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吳銘漢夫妻命案」遺孤吳東諺,
一生受限於無法自由行動的身軀裡,
他是武林裡的獨行俠。
透過武林訪客劉千瑤的探訪,
我們得以知悉,他與眾不同的生命歷程。
每個人都有一片武林,就是自己身處的小小世界。
吳東諺,一位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的青年,
隨著病程的推進,生命逐漸走向終點。
他與常人之間有著無法填平的差距,
靠著豁達與堅毅的生命態度,學會與生命共處,
在自己的小小武林裡揮灑自如――
那是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透過他與劉千瑤的對話,
我們看見人生的四個階段:
生(現實生活)、老(逐漸衰敗)、
病(疾病纏身)、死(生命終局),
那是生命的自然律。
每個人因不同的緣由來到這個世界,
在自己的武林裡鍛鍊、成長。
讀完之後,你或許會重新思索――活著的意義。
【作者介紹】
劉千瑤
虔誠的基督徒,曾任教職工作。認識基督信仰後,人生經歷巨大轉變,儘管生命中仍有許多考驗,卻不再憂慮徬徨,因為她深知神的同在,生命自此有了意義與價值。她接受神的呼召,抓住神的應許,在與神同工下,共同寫出神希望被人們理解的部分及個人的親身見證。她樂與人分享見證,為福音廣傳盡一份心力。著有《祈盼人生是個圓:一位深情妻子的陪病日記》、《經歷生命的奇蹟: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經歷生命的道路: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經歷生命的突破: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
★受邀見證分享★
聯絡方式:lifemiracle0626@gmail.com
【目錄】
作者序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吳東諺的生命交會
前 言 東諺的話
前 言 了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
第1篇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當訪客
第2篇 開啟武林會談
第3篇 生命中無法填平的差距
第4篇 高手自在武林
第5篇 人生是擺盪的相對論
第6篇 福音傳給願意相信的人
第7篇 心所嚮往的異世界
第8篇 人世間最公平的結局
第9篇 屬於世界的真理
【作者序】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吳東諺的生命交會
2024年10月1日,我又發生了一次生命交關的事,那日我在回程下交流道的時候,發生了三輛車的追撞事故。如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我們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幸與不幸的差別,往往只在轉瞬之間,感謝主!保守了這一切,車損但人沒事!「平安」是主給的最大恩典。如果我是夾在中間的車輛,車子必定全毀也不用修了,人更難以預料了!我的人生功課顯然未完待續,上帝要我不必急著回天家!因為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事,和需要幫助的人。丹佐.華盛頓說:「重要的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用所擁有的做了什麼?」我很喜歡這句話,也祈求主讓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將甘心樂意為主作工並樂在其中。
2024年是我生命的轉折點,我滿60歲了!在中國傳統習俗中,「60歲」代表一個天干地支的循環完成,象徵著人生重新出發、重新開始,也象徵智慧和經驗。我喜歡這個說法,在未來的日子裡,真真實實地為自己而活,並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年過60,心態上已有「老之將至」的準備,當生命進入倒數階段,我開始思考未來的日子要怎麼過。對我而言年齡並不是祕密,我比較介意的是「長了年齡,有沒有長了智慧?」智慧是經驗不斷累積得來的,越是艱難的人生歷程越是深刻,而我在其中學會了什麼?是否體悟了生活中的人事物,帶給我的啟蒙、啟示、啟發?
人生總有第一次,沒有人天生就會,都是後天經由模仿、學習而慢慢成長,因而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不斷地經歷生命中林林總總的各種事件,試著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接受」、「解決」、最後「放下」(得釋放),不論喜歡的事或不喜歡的事,都要坦然面對。年老的生命階段要活得好,端視智慧來做出判斷與選擇,能夠「與神」、「與人」、「與自己」,有一個平衡且和諧的關係,才能面對生命中「生、老、病、死」的過程,坦然、釋懷、無憾!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逢、相遇、相識、相知,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安排,我認識東諺就是一件奇妙的事!年過60,開始有了想要改變現狀的想法,我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嗎?最近常戲稱自己「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劉千瑤目前還在裡面」,朋友苦笑地看著我,不知如何回應我的自嘲,她明白我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自從家中發生巨大變故,轉眼間也已經超過18年了,其實劉千瑤也期待從寒窯裡走出來!
