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是過去,而是現在的戰場。
當統治者掌握了對過去的詮釋,他們就能操控人民對未來的想像。
正如歐威爾在他的著作(1984)中所言: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
這本書是一份警示──
獨裁者用來「跳舞」的,不只是歷史的骨頭,
更是人民的記憶與自由。
亞馬遜4.5分高分推薦!!
英國《金融時報》政治類書年度佳作選書!!
誰在操控歷史?
戰爭已經結束,但戰爭的故事仍然被反覆講述。
在中國、俄羅斯、北韓,歷史不是過去,而是武器。
領導人透過重寫歷史,讓「敵人」永遠存在,讓人民相信只有政權才能守護國家。
這些敘事不只是虛構,而是精心挑選的「有利版本」──把侵略轉化為防禦,把專制包裝成民主,把加害者扮演成受害者。
作者揭示了這三個核武國家如何利用歷史,延續他們的統治,並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尋找正當性。
◎書籍特色
1. 新聞現場 × 歷史分析
結合記者的現場採訪與歷史研究,讓讀者同時看到「真實的個人經驗」與「政治敘事的框架」。
2. 揭穿「受害者敘事」的邏輯
所有極權領導者共有的武器:把自己說成受害者,才有資格發動戰爭。
3. 國際高度讚譽
《金融時報》將其評為年度政治類佳作,評論認為:「(本書)雖然是在俄烏戰爭之前寫成,但很有先見之明地強調了普丁如何把二戰記憶拉高成為國家英雄主義的官方型態。」
4. 民主社會的警鐘
本書的提醒不限於獨裁國家──當民族主義與假訊息在民主社會中蔓延,歷史同樣可能成為操縱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害者」的化身?
• 普丁聲稱:吞併克里米亞不是侵略,而是「守護祖國的記憶」。
• 金氏王朝告訴人民:飢餓與貧窮並非政權造成,而是「美帝壓迫」的代價。
• 中國的官方敘事:只有延續「百年屈辱」的故事,才能激發民族復興的決心。
這些例子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公式:
要先讓自己成為受害者,才有資格號召全民戰鬥。
真正的侵略不會以「侵略」的名字出現,它總是披上「反抗」的外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如何被重新書寫?
要讓一個社會接受集體犧牲,必須提供一個可信的敵人。
於是,歷史成了最有效的宣傳工具。
• 在莫斯科,二戰紀念儀式成為國族信仰的核心;
• 在北京,抗戰史被拉長、修飾,成為愛國教育的重要課程;
• 在平壤,戰爭博物館與紀念碑矗立,提醒人民「外敵仍在」。
這不是單純的紀念,而是重新定義歷史:
誰是英雄?誰是惡棍?誰該感謝?誰該仇恨?
答案全由統治者書寫。
歷史課本不是過去的紀錄,而是現在的武器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族尊嚴與戰爭動員
極權領導者懂得一個道理:
如果人民相信國家正在受辱,他們就會願意忍耐一切。
因此:
• 經濟困境,可以說成「抵抗外敵的代價」;
• 軍事擴張,可以說成「守護尊嚴的必要」;
• 對內打壓,可以說成「保護國家免於分裂」。
在這樣的語境下,犧牲不是犧牲,而是「榮耀」;侵略不是侵略,而是「防禦」。
當「國族尊嚴」與「統治者權力」被綑綁在一起,歷史就變成了最危險的催化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者眼中的第一線真相
本書作者凱蒂.史塔拉德(Katie Stallard),是少數曾經深入極權國家現場的國際記者。
她曾在俄羅斯見證克里米亞危機;
她在中國觀察愛國教育的擴張。
她帶來的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
• 參與紀念儀式的普通市民;
• 在博物館裡接收洗腦教育的孩童;
• 被壓制的歷史學者與異議者。
這些故事拼湊出一個清晰的圖像:
歷史不斷被重塑,而人民正在其中被重新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誰應該讀這本書?
• 想理解極權統治背後宣傳機制的讀者。
• 對中國、俄羅斯、北韓局勢有興趣的觀察者。
• 希望透過第一手採訪認識歷史被如何重寫的人。
• 想警惕民主國家自身如何可能被操弄的公民。
本書改自:《極權基因: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如何扭曲歷史,塑造統治國家的基礎?》
作者簡介:
凱蒂.史塔拉德(Katie Stallard)
英國雜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中國和全球事務的資深編輯,也是華盛頓特區的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全球研究員。她曾作為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的外國通訊員派駐俄羅斯和中國,除曾廣泛報導中、俄兩國,史塔拉德也報導北韓、南韓、緬甸、日本、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有關的衝突和自然災難新聞。並曾製作關於菲律賓的馬烏德集團
(Maute group)、俄羅斯吞併半島的罪行和東烏克蘭戰爭的前線消息等。她的文章經常刊登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外交家》(The Diplomat)和《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等報章雜誌或平台。
譯者簡介:
大學物理系畢,曾任職出版社,目前為專業譯者。譯有《扭曲的氣候危機》《鳥的生活》、《暖化尚無定論》《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
Email:iru0403@outlook.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凱蒂.史塔拉德
收藏
優惠價: 79 折, NT$ 379 NT$ 4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歷史不是過去,而是現在的戰場。
當統治者掌握了對過去的詮釋,他們就能操控人民對未來的想像。
正如歐威爾在他的著作(1984)中所言: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
這本書是一份警示──
獨裁者用來「跳舞」的,不只是歷史的骨頭,
更是人民的記憶與自由。
亞馬遜4.5分高分推薦!!
