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賞銀柳玩花藝(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143號)

作者:陳季呈
出版日期:2016-12-01
以銀柳為主角的花藝作品。. ...

十二節氣 在地食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第140號)

出版日期:2016-09-01
本書收錄驚蟄-韭菜、立春-青蔥、春分-箭筍、立夏-龍鬚菜、夏至-山苦瓜、小暑-大豆、小滿-番茄、立秋-百合、霜降-紅糯米、立冬-苦茶油、冬至-丹參、大寒-當歸等十二項節氣食材,其中有些是餐桌上常見的菜 ...

進擊吧!有智慧的大豆

出版日期:2021-12-01
這本書紀錄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投入大豆生產智慧化的研發始末,從農友遭遇的問題出發,逐步突破,協助青年農民穩定生產、創新區塊鏈行銷,在地農會的支持收購,更是一劑定心丸。氣候變遷的陰霾不會散去,給農業帶來更 ...

水稻有機栽培(花蓮農改場57)[第一版二刷]

作者:潘昶儒等
出版日期:2011-05-01
水稻有機栽培. ...

東部有機樂活廊道研討會專刊(花蓮區農改場專刊86號)

作者:林立
出版日期:2010-11-01
東部有機樂活廊道研討會. ...

103年科技研發與輔導成果暨未來展望研討會專刊

出版日期:2016-06-01
103年科技研發與輔導成果暨未來展望研討會專刊. ...

東部休耕地的再出擊

出版日期:2015-03-01
東部休耕地活化,以採訪方式報導硬質玉米、青割玉米、有機大豆、仙草、油茶以及播種機等. ...

大廚與小農的對話-在地食材新火花(專刊157)

出版日期:2018-07-01
本書「大廚與小農的對話-在地食材新火花」,便是產業在地化的最佳起手式,花蓮在地最負盛名的小農組織-花蓮好事集,其所生產的產品優質且多樣,實受在地人所喜愛,但如此高品質且具地區性的食材應如何烹調,卻非一 ...

2019地景經營措施與環境回復力工作坊手冊(花蓮區農改場專刊第167號)

出版日期:2019-05-01
以「地景經營措施」以及「環境回復力」為本次工作坊兩大主軸,借重10 位濕地營造、地景營造、生物多樣性保育,以及環境回復力研究的專家,分享過去從事相關研究的經驗,並前往花蓮農改場研究樣區,給予指導及建議 ...

原鄉部落有機誌

出版日期:2015-07-01
宜蘭花蓮地區部落故事. ...

東部里山製作 : 台灣生態農業學習指南

出版日期:2018-12-01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轄區內的宜蘭、花蓮兩縣,擁有好山好水與咸少工業發展的優勢,民國83年在花蓮富里設置水稻有機試作田,開啟宜花有機農產業的推動。經過20餘年的時光,有機農業這顆種子在宜花地區播種、萌芽、生 ...

金柑健康管理技術專刊

出版日期:2017-07-01
臺灣金柑栽培面積272 公頃,其中宜蘭244 公頃,約佔全臺90%,可說是宜蘭重要的特色果樹產業之一。傳統上多由青果合作社與蜜餞加工廠收購,製成「金棗糕」等蜜餞加工產品。自90 年代起,由於受 到其他 ...

硬質玉米病蟲害

出版日期:2014-10-01
  種植硬質玉米時,多不噴藥防治病蟲害。可利用栽培手段近型病蟲害之管理,如做好整地、選擇抗病品種、保持在適當種植密度、注意排水及合理化施肥等。  認識病蟲生態是管理病蟲害的第一步,如高濕之栽培環境下易 ...

東部農業生態小旅行

出版日期:2014-12-01
在三星行健村建立魚茭共生的栽培模式,養魚防制筊白筍田裡的福壽螺,讓農友多了漁獲收入及增加無形的觀光休閒價值:在光復馬太鞍部落,我們看到在地阿美族傳統的巴拉告捕魚法變身成為農業休閒體驗活動,兼顧文化保存 ...

臺灣青農民 在地新勢力

出版日期:2015-07-01
宜蘭花蓮地區青年農民的奮鬥故事.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