就在2024年末,有位曾擔任更生團契志工的朋友,她要我禱告看看:「神是否給我開監獄福音的事工,那裡有一群期待遇見神的人。」於是我求問主,隔天12月20日的清晨話語進來:「去去又何妨!」這是主的回應。我將主的回應告訴朋友,她很快連絡上更生團契的總幹事黃明鎮牧師,約定見面的時間,就這樣我成了更生團契的志工。朋友說她積極為我聯繫,是希望我能開展新的生活,讓60歲的我們(我倆同歲)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和閱歷。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和更生團契的事工有任何關連,不否認對於監獄的事工以及要面對的人與事,感到有些猶豫。12月24日,主說:「愛可愛的人不難,愛不可愛的人不容易。」我終於知道對監獄事工猶豫不決的原因了。2025年1月9日,主說:「撿牡蠣計畫」,我心想牡蠣很扎手,一定是很不容易的工作!1月31日,主說:「用信仰的濾鏡看這個世界,你會好過許多!」又說:「你是否會覺得在這個世界活得很挫折?幸好,神看的和人並不一樣!」我的心裡想著:「若神的世界和這個世界相反,人看為好的,神看為不好,人看為不好的,神卻看為好,那當要如何是好?」那當然是以神的準則來衡量,神是不會出錯的啊!2月14日,主說:「把明天交給神!」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是啊,既然神會負全責,那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3月22日,我參加一年一度的「被害人關懷餐會」,更生團契不止關懷加害人(更生人)及家屬,也關懷被害人(馨生人)及家屬。在這個餐會中,我認識了吳唐接先生,因為同住汐止,因而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當他上台作見證時,我才知道他是33年前,發生在汐止長江街「吳銘漢夫妻命案」中吳銘漢之長兄,吳銘漢夫婦育有一子一女,案發時,姊姊7歲,弟弟6歲,頓時失去雙親。
弟弟吳東諺之後被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又稱「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一種肌肉細胞持續萎縮、退化的疾病。自從知悉東諺罹患罕見疾病,一路走來無比艱辛,大伯幫助其弟撫育東諺長大成人,供應一切生活所需,還克服總總困難,讓東諺完成12年的教育,讓這個喜愛讀書的孩子,如願完成高中學業。
現今蘇建和等三人已得到冤獄賠償,而受害者家屬至今尚未得到應有的賠償。東諺今年將滿40歲了,一般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平均壽命大約只有20年左右,我很期待探視這位擁有堅韌生命力的主人翁。
2025年4月8日,更生團契志工們前去探訪東諺,之後因為地利之便(同住汐止),由我定期來關懷東諺。4月12日,我和我的大兒子一起去探視東諺,我的兒子和東諺是學長、學弟的關係,我的孩子也領有身障手冊,對自己的身障身分一直有些介意,覺得自己不如正常人。他在探視東諺之後對我說,他很佩服東諺,即使這樣還願意活著,若是他可能做不到。4月13日,主說:「在上帝的眼中,每一個生命都有意義。」是的,每一個生命都有意義,只是有許多人還沒有尋得生命的意義,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
4月25日,有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繞來繞去――「一個人的武林」。我忍不住詢問主:「一個人的武林是什麼意思呢?我從來不看武俠小說,不知道什麼武林呀!」當我向東諺談起「一個人的武林」時,他也笑著說:「我也不看武俠小說,但是孤木難以成林,只要是林就必然有很多樹木啊!」英雄所見略同,我們都為標題感到迷惑。4月27日,副標出現了――「分享生命分享愛」,我終於知道這是一本書的書名。5月7日,主說:「每個人都有一片武林,一個人的武林太過寂寞!」原來武林是指「自己所處的小小世界,有來拜訪的不要拒絕,有來探詢的不要驚訝!為小小武林增添人氣,也增添精彩。原來「一個人的武林」是指東諺,而我則是「走入武林的訪客」。終於明白,這是神所應允、所差遣的事工,必定全心全力去做。
我和東諺談論的時間越多,就越覺得他是武林高手,只是深藏不露。平日他給人的感覺總是沉默寡言,事實上他邏輯清楚、思慮縝密,是比較理性思考類型的人。他有豐富的知識,對於事情有深入的看見,講起話來頭頭是道。我和東諺談天說地,聊的話題很廣泛,越是和他談話,越覺得他是個寶藏,值得深入挖掘。
他的言談頗有深度,能精確說出內心的感受,他說:「因為有很多時間可以使用,所以會思考很多面向,因為很多事不曾親身經歷過,大多是聽來、看來的(他喜歡閱讀,也搜尋很多資訊,記憶力甚佳),凡事慢慢地由正反兩面去思考,因為凡事都需依賴他人,對於自己的決斷難免有些不自信,內心很心虛(不夠踏實),有些自卑(覺得不如他人)。
他說:「很早就知道,這是一種『心靈缺陷』,我的生命中有著『無法填平的差距』,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是在現實生活景況中確實存在的明顯差距,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他又說:「我的身體狀況只會一直往下滑,沒有爬升的機會,任憑如何努力,都只是徒勞而已。」
「在13歲第一次感覺胸口有束縛感(呼吸不順暢),此後我隱約感覺到,那個壓迫感如影隨形地跟著我,2000年12月在台大醫院住院,15歲的我,首次使用呼吸器,從此氧氣罩、供氧設備將伴隨一生,直到我生命終了。」
