獲國家新創獎。陳立光教授在 2016 年也以「超級細菌的剋星 — 噬菌體清潔劑」獲得國家新創獎。
自從新冠疫情發生後,上人帶領我們除了以中草藥複方研發淨斯本草飲系列茶飲,也加緊腳步合作研究冠狀病毒的疫苗及抗體等相關實驗,期待很快有好的結果。
雖然這三年籠罩在新冠疫情之中,但我們的研發量能絲毫不減,從我們這三年來參加臺灣醫療生技展的成果就可得知。我們醫療團隊十多年來運用 G-CSF 內生性幹細胞療法,結合中西醫復健療法,幫助無數個腦傷病人能醒能走,病人和家屬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我們借助跨領域優秀團隊的力量,結合生物科技、醫療科技、AI 人工智慧、資通訊科技等技術,發展包含細胞治療、
智慧醫療、遠距醫療、國際醫療及創新研發。甚至因為疫情而激發了許多研發創意,甚至很快派上用場,包括淨斯本草飲外敷內用系列產品、防護隔離罩、插管防護罩,經由研發、技轉、改良、量產,在疫情嚴峻期間免費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守護大眾的生命與健康,也應用在確診病人的照護。
新藥的創新研發,是一條孤獨而長遠的路,但我們每一步的前進都是源自於「視病如己」的愛與動力。陳立光教授是我國防醫學院的學長,他二十多年來臨床、教學、研究三方面並進的積極投入,令人敬佩,噬菌體及病毒單株抗體的研究成果盡快成為生物藥,也令人期待。而今陳立光教授將肉眼無法看見的病毒、細菌世界化成簡單的文字描述,讓讀者了解,不需要莫名的害怕,駕御病毒,就能與病毒共處,甚至成為重症病人的解藥。
同樣走在醫學研究的路上,我完全能體會陳立光教授的辛苦與付出,祝福陳立光教授的研究成果早日上市,祝福有幸閱讀此書的你,平安健康,福慧雙修。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1
見微知著的醫師科學家 化病毒為解藥
林俊龍 (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暨心臟內科專科醫師)
陳立光教授是臺灣醫界極少數,已經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才從醫學教育與研究領域回到臨床接受住院醫院訓練成為急診醫師,在臨床、教育、研究三方面同步前進,並不斷自我超越、創新研發的非常頂尖的醫師科學家。
身兼多職的陳立光教授,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成為急診專科醫師,因此特別研究影響東臺灣民眾生命與健康的蛇毒、恙蟲病,研發出鎖鏈蛇毒血清、立克次體單株抗體等;他為東臺灣創立了國家等級的 ...
目錄
專文推薦1:見微知著的醫師科學家 化病毒為解藥
專文推薦2:一起研發救命新藥的先驅夥伴
作者序:走在精準醫療的前端:自我實現無所求
【卷1】超級細菌&噬菌體
1超級細菌,超越抗生素的強敵
抗生素到底有幾線?
◎「關鍵少數」的超級細菌
篩出來的關鍵少數
超級細菌在哪裡?
BOX|常聽到的抗藥性超級細菌
加護病房內最兇猛的敵人
BOX|臺灣醫院常見超級細菌
養殖業衝破抗生素最後一線
諾貝爾預言成真
2地獄使者噬菌體
世上數量最多的物種
◎噬菌體
噬菌體的運用
污水藏寶貝
夢幻團隊的組成
建立噬菌體分型資料庫
噬菌體很專一
3 噬菌體療法與應用
噬菌體清潔劑
用免疫學解構病毒
東奔西撞闖出康莊大道
救人的無聲養殖業
治新冠患者二度感染
BOX |赫爾辛基人權宣言第 37 條
朝預防疾病發展
【卷 2】以病毒對治癌症
4得一場感冒,讓腫瘤消失!— 溶瘤病毒療法
百年前即有病毒溶解腫瘤的成功案例
基因工程技術進化,減毒研究實驗興盛
BOX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
研判溶瘤趨勢,順自然而行
BOX |溶瘤病毒療法的作用機制(oncolytic virotherapy)
不必基改病毒,挑弱毒性的病毒吃癌細胞
末期大腸癌轉移 多了兩年美好時光
肺癌侵蝕骨頭放病毒收復骨盆
風險最大的腦癌 巧用 AZ 疫苗的溶瘤
BOX | Off-label use(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
伴隨診斷,選配病毒精準醫療
在病毒實驗室先驗證,才注入人體
溶瘤病毒的選配原則
排除有抗體的病毒株
抽血測溶瘤的效果
相信科學才能創造奇蹟
5「冷腫瘤」加熱,溶瘤病毒是解答
免疫治療,違反先天的免疫原理
BOX|癌症基因
冷腫瘤 VS. 熱腫瘤 免疫識別系統
BOX|抗原,有能力誘發免疫反應的物質
BOX|熱腫瘤 VS. 冷腫瘤
人體自然啟動免疫機制,殺死腫瘤細胞的四道程序
朝 GMP 藥證努力
【卷 3】冠狀病毒家族
6 SARS冠狀病毒,風暴可能再起?
BOX|冠狀病毒(Coronavirus)
追溯源頭——SARS爆發起點
失控擴散 第一記防疫警鐘
SARS 來臺現蹤第一張電顯照片
發炎風暴 不可逆的傷害
救命解藥 源自痊癒病人
BOX|人體的免疫系統
BOX|病毒的中和抗體
解讀細胞密碼 找尋中和病毒的精準抗體
疫情流行危機意識 隨時做好準備
7新冠病毒(COVID-19)新疫苗,現在進行式
及早準備PCR 篩檢診斷工具
◎ SARS、MERS與COVID-19的細胞接受器(receptor)
設計PCR採檢的防呆機制,避免偽陰性
測抗體無助防疫
抗疫藥物準備
怎麼阻斷新冠病毒的感染鏈
飛速上市的新冠疫苗
接腺病毒的AZ疫苗
與棘蛋白結合的基因DNA或mRNA
BOX|mRNA,信使核糖核酸
活弱毒性的新冠疫苗,終身免疫
理想的的新冠疫苗 早就在我們身旁
【卷 4】病毒也有季節偏好?
