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照顧悠哉日記讀冊選讀巴奈回家女人節BL哈佛媽媽東立新番AI工作術孤獨死我們的勞力事這輩子賺多少才夠哥布林模式布蘭登山德森零內耗溝通
放入購物車

上海老味道(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沈嘉祿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8-25

ISBN/ISSN:978986673179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60

書況:普通

備註:書側黃斑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所有的美食感受,都離不開情境體驗,所有的美食故事,其實都是一個人的成長史。上海的飲食文化和風味小吃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每道菜餚都有其講究的細節,而傳統小吃的好滋味也是同樣地令人難忘。特別是家常菜串連起的人事物情境,更是當地人念念不忘的原因,這種精神層面比食物更值得珍藏,更值得傳給下一代。

本書是作家沈嘉祿的第四本美食隨筆集。收入有關老上海風味小吃、平民菜肴、時令美食和本幫菜點的隨筆78篇。以平民生活的草根食物為敍述底本,以懷舊諧趣的文字和生動傳神的插圖展開對老上海市井生活的回憶。文字活色生香,如臨其境,如品其味。


四大主題,品嚐上海傳統飲食風情
‧水汽氤氲中的寒素生活:

 清晨,天矇矇亮,薄薄的一片月亮還浮在空中,像塊溶化的水果糖。此時簡陋的大餅攤裡,日光燈瀉下一片刺眼的白光,灶膛裡的紅藍色火苗快活
 地躥起,舔著鐵鍋的邊緣。師傅們正忙得不可開交,身上的工作服已有好幾天沒洗了,與灶台頻頻磨擦的那個部位已留下一條污痕。
‧石庫門裏的八仙桌:
 隔夜的剩飯,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因為沒有像樣的菜下飯,只好將就點,在鍋裡倒幾滴油,將冷飯撥碎倒入,吱的一聲,香氣就衝上來了。加點
 鹽,加點蔥花,不停地炒熱,就成了。孩子吃起來頓覺美味異常,胃口大開,無需有菜,不過沖一碗醬油湯最好,碗底朝天後猶覺不足。
‧時令美食最難忘:
 糯米漿盛在缸裡靜靜地沉澱著,要吃時盛進布袋裡吊一夜收收乾,就可以包湯團了。烏黑的餡心是事先醃好的,板油、綿白糖加黑洋酥,搓成小顆
 粒包進雪白的皮子裡。所以南方的湯團表面是很光潔的,風一吹,皮有點結硬,摸上去就像嬰孩的屁股。下鍋煮,三點水後浮起。咬一口,皮子糯
 性十足,但從來不會黏牙。黑色的餡心直往口腔裡噴射,甜甜的,燙燙的,讓人滿心歡喜。吃著湯團,春節就到了。
‧老城厢的猪油香:
 煮田螺是馬虎不得的,據師傅說,他們選用的是安徽屯溪出產的龍眼田螺,殼薄肉肥,味道好。採購來後,先用清水養兩天,讓田螺吐淨泥沙,剪
 尾巴後倒入鍋內,加茴香、桂皮、醬油、糖、薑塊等佐料,槽頭肉當然是不可少的,割兩大塊扔進去,及至大功告成前,再將陳年香糟搗成糊狀投
 入,稍滾即可出鍋。在行人熙攘往來的街上,師傅燒煮糟田螺的細節,帶著一點幽默的表情,烘托起都市的流金歲月。

延伸閱讀
《下廚記》(遠足文化)

作者簡介:

沈嘉祿,有人贈給他一頂高帽子——「文壇美食家」,苦孩子出身,雖然沒有咽過糠,卻也喝膩了南瓜湯,第一次在親戚家吃紅燜魚翅已是而立之年。出版過小說、散文十餘種,這裏且不作數,單算所謂的美食文化隨筆,有《飲啄閒話》、《消滅美食家》、《美女鴨頭頸》,加上這本,有心為上海的城市味覺留下一點私人化的記憶,希望能勾起大家的共同記憶。

他認為寫美食文章,第一境界是人與食物的關係,第二境界是食物、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三境界是以食物為契機的人與人的關係。且將昨天的油鹽醬醋與今天的紫菱白菰,燉成幾行疏淡文字,與列位看官一起細細品味尋常日子的甜酸辣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蔡珠兒、朱振藩、韓良露、王安憶、李昂



不只是老味道,還有老時光

韓良露

「糯米漿盛在缸裡靜靜地沉澱著,要吃時盛進布袋裡吊一夜收乾,就可以包湯圓了。」……

這一陣子,我總是在忙完一天的行程後,回家梳洗後,安頓好自己,泡上一壺茶,就溜進書房,開始讀一些「上海老味道」的文字,我並不貪心要一次讀許多,而是像品嚐美好精細的茶食般,細密地咀嚼體會書中深情的文字,這些文字所喚起的絕不只是對老味道的懷念,還有更多的是隨著味蕾的記憶而起的對老時光、老事物、老人情的追憶,那些似乎早已消...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偷吃豬油渣

很長時間裡,我一直認爲世界上最香的氣味來自一堆白花花的豬油,不管它在下鍋前的外貌是如何的猥瑣可疑,比方說夾著比芝麻還細小的煤屑,洗也洗不乾淨,細嗅之下還有一絲令人不快的膻味。但你不妨將它切成麻將牌那般大小,放在鐵鍋裡慢慢地熬。不一會,它嗞嗞地滲出了油,油膩的氣味令人欣慰地在昏暗潮濕的廚房裡瀰漫。然後,鍋裡的油多起來了,在豬油塊的邊緣興奮地沸騰著。再然後,豬油塊縮小了,變硬了,浮在透明的豬油上,像一條條小魚那樣靈活,並泛出賞心悦目的金黃色。這個時候,啊,脂肪的香味如同快樂的精靈在平民百姓的...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台灣版作者序

在兩岸圖書交流中,大陸或許還處於「逆差」狀態。這當然是我個人的猜想,但願這是一個誤判。不過就我本人的閱讀經驗而言,二十多年前讀到臺灣作家的小說與散文時,一下子就能進入作品規定的語境,對人物與事件也有近在咫尺的「在場感」,甚至是情同手足的切膚之親。穿越時空的欣慰與驚訝,親切與感動,會意與疏隔,讓我獲得極大的滿足。我不知道臺灣讀者在閱讀大陸作家的作品時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我這裡絲毫沒有引誘或暗示的意思,只是微微流露一種同胞的私心而已。

後來我讀到臺灣作家有關美食方面的散文時,那種親切感...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臺灣版序
推薦序 還有老時光/韓良露

一、水氣氤氳中的寒素生活
四大金剛
糜飯餅
粢飯糕
老虎腳爪撓癢癢
絲襪餛飩和柴爿餛飩
羅宋麵包與羅宋湯
黃楚九和生煎饅頭
油墩子上那隻蝦
馬南一湯
流清蛋
百腳旗下
含鹽菜湯的象徵意義
天吃星出浴
黃豆的團隊精神
就怕你皮不厚
三鮮豆皮八卦湯
軍糧也美味
雞毛換糖
糕,你還高興嗎
「炒米花響嘍……」
老大昌的碎蛋糕

二、石庫門裡的八仙桌
麵疙瘩和麵條子
咪西咪西炒冷飯
偷吃豬油渣
槽頭肉升級版
暴醃黃魚乾
做魚要厚道,吃魚也要厚道
大雪和臘肉的約會
風...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