我和東諺相差21歲,他算是我的子姪輩,是一個「質」很好的孩子,可以說是「質地」、「素質」、「品質」、「資質」俱佳的青年。他有許多特質,是在現代孩子身上看不到的,也是目前的青年中少見的。這是經歷諸多又苦又難的事件後,打磨出來的成果,東諺生命的艱難,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在認識東諺之前,我不知道有這樣的罕見疾病,我是一位母親,在我搜尋資訊的過程中,有一種「比悲傷更為悲傷的感覺」,我才剛剛認識這個人,而他隨時可能離開這個世界,心中充滿不捨,有一種無能為力的遺憾。我自認是感性的人,需要多一些時間去適應這些情緒。我將會永遠記得,這段日子的武林會談,是諸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的。感謝東諺活到40歲,讓我有機會認識他,讓他珍貴的生命歷程留下可資紀念的記錄,也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對生命有更多的看見!我祈求主耶穌基督,必定保守看顧東諺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藉由此書,讓讀者更加認識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藉由當事人的現身說法,讓更多人明白,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活動的身體,是多麼值得保護顧惜的資產!劉千瑤與吳東諺的武林過招,正要開啟……「敬請期待!」「謝謝!」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內容簡介】
「吳銘漢夫妻命案」遺孤吳東諺,
一生受限於無法自由行動的身軀裡,
他是武林裡的獨行俠。
透過武林訪客劉千瑤的探訪,
我們得以知悉,他與眾不同的生命歷程。
每個人都有一片武林,就是自己身處的小小世界。
吳東諺,一位罹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的青年,
隨著病程的推進,生命逐漸走向終點。
他與常人之間有著無法填平的差距,
靠著豁達與堅毅的生命態度,學會與生命共處,
在自己的小小武林裡揮灑自如――
那是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透過他與劉千瑤的對話,
我們看見人生的四個階段:
生(現實生活)、老(逐漸衰敗)、
病(疾病纏身)、死(生命終局),
那是生命的自然律。
每個人因不同的緣由來到這個世界,
在自己的武林裡鍛鍊、成長。
讀完之後,你或許會重新思索――活著的意義。
【作者介紹】
劉千瑤
虔誠的基督徒,曾任教職工作。認識基督信仰後,人生經歷巨大轉變,儘管生命中仍有許多考驗,卻不再憂慮徬徨,因為她深知神的同在,生命自此有了意義與價值。她接受神的呼召,抓住神的應許,在與神同工下,共同寫出神希望被人們理解的部分及個人的親身見證。她樂與人分享見證,為福音廣傳盡一份心力。著有《祈盼人生是個圓:一位深情妻子的陪病日記》、《經歷生命的奇蹟: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經歷生命的道路: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經歷生命的突破: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見證》。
★受邀見證分享★
聯絡方式:lifemiracle0626@gmail.com
【目錄】
作者序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吳東諺的生命交會
前 言 東諺的話
前 言 了解裘馨氏肌肉失養症
第1篇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當訪客
第2篇 開啟武林會談
第3篇 生命中無法填平的差距
第4篇 高手自在武林
第5篇 人生是擺盪的相對論
第6篇 福音傳給願意相信的人
第7篇 心所嚮往的異世界
第8篇 人世間最公平的結局
第9篇 屬於世界的真理
【作者序】
走進一個人的武林:與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吳東諺的生命交會
2024年10月1日,我又發生了一次生命交關的事,那日我在回程下交流道的時候,發生了三輛車的追撞事故。如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我們無法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幸與不幸的差別,往往只在轉瞬之間,感謝主!保守了這一切,車損但人沒事!「平安」是主給的最大恩典。如果我是夾在中間的車輛,車子必定全毀也不用修了,人更難以預料了!我的人生功課顯然未完待續,上帝要我不必急著回天家!因為還有很多需要做的事,和需要幫助的人。丹佐.華盛頓說:「重要的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用所擁有的做了什麼?」我很喜歡這句話,也祈求主讓我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將甘心樂意為主作工並樂在其中。
2024年是我生命的轉折點,我滿60歲了!在中國傳統習俗中,「60歲」代表一個天干地支的循環完成,象徵著人生重新出發、重新開始,也象徵智慧和經驗。我喜歡這個說法,在未來的日子裡,真真實實地為自己而活,並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年過60,心態上已有「老之將至」的準備,當生命進入倒數階段,我開始思考未來的日子要怎麼過。對我而言年齡並不是祕密,我比較介意的是「長了年齡,有沒有長了智慧?」智慧是經驗不斷累積得來的,越是艱難的人生歷程越是深刻,而我在其中學會了什麼?是否體悟了生活中的人事物,帶給我的啟蒙、啟示、啟發?
