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文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長照房慧真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山水雲石-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水詩情攝影集[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1-12-01
本書以太魯閣的山、水、雲、石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結合古典詩詞及書法藝術,引領社會大眾品味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美。. ...

山水雲石-太魯閣國家公園山水詩情攝影集[軟精裝]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1-12-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以太魯閣的山、水、雲、石為主題的攝影作品結合古典詩詞及書法藝術,引領社會大眾品味太魯閣國家公園之美。. ...

勇 太魯閣族(精裝)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5-12-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藉由巨人和射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傳達太魯閣族在面對巨人及兩顆太陽的威脅下,如何運用他們的智慧及勇敢,還有團結的精神,同心協力地一起解決問題,最終保護了自己的家園。故事中更巧妙地融入了具文化獨特性的音樂與 ...

山海風雲-太魯閣植物生態

作者:陳添財
出版日期:2022-12-01
太魯閣國家公園在世界自然遺產的傑出普世性價值上,本書認為:1.台灣是東亞植物區系的縮影,而太魯閣是唯一保有連續且完整的海平面至高海拔生態系的保護區域。太魯閣峽谷和清水斷崖形成的地形屏障,是許多現存動、 ...

登山安全 (二手書)

作者:吳康文
出版日期:2013-03-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

作者:金尚德
出版日期:2017-12-01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治理太魯閣立霧溪流域太魯閣族人,從1914年起逐次修建內太魯閣隘勇線、新城內太魯閣道路、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等警備道路、及各警備道路支線,及至1935年完成合歡越道路穿越中央山脈 ...

合歡山史話[精裝]

作者:金尚德
出版日期:2019-11-01
自康熙24年(1685年)起,首任臺灣府知府蔣蘊英主修的《臺灣府志》,這本描述了臺灣島初入大清版圖之海上疆域的方志上,一座名為「合歡山」的山峰,首次出現於歷史文獻中,但卻將「合歡山」描述在雪山山脈一帶 ...

立霧注[精裝]

作者:李瑞宗
出版日期:2022-12-01
本書以日治時期以來太魯閣地區交通變遷的人文歷史為主,透過鮮活的文字、耆老訪談與珍貴的歷史照片,探尋太魯閣這方水土往日的人、事、地、物的遷移,,從庶民的角度窺見,昔日不同的族群在太魯閣山林間從事採集調查 ...

太魯閣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

出版日期:2023-12-01
本書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數種容易見到的苔蘚植物及地衣,文字敘述並搭配生態照及顯微照片,藉此帶領讀者體會不同種類的苔蘚及地衣的樣態,希冀可以吸引更多人對苔蘚、地衣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引領更多有興趣者投入相 ...

到太魯閣走走: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解說叢書

出版日期:2014-11-01
太魯閣國家公園有數十條難易等級不同的步道點,有的在高山、有的在海岸,有的則在峽谷,每條步道都各有特色,也各有精彩的自然人文故事。本書精選二十餘條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路程短、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又容易親近的 ...

覽碑懷古-東西橫貫公路另頁史實[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1-12-01
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內中橫公路東段沿線碑刻的簡介、釋文、款文、印文,並詳註碑刻位置和碑刻概況,再簡介撰文者與書寫者,最終由書法名家進行書法藝術的賞析。. ...

地景‧太魯閣(DVD)

出版日期:2014-12-01
一位正處在創作瓶頸的太魯閣族石雕藝術家-舒浪,巧遇一位上課遲到的地質研究女孩-小敏。小敏沿路訴說著太魯閣所帶給自己的感受與感動,她的熱情分享讓舒浪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多了另一層的認識,也回想起小時候,父親 ...

情深大地:太魯閣的山林物語DVD

出版日期:2010-07-01
母親,是熱愛大自然的保育志工,終其一生在太魯閣追尋永恆。 兒子,是渴望自由的音樂家,追隨母親的腳步在太魯閣探索生命。 透過他們的足跡,從奇萊、南湖到合歡山,從綠水、九曲洞到砂卡礑溪,揭開太魯閣傲人的世 ...

縱橫太魯閣

出版日期:2011-12-01
自然與人文背後的意涵,其目標是喚起人們對環境的關懷,期待自然萬物因人的瞭解、關愛、體驗而自在快活。透過繪畫創作、展覽活動與畫冊紀錄傳承宣導,可以延伸美的教育、表現層次與「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感受, ...

風中之翼─灰面鵟鷹的故事

出版日期:2008-12-01
灰面鵟鷹是恆春半島知名的候鳥,本紀錄片拍攝內容針對灰面鵟鷹的分佈狀況、遷徙及繁殖等生活史詳加記錄,探討其地理分布、生態地位,並配合本處過境猛禽生態調查,同時紀錄人為活動與灰面鷲的相互影響,以呈現本處灰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