8鬧肚子、溫和的諾羅病毒
季節交替,好發病毒性腸胃炎
先天性免疫,足夠抗衡諾羅病毒
先搞懂病毒與毒物的「毒」不一樣
細菌的外毒素,惡名昭彰
細菌的內毒素,沉默殺手
BOX|內毒素
一個人或一群人?吃了多久才發病?
諾羅病毒,減肥藥侯選人
定序臺灣的諾羅病毒:第一株
BOX|DNA定序(核酸定序)
BOX|諾羅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狀
9登革熱—高溫下,蚊子的盛宴
BOX|登革熱(Dengue fever)四種分型
沒有治療藥的病毒,生物戰劑的首選
都是蚊子惹的禍
地形阻隔,黃質病毒家族各有所據
製備單株抗體,不怕病毒侵擾
花蓮遇到唯二的登革熱案例
登革熱疫苗難度高,中和藥物可能性
【卷 5】從急診觸發的研究
10恙蟲病—都怪立克次體?
花東特色疾病 夏季是恙蟲病流行高峰
病原體不是病毒是細菌—立克次體
BOX|立克次體
成立「立克次體合約實驗室」
全球基因銀行登記 臺灣本土的立克次體
只有一半人找得到焦痂 建立快又準的篩檢診斷
建立花東地區恙蟲病的流行病學
基因相同的立克次體與粒線體,走向相反的命運
BOX|粒線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
11要解鎖鏈蛇毒,先成為養蛇人
臨床上最難治的一種蛇毒
BOX|臺灣蛇毒分類
為東部爭取抗鎖鏈蛇蛇毒血清
分辨神經毒或出血毒,應對救治
開始養蛇,親手取蛇毒
高手隱藏在鄉間,自己捲袖學採毒
阿斯匹靈 避免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栓塞
血清馬的犧牲 成本高昂的抗蛇毒血清
研發待產的解毒單株抗體
BOX|蛇類咬傷,牢記「五要五不」
12 分秒必爭搶救狂犬病—尋找對治病毒之鑰
境外移入案例 恐水反應確診
BOX|疫苗及抗毒血清的差別
存在千年的病毒疾病1961年臺灣絕跡
◎狂犬病毒的結構
狂犬病早有疫苗
密爾沃基療法的罕有成功特例
動物狂犬病疫情 嚴密監控避免傳人
發展狂犬病毒的人鼠嵌合單株抗體成功突破血腦障壁
狂犬病毒中和單株抗體 降低狂犬病致死率
【卷 6】陳立光的人生解密:急診醫師、病毒免疫學教授與毒物專家
在醫途相遇的父母 — 戰亂下,漂泊習醫路
舉家遷臺,艱貧生活
醫學研習奠基專業
野孩子、皮孩子
眷村裡的樂與罰
轉回臺北玩性不改
不羈的青春時代
大學不改貪玩性,大五正視醫學
外島軍醫甘苦談
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免疫研究所
博士專攻 T 細胞培養,解決免疫問題
博士後研究蓄積能量
在預防醫學院研究所接觸病毒:從抑制排斥免疫到提升感染免疫
首次接觸病毒
透過細胞的變化感受病毒的存在
BOX|在電子顯微鏡下看的病毒
四十六歲但教授級的急診住院醫師
在悲歡離合的急診現場
猜猜各種毒
荒誕劇情有時上演
神明的處罰?
離奇的連環錯
情重要還是錢重要?
打造東部國家級病毒室
一級跟二級的設備差異
三級的設備:負壓,實驗室有氣流限制
四級實驗室
再受臨床病理住院醫師訓練 從診斷到治療都設法精準
再當一位住院醫師 成立檢驗醫學部的臨床病理科
順勢取得分子醫學專科醫師資格—精準基因醫療
當醫學院院長五年的收穫
原汁原味引進PBL問題導向教學模式
醫師科學家的推動與願景
一人當六人用決定交棒
從診斷工具到治療研發,現在進行式
專文推薦1:見微知著的醫師科學家 化病毒為解藥
專文推薦2:一起研發救命新藥的先驅夥伴
作者序:走在精準醫療的前端:自我實現無所求
【卷1】超級細菌&噬菌體
1超級細菌,超越抗生素的強敵
抗生素到底有幾線?
◎「關鍵少數」的超級細菌
篩出來的關鍵少數
超級細菌在哪裡?
BOX|常聽到的抗藥性超級細菌
加護病房內最兇猛的敵人
BOX|臺灣醫院常見超級細菌
養殖業衝破抗生素最後一線
諾貝爾預言成真
2地獄使者噬菌體
世上數量最多的物種
◎噬菌體
噬菌體的運用
污水藏寶貝
夢幻團隊的組成
建立噬菌體分型...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