人生總有第一次,沒有人天生就會,都是後天經由模仿、學習而慢慢成長,因而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不斷地經歷生命中林林總總的各種事件,試著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接受」、「解決」、最後「放下」(得釋放),不論喜歡的事或不喜歡的事,都要坦然面對。年老的生命階段要活得好,端視智慧來做出判斷與選擇,能夠「與神」、「與人」、「與自己」,有一個平衡且和諧的關係,才能面對生命中「生、老、病、死」的過程,坦然、釋懷、無憾!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逢、相遇、相識、相知,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安排,我認識東諺就是一件奇妙的事!年過60,開始有了想要改變現狀的想法,我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嗎?最近常戲稱自己「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劉千瑤目前還在裡面」,朋友苦笑地看著我,不知如何回應我的自嘲,她明白我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自從家中發生巨大變故,轉眼間也已經超過18年了,其實劉千瑤也期待從寒窯裡走出來!
就在2024年末,有位曾擔任更生團契志工的朋友,她要我禱告看看:「神是否給我開監獄福音的事工,那裡有一群期待遇見神的人。」於是我求問主,隔天12月20日的清晨話語進來:「去去又何妨!」這是主的回應。我將主的回應告訴朋友,她很快連絡上更生團契的總幹事黃明鎮牧師,約定見面的時間,就這樣我成了更生團契的志工。朋友說她積極為我聯繫,是希望我能開展新的生活,讓60歲的我們(我倆同歲)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和閱歷。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和更生團契的事工有任何關連,不否認對於監獄的事工以及要面對的人與事,感到有些猶豫。12月24日,主說:「愛可愛的人不難,愛不可愛的人不容易。」我終於知道對監獄事工猶豫不決的原因了。2025年1月9日,主說:「撿牡蠣計畫」,我心想牡蠣很扎手,一定是很不容易的工作!1月31日,主說:「用信仰的濾鏡看這個世界,你會好過許多!」又說:「你是否會覺得在這個世界活得很挫折?幸好,神看的和人並不一樣!」我的心裡想著:「若神的世界和這個世界相反,人看為好的,神看為不好,人看為不好的,神卻看為好,那當要如何是好?」那當然是以神的準則來衡量,神是不會出錯的啊!2月14日,主說:「把明天交給神!」給了我很大的動力,是啊,既然神會負全責,那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3月22日,我參加一年一度的「被害人關懷餐會」,更生團契不止關懷加害人(更生人)及家屬,也關懷被害人(馨生人)及家屬。在這個餐會中,我認識了吳唐接先生,因為同住汐止,因而有許多共同的話題。當他上台作見證時,我才知道他是33年前,發生在汐止長江街「吳銘漢夫妻命案」中吳銘漢之長兄,吳銘漢夫婦育有一子一女,案發時,姊姊7歲,弟弟6歲,頓時失去雙親。
弟弟吳東諺之後被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裘馨氏肌肉失養症」,又稱「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是一種肌肉細胞持續萎縮、退化的疾病。自從知悉東諺罹患罕見疾病,一路走來無比艱辛,大伯幫助其弟撫育東諺長大成人,供應一切生活所需,還克服總總困難,讓東諺完成12年的教育,讓這個喜愛讀書的孩子,如願完成高中學業。
現今蘇建和等三人已得到冤獄賠償,而受害者家屬至今尚未得到應有的賠償。東諺今年將滿40歲了,一般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平均壽命大約只有20年左右,我很期待探視這位擁有堅韌生命力的主人翁。
