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代歷經多次社會變遷,但在1777年(乾隆42年)渡海來臺尋求發展的蘆洲李氏家族,至今族人彼此仍團結一致,努力不懈,其宅第仍能保持完整,且持續彰顯家族「耕」、「讀」、「醫」、「愛國」、 「愛鄉土」、「護古蹟」的文化精神,其家族已成為永久流傳的典範 。本書以《興起與貢獻:蘆洲李氏家族之研究(1777-1945)》為題名 ,探討蘆洲李氏家族渡海來臺的原因之外,其家族在蘆洲經營的過程中,與地方的土地開發以及經貿發展的關係如何,再者,蘆洲李氏家族經營有方,日漸興盛時,對北臺灣地區有何具體的影響和貢獻,文中均有詳細的論述。是以,本書之出版,對有心研究家族史者,有相當大的助益,頗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卞鳳奎
1957年出生於臺南市。廈門大學史學博士、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長,現職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1999年獲得日臺交流協會之獎助,赴關西大學擔任歷史訪問學人。著作有《留日學生報國典範:丁惟汾事蹟之研究》(新北市:博揚文化公司,2022年12月)、《萬華洪家的發展與貢獻:以洪騰雲、洪以南、洪長庚為中心探討﹙1824年-1895年﹚》(新北市:博揚文化公司,2020年12月)、《日治時期臺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1895-1945)》(臺北市:樂學書局,2006年7月)等書。
目錄
自序
緒章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一部分 蘆洲李氏家族的興起
第一章 自然環境與姓氏分布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漢人的移入與姓氏分布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交通建設及水利開發
第一節 交通的建設
第二節 水利的開發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蘆洲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農業的生產
第二節 商、工及金融業的發展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蘆洲李氏家族在臺灣的發展
第一節 來臺的經過
第二節 在臺的發展
第三節 小結
第二部分 蘆洲李氏家族對臺灣的貢獻
第一章 對傳統教育與新式教育的貢獻
第一節 對傳統教育的貢獻
第二節 協助和尚洲公學校的建校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對醫療與救濟的貢獻
第一節 臺灣疾病猖獗狀況
第二節 行醫濟世之內容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對宗教方面的貢獻
第一節 蘆洲地區寺廟的分布
第二節 對宗教與寺廟的貢獻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對抗戰與臺灣光復的貢獻
第一節 初期的抗日活動
第二節 臺灣義勇隊的工作
第三節 小結
結論
附錄 1945以前蘆洲地區大事記
參考書目
索引
自序
緒章
第一節 緣起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一部分 蘆洲李氏家族的興起
第一章 自然環境與姓氏分布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二節 漢人的移入與姓氏分布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交通建設及水利開發
第一節 交通的建設
第二節 水利的開發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蘆洲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農業的生產
第二節 商、工及金融業的發展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蘆洲李氏家族在臺灣的發展
第一節 來臺的經過
第二節 在臺的發展
第三節 小結
第二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