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風險與科學》對於許多重要問題都進行了令人興奮的探索,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必要的框架,可用以理解媒介如何再現科學和風險的一些關鍵議題。斯圖亞特·艾倫(stuart A11an)以一種高度有效的方式,將跨學科研究的多重線索帶來的各種真知灼見編織在一起。他探討的論題包括:科幻小說中科學的角色,例如《星際旅行》、《X檔案》中的“偽科學”問題,以及科學博物館是怎樣展示科學的。作者特別關注科學新聞,詳細剖析了科學通過何種程序被賦予了“新聞價值”。此書還用一些獨立的章節來探討媒介如何描繪環境風險、艾滋病、由轉基因食品和BSE(瘋牛病)等帶來的食品恐慌,以及克隆人等問題。本書內容相當新穎,對於文化與媒介研究、科學研究、新聞學、社會學和政治學等領域的學生和學者來說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斯圖亞特‧艾倫,任教於西英格蘭大學的文化研究學院。他以往的著作有《新聞文化》(1999),還與人合編了《新聞,性別與權力》(1998)和《環境風險與媒體》(2000)。他還是《文化和媒介研究》叢書的主編。
目錄
致謝
前言
1導論:媒介、風險與科學
科學與公眾
有風險的科學,靠不住的媒介
2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
超科學的奇妙故事
外星世界
終極邊界
3大眾文化中的乖鬥學
事實就在那里
科學家的大眾化形象
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被展示的科學
4科學新聞
科學與社會
使科學具有新聞價值
作為新聞來源的科學家
傳播風險
5媒介、風險與環境
生活在風險社會
勾畫“環境”狀況
核夢魘
報導環境問題
6人身安危:艾滋病的新聞報導
一種非道德/道德恐慌
疫情的報導
傲慢與偏見
新世紀的HIV/AIDS
7食品恐慌:瘋牛病和轉基因食品
媒介中的食物恐慌
發瘋的牛,憤怒的人
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爭論
吸取教訓了嗎?
8人的變異: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電子人和克隆人
弗蘭肯斯泰因的怪物
由血肉和鋼鐵構成
試管嬰兒,被設計出來的孩子
克隆人
關鍵概念詞彙表
參考文獻
索引
致謝
前言
1導論:媒介、風險與科學
科學與公眾
有風險的科學,靠不住的媒介
2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中的科學
超科學的奇妙故事
外星世界
終極邊界
3大眾文化中的乖鬥學
事實就在那里
科學家的大眾化形象
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被展示的科學
4科學新聞
科學與社會
使科學具有新聞價值
作為新聞來源的科學家
傳播風險
5媒介、風險與環境
生活在風險社會
勾畫“環境”狀況
核夢魘
報導環境問題
6人身安危:艾滋病的新聞報導
一種非道德/道德恐慌
疫情的報導
傲慢與偏見
新世紀的HIV/AIDS
7食品恐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