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2本85折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做繪本的人吳明益拋棄母親民防必修課陳澄波阿金醫師讀冊選讀郝旭烈厭世國文老師日文單字很有事季暢銷5折起
暫不供貨

夏日鷺鷥林(二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李潼

出版社:小魯

出版日期:2021-09-01

ISBN/ISSN:978986556686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9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有點無聊,是在浪費生命。
當世界毀滅了,讀這麼多書,又能怎麼樣?」

資優生俊甫決定休學,跟著小修叔到宜蘭安農溪沙洲上搭瞭望臺,觀察鷺鷥林生態。白鷺鷥的世界,從構巢、孵蛋、驅敵、避災、餵養,到訓練小鳥飛翔,都是辛苦的生活考驗。
人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艱辛?
望遠鏡讓人瞬間就能看到遠方的景象,看到「未來」,卻也容易讓人忘了景深。放下手中、心中的望遠鏡,李潼要帶你走進臺灣的土地,目睹大自然繽紛多彩的景象,體會最真摯的鄉里人情。


【本書資料】
無注音
適讀年齡:12歲以上

【本書特色】
1. 以「第二人稱」作為小說主述觀點,將讀者變成「你」,應李潼之邀參與故事的發展。
2. 李潼筆下的自然生態故事,描述以前鄉間的真實景象,引領讀者見證臺灣土地之美。
3. 本書細膩描寫人鳥之間、城市與鄉村相異同的關連,潛移默化中學習課堂不曾教過的知識。

作者簡介:

李潼(1953〜2004)

 本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散場電影〉、〈月琴〉、〈廟會〉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曾獲五十多項重要文學獎項,以《天鷹翱翔》、《再見天人菊》、《順風耳的新香爐》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一九九○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 

 李潼致力於少年小說創作,作品有《夏日鷺鷥林》、《我們的祕魔岩》、《尋找中央山脈的弟兄》、《少年噶瑪蘭》、《水柳村的抱抱樹》、《少年龍船隊》、《大聲公》(以上由小魯文化出版)、《老作家消失之謎》、《明日的茄苳老師》、《太平山情事》、《遊俠少年行》等。散文〈破紀錄〉、〈油條報紙.文字夢〉、〈老榕樹下讀報紙〉、〈熱荔枝〉、〈收集喜悅〉、〈做人做事做長久〉、〈瑞穗的靜夜〉、〈少年傀儡師〉等,選入國中、國小國文課本。另有作品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語文,並改編為偶劇、舞臺劇與動畫影片。

 作品的質與量為臺灣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入選

★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名人推薦:專家學者聯名推薦(按姓氏筆畫列名)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胡林志/宜蘭縣野鳥學會志工

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劉克襄/自然觀察作家

各界熱烈迴響

這是一個自然生態的故事,書中描述的生活是沒有多久以前鄉間的真實景象,相信孩子能從中重新看見臺灣,埋下一顆嚮往與感動的種子,這種感動的力...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摘要與六何

你在細讀整本作品後,為了考驗自己的記憶力,便先把文本內容做摘要式的書寫。故事內容在你的妙筆下,便濃縮成五百字到八百字左右的完整報告,方便你日後可做口頭報告的材料,同時藉機順便磨磨你的筆力,千萬不能讓它生鏽。

為了方便討論,你設計了一些最基本形式的提問。你想藉回溯故事裡的「六何」: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與如何(how)這六個基本元素,來激發自己、學生或孩子的記憶力:

1.這篇故事有幾位主角與配角?

2.這篇故事發生在俊甫幾歲時?

3.俊甫為什麼要休學...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導讀1

這一篇是為青少年讀者準備的

人生總該有仔細觀察的片刻

文/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小時候,我擔心過地球的毀滅。那時剛進學校,初次聽見地球的壽命只有一百億年。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不知道要往何處去?煩惱得很!直到電視開始播放「星際大戰」的影集,說是人類創造的機器人叛變了,自稱賽隆人,開始攻擊人類。艦隊總司令奉命帶領剩餘的人類,乘坐太空船,來尋找人類第十三族科波人居住的地球,以免「亡國滅種」。太空旅行的想像,就變成解決地球毀滅、人類逃亡的唯一辦法了。

再長大一點,粗淺的科學知識又...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望遠鏡裡的世界

文/李潼

在溪口,一群少年人拿著望遠鏡,在溪岸的隱蔽處觀察避冬候鳥的生態。

能從千里外的北國飛越山山水水,安抵南島水澤的飛禽及牠們的後代,沒有不是強健機敏的。牠們以寬闊的溪流為安全防護線,在沙洲覓食或豎頸警戒,或索性在茂密的蘆葦叢鑽進竄出地遊戲和求偶。

賞鳥的少年們,不明候鳥習性,經前輩指點搜尋方向,仍舊難得找到鳥兒們的蹤影。於是,有人怪說「望遠鏡的解析度不好」;有人怪說「放大倍率不夠」;有人乾脆嫌說「望遠鏡的視野太窄」、「指點的方向不對」或「這些鳥移動的速度太快」。但他們又不願...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自序 望遠鏡裡的世界 文/李潼
望遠鏡裡的世界末日預言
獨行俠的鷺鷥林計畫
小修叔養過兩條褪色的青蛇
氣功師徒搭成的觀察臺
鷺鷥們的糞彈保衛戰
小偷家族的感恩生存
不管命運索價多高,我總得買一點
觀察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如何扮演
鷺鷥林的洪荒大災難
新羽的小鷺學飛
這一篇是為青少年讀者準備的 人生總該有仔細觀察的片刻 文/許建崑
這一篇是為帶領閱讀的老師準備的 誰來細察鷺鷥林? 文/張子樟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