英國《金融時報》政治類書年度佳作選書!!
誰在操控歷史?
戰爭已經結束,但戰爭的故事仍然被反覆講述。
在中國、俄羅斯、北韓,歷史不是過去,而是武器。
領導人透過重寫歷史,讓「敵人」永遠存在,讓人民相信只有政權才能守護國家。
這些敘事不只是虛構,而是精心挑選的「有利版本」──把侵略轉化為防禦,把專制包裝成民主,把加害者扮演成受害者。
作者揭示了這三個核武國家如何利用歷史,延續他們的統治,並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尋找正當性。
◎書籍特色
1. 新聞現場 × 歷史分析
結合記者的現場採訪與歷史研究,讓讀者同時看到「真實的個人經驗」與「政治敘事的框架」。
2. 揭穿「受害者敘事」的邏輯
所有極權領導者共有的武器:把自己說成受害者,才有資格發動戰爭。
3. 國際高度讚譽
《金融時報》將其評為年度政治類佳作,評論認為:「(本書)雖然是在俄烏戰爭之前寫成,但很有先見之明地強調了普丁如何把二戰記憶拉高成為國家英雄主義的官方型態。」
4. 民主社會的警鐘
本書的提醒不限於獨裁國家──當民族主義與假訊息在民主社會中蔓延,歷史同樣可能成為操縱的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害者」的化身?
• 普丁聲稱:吞併克里米亞不是侵略,而是「守護祖國的記憶」。
• 金氏王朝告訴人民:飢餓與貧窮並非政權造成,而是「美帝壓迫」的代價。
• 中國的官方敘事:只有延續「百年屈辱」的故事,才能激發民族復興的決心。
這些例子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公式:
要先讓自己成為受害者,才有資格號召全民戰鬥。
真正的侵略不會以「侵略」的名字出現,它總是披上「反抗」的外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如何被重新書寫?
要讓一個社會接受集體犧牲,必須提供一個可信的敵人。
於是,歷史成了最有效的宣傳工具。
• 在莫斯科,二戰紀念儀式成為國族信仰的核心;
• 在北京,抗戰史被拉長、修飾,成為愛國教育的重要課程;
• 在平壤,戰爭博物館與紀念碑矗立,提醒人民「外敵仍在」。
這不是單純的紀念,而是重新定義歷史:
誰是英雄?誰是惡棍?誰該感謝?誰該仇恨?
答案全由統治者書寫。
歷史課本不是過去的紀錄,而是現在的武器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族尊嚴與戰爭動員
極權領導者懂得一個道理:
如果人民相信國家正在受辱,他們就會願意忍耐一切。
因此:
• 經濟困境,可以說成「抵抗外敵的代價」;
• 軍事擴張,可以說成「守護尊嚴的必要」;
• 對內打壓,可以說成「保護國家免於分裂」。
在這樣的語境下,犧牲不是犧牲,而是「榮耀」;侵略不是侵略,而是「防禦」。
當「國族尊嚴」與「統治者權力」被綑綁在一起,歷史就變成了最危險的催化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記者眼中的第一線真相
本書作者凱蒂.史塔拉德(Katie Stallard),是少數曾經深入極權國家現場的國際記者。
她曾在俄羅斯見證克里米亞危機;
她在中國觀察愛國教育的擴張。
她帶來的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
• 參與紀念儀式的普通市民;
• 在博物館裡接收洗腦教育的孩童;
• 被壓制的歷史學者與異議者。
這些故事拼湊出一個清晰的圖像:
歷史不斷被重塑,而人民正在其中被重新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誰應該讀這本書?
• 想理解極權統治背後宣傳機制的讀者。
• 對中國、俄羅斯、北韓局勢有興趣的觀察者。
• 希望透過第一手採訪認識歷史被如何重寫的人。
• 想警惕民主國家自身如何可能被操弄的公民。
本書改自:《極權基因:中國、北韓與俄羅斯,如何扭曲歷史,塑造統治國家的基礎?》
作者簡介:
凱蒂.史塔拉德(Katie Stallard)
英國雜誌《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中國和全球事務的資深編輯,也是華盛頓特區的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全球研究員。她曾作為英國天空新聞台(Sky News)的外國通訊員派駐俄羅斯和中國,除曾廣泛報導中、俄兩國,史塔拉德也報導北韓、南韓、緬甸、日本、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有關的衝突和自然災難新聞。並曾製作關於菲律賓的馬烏德集團
(Maute group)、俄羅斯吞併半島的罪行和東烏克蘭戰爭的前線消息等。她的文章經常刊登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外交家》(The Diplomat)和《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等報章雜誌或平台。
譯者簡介:
大學物理系畢,曾任職出版社,目前為專業譯者。譯有《扭曲的氣候危機》《鳥的生活》、《暖化尚無定論》《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
Email:iru0403@outlook.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