2025年4月8日,更生團契志工們前去探訪東諺,之後因為地利之便(同住汐止),由我定期來關懷東諺。4月12日,我和我的大兒子一起去探視東諺,我的兒子和東諺是學長、學弟的關係,我的孩子也領有身障手冊,對自己的身障身分一直有些介意,覺得自己不如正常人。他在探視東諺之後對我說,他很佩服東諺,即使這樣還願意活著,若是他可能做不到。4月13日,主說:「在上帝的眼中,每一個生命都有意義。」是的,每一個生命都有意義,只是有許多人還沒有尋得生命的意義,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
4月25日,有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繞來繞去――「一個人的武林」。我忍不住詢問主:「一個人的武林是什麼意思呢?我從來不看武俠小說,不知道什麼武林呀!」當我向東諺談起「一個人的武林」時,他也笑著說:「我也不看武俠小說,但是孤木難以成林,只要是林就必然有很多樹木啊!」英雄所見略同,我們都為標題感到迷惑。4月27日,副標出現了――「分享生命分享愛」,我終於知道這是一本書的書名。5月7日,主說:「每個人都有一片武林,一個人的武林太過寂寞!」原來武林是指「自己所處的小小世界,有來拜訪的不要拒絕,有來探詢的不要驚訝!為小小武林增添人氣,也增添精彩。原來「一個人的武林」是指東諺,而我則是「走入武林的訪客」。終於明白,這是神所應允、所差遣的事工,必定全心全力去做。
我和東諺談論的時間越多,就越覺得他是武林高手,只是深藏不露。平日他給人的感覺總是沉默寡言,事實上他邏輯清楚、思慮縝密,是比較理性思考類型的人。他有豐富的知識,對於事情有深入的看見,講起話來頭頭是道。我和東諺談天說地,聊的話題很廣泛,越是和他談話,越覺得他是個寶藏,值得深入挖掘。
他的言談頗有深度,能精確說出內心的感受,他說:「因為有很多時間可以使用,所以會思考很多面向,因為很多事不曾親身經歷過,大多是聽來、看來的(他喜歡閱讀,也搜尋很多資訊,記憶力甚佳),凡事慢慢地由正反兩面去思考,因為凡事都需依賴他人,對於自己的決斷難免有些不自信,內心很心虛(不夠踏實),有些自卑(覺得不如他人)。
他說:「很早就知道,這是一種『心靈缺陷』,我的生命中有著『無法填平的差距』,這不是努力不努力的問題,而是在現實生活景況中確實存在的明顯差距,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他又說:「我的身體狀況只會一直往下滑,沒有爬升的機會,任憑如何努力,都只是徒勞而已。」
「在13歲第一次感覺胸口有束縛感(呼吸不順暢),此後我隱約感覺到,那個壓迫感如影隨形地跟著我,2000年12月在台大醫院住院,15歲的我,首次使用呼吸器,從此氧氣罩、供氧設備將伴隨一生,直到我生命終了。」
我和東諺相差21歲,他算是我的子姪輩,是一個「質」很好的孩子,可以說是「質地」、「素質」、「品質」、「資質」俱佳的青年。他有許多特質,是在現代孩子身上看不到的,也是目前的青年中少見的。這是經歷諸多又苦又難的事件後,打磨出來的成果,東諺生命的艱難,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
在認識東諺之前,我不知道有這樣的罕見疾病,我是一位母親,在我搜尋資訊的過程中,有一種「比悲傷更為悲傷的感覺」,我才剛剛認識這個人,而他隨時可能離開這個世界,心中充滿不捨,有一種無能為力的遺憾。我自認是感性的人,需要多一些時間去適應這些情緒。我將會永遠記得,這段日子的武林會談,是諸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促成的。感謝東諺活到40歲,讓我有機會認識他,讓他珍貴的生命歷程留下可資紀念的記錄,也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對生命有更多的看見!我祈求主耶穌基督,必定保守看顧東諺生命中的每一天。
希望藉由此書,讓讀者更加認識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患者,藉由當事人的現身說法,讓更多人明白,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活動的身體,是多麼值得保護顧惜的資產!劉千瑤與吳東諺的武林過招,正要開啟……「敬請期待!」「謝謝!」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