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回花蓮王思迅失智症金鼎獎開學遠流五十大塊蓋亞角川尖端厭女前衛告別教職1984臺灣美術ASML三采中文怪物暢榜5折起LiveABC語言展立緒電子書9元起女人迷易博士黃山料蔚藍送冰美式推理迷終戰八十張愛玲共和國鬼月特搜焦慮療癒神話學季暢銷5折起
暫不供貨

佛教史叢談散集(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淨海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ISSN:9789575987350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08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的由來為何?
東南亞佛教如何承續法脈開枝散葉?
淨海法師從印度佛教發源談起,
廣及東南亞佛教發展。
透過豐富精彩的文史寶庫,
尋根溯源佛教的發源與流布。

藍毘尼園、鹿野苑、菩提伽耶……,為何總是吸引絡繹不絕的朝聖人潮?東南亞佛教藝術有哪些特色?中國古籍中對於佛教交流的敘述有哪些?泰國王朝的更迭和佛教信仰有關?
為了推廣佛法,淨海法師曾留學泰國學習巴利文,鑽研相關史料多年,筆耕不輟。經由長年研究考證,以叢談彙編方式介紹佛教的發源與流傳。內容包括: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印尼古代佛教史考、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史、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並收錄所翻譯的〈泰國佛教史〉,介紹泰國佛教概況。
全書論述引經據典,且涵蓋軼事雜談,除提供認識佛教史的實用參考,引人入勝的精彩介紹,讓人彷彿回到歷史現場。

作者簡介:

淨海法師

一九三一年出生江蘇泰縣。九歲出家,十六歲寶華山受戒,後就讀武進天寧寺佛學院。

一九四九年到臺灣親近慈航法師,於彌勒內院修學十年。一九六○年赴泰國學習泰文及巴利文,受南傳比丘戒,住進泰寺僧團,並入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攻讀。一九六九年轉赴日本,入東京立正大學研究,獲佛教學碩士學位。

一九七二年受邀赴紐約弘法,一九七八年抱著拓荒精神去到美國南部休士頓,與師友合創德州佛教會,先後興建佛光寺、玉佛寺及美洲菩提中心;不分任何宗派和種族,推行現代化多元性弘法活動。現任德州佛教會會長、德州佛教書院院長。著有《唯識第一課——大乘廣五蘊論略解》、《南傳佛教史》、《覺海觀覽》、《佛國留學紀實》等作品,並譯有《真理的語言──法句經》、《佛陀畫傳》等譯作。

章節試閱
第一篇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

第一章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

六、中國高僧關於藍毘尼園的記載

法顯法師到印度,是在公元三九九年,歷經十五年返國。他在《高僧法顯傳》中寫佛陀出生處說:「(迦毘羅衛)城東五十里有王園,園名論民(即藍毘尼園),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手攀樹枝東向生太子。太子墮地行七步,二龍王浴太子,身浴處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眾僧常取飲之。」(《大正藏》第五十一冊,第八六一頁)

玄奘大師西行往返歷十七年(六二九─六四五)。《大唐西域記》卷六說:「箭泉東北行八九十里至臘伐尼林(即藍毘尼園...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這本《佛教史叢談散集》,共蒐集了七篇文稿:〈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印尼古代佛教史考〉、〈馬來西亞早期佛教略史〉、〈雲南上座部佛教傳入略考〉、〈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互相依存關係〉、〈東南亞古代孟族人對南傳佛教先驅的貢獻〉、〈泰國佛教史〉。其中前六篇是寫作,後一篇是翻譯。就編著時間上和質量上講,約一半完成於於四十多年前,一半是近幾年才寫成的,在文末有註明日期。七篇文稿大多曾在國內外各佛教雜誌上登載過,也有幾篇被蒐集在國內佛教學術叢書裡。

現在我把這七篇文稿蒐集在一起,自己寫作的部分,都重新做了幾次很大的...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第一篇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
印度佛教四大聖地前言
第一章 佛陀出生處──藍毘尼園
一、佛陀的生平
二、藍毘尼園遺址的發現
三、藍毘尼園的名義和由來
四、佛經及佛傳中記載佛陀的出生
五、阿育王石柱及銘文
六、中國高僧關於藍毘尼園的記載
七、新建摩耶夫人堂(寺、廟)
八、菩提樹、聖池及其他
九、改換新面貌中的藍毘尼園
十、藍毘尼園各國寺院
十一、從藍毘尼園到迦毘羅衛城
第二章 佛陀成正覺處──菩提伽耶
一、菩提伽耶的位置和由來
二、阿育王建寺塔及...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