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隱形的吶喊:犯罪被害人心內話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6-02-28
二手書交易資訊
犯罪被害人家屬及加害人親友訪談,共十個故事;國內、外犯罪被害人保護機制介紹,及相關資源與延伸閱讀。. ...

為廢除死刑而戰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6-11-02
二手書交易資訊
為何要廢除死刑?死刑有道德問題嗎?羅貝爾‧巴丹戴爾是法國廢除死刑的象徵,其回顧在法國廢除死刑的奮鬥歷程的著作。羅貝爾‧巴丹戴爾的名聲一方面是與一系列著名案件聯繫起來的,例如:男爵昂頒案、部落利家族案、 ...

與死刑拔河—死刑案件的辯護經驗與建議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5-12-16
二手書交易資訊
死刑案件中的被告,常被社會輿論視為「非人」,速審速決、除之而後快的呼聲不斷迴盪。然而,每次死刑案件的發生,都有其因果歷程,如果不一一檢視這些環節,而只是去脈絡化地判斷,即認為被告有與世隔絕之必要,那麼 ...

無彩青春 (二手書)

作者:張娟芬
出版日期:2004-07-01
出版社:商周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民國八十年,汐止血案發生,從此開啟一段漫長的司法之路,緊緊地繫著被害人家屬,囚禁著三名無知少年,更深深影響了參與此案的所有律師以及社會大眾。本書以生動與敘事性的方式,描繪出台灣司法史上一段歷時十多年的 ...

斷臂上的花朵:從囚徒到大法官,用一生開創全球憲法典範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11-08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最尖銳棘手的社會問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弱勢族群社會經濟權利保障、轉型正義、廢死、刑求的合法性、囚犯的投票權等等★最感性溫情的深度解讀――篤信和解共生、民主開放、人性尊嚴的薩克思大法官回歸人性的真 ...

為廢除死刑而戰

出版日期:2006-11-02
為何要廢除死刑?死刑有道德問題嗎?羅貝爾‧巴丹戴爾是法國廢除死刑的象徵,其回顧在法國廢除死刑的奮鬥歷程的著作。羅貝爾‧巴丹戴爾的名聲一方面是與一系列著名案件聯繫起來的,例如:男爵昂頒案、部落利家族案、 ...

我國廢除死刑的立法研究

作者:王松麗
出版日期:2012-10-01
. ...

人權議題與公民參與-性工作除罪化與廢除死刑個案分析

出版日期:2010-04-01
本研究採公民會議方式,遵循公民會議的標準作業程序,就「性工作除罪化」與「廢除死刑」兩項議題招募公民小組,透過公民知情和理性的意見交換,凝聚議題共識,並提出具體政策建議,送請相關機關回應公民審議結論,並 ...

與死刑拔河—死刑案件的辯護經驗與建議

出版日期:2015-12-16
二手書徵求
死刑案件中的被告,常被社會輿論視為「非人」,速審速決、除之而後快的呼聲不斷迴盪。然而,每次死刑案件的發生,都有其因果歷程,如果不一一檢視這些環節,而只是去脈絡化地判斷,即認為被告有與世隔絕之必要,那麼 ...

妞妞闖禍了

出版日期:2016-02-28
這是一本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從犯錯與懲罰進行討論,我們希望孩子先從畫面想像故事發展與各種細節,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 ...

無彩青春

作者:張娟芬
出版日期:2004-07-01
出版社:商周出版
二手書徵求
民國八十年,汐止血案發生,從此開啟一段漫長的司法之路,緊緊地繫著被害人家屬,囚禁著三名無知少年,更深深影響了參與此案的所有律師以及社會大眾。本書以生動與敘事性的方式,描繪出台灣司法史上一段歷時十多年的 ...

斷臂上的花朵:從囚徒到大法官,用一生開創全球憲法典範

出版日期:2013-11-08
出版社:麥田
二手書徵求
★最尖銳棘手的社會問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弱勢族群社會經濟權利保障、轉型正義、廢死、刑求的合法性、囚犯的投票權等等★最感性溫情的深度解讀――篤信和解共生、民主開放、人性尊嚴的薩克思大法官回歸人性的真 ...

死刑存廢的新思維-研討專論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9-06-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為 【 死刑存廢的新思維 】 研討會論文集。此研討會於 2008 年 11 月舉行,由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主辦、德國在台協會、法務部、國際刑法學會台灣分會、中正大學法學院暨法律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死刑存廢的新思維-研討專論

出版日期:2009-06-01
出版社:N/A
本書為 【 死刑存廢的新思維 】 研討會論文集。此研討會於 2008 年 11 月舉行,由廢除死刑推動聯盟主辦、德國在台協會、法務部、國際刑法學會台灣分會、中正大學法學院暨法律系、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