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長照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提供搜尋: [全文-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
搜索結果:頁數1/28

客家與族群研究的技藝

出版日期:2021-05-25
關注「客家研究如何作為一門學問」而不只是一本「研究方法」的傳統教科書現階段的客家研究廣泛地引用各類學科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來了解客家(族群),而具有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學術特色。本書匯集16位熟悉各相關研 ...

科學態度 : 對抗陰謀論、欺詐,並與偽科學劃清界線的科學素養 (二手書)

作者:麥金泰爾
出版日期:2021-07-28
二手書交易資訊
對科學的質疑洶湧而來,科學家該如何謹慎面對、維護科學價值,並避免偏誤?本書帶您真正認識「科學」,並起身捍衛科學的獨特性。※科學在乎的是證據,且科學家永遠願意根據新的證據改變理論。※即使是失敗的理論也能 ...

亞斯伯格的孩子們:自閉症在納粹維也納的起源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0-01-31
二手書交易資訊
他是身心障礙兒童的捍衛者,還是納粹「優生滅絕」政策的共謀?作者伊迪絲・薛弗(Edith Sheffer)深入挖掘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候群研究先驅──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醫師的研究 ...

半導體元件物理學第四版(上冊)

出版日期:2022-06-29
最新、最詳細、最完整的半導體元件參考書籍《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這本經典著作,一直為主修應用物理、電機與電子工程,以及材料科學的大學研究 ...

全球公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危機:當前挑戰與觀點辯論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2-1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在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世界中教育該扮演什麼角色?公民的多樣性╳平等與社會正義╳全球與在地的緊張關係「全球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CE)概念的興起,源於 ...

創新創業密碼:施振榮Stan哥的王道心法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1-05-10
二手書交易資訊
台灣科技創業教父施振榮的王道經營哲學及實踐案例「這一路走來,我都是由王道出發,要打造一個所有利益相關者可以攜手創造價值且利益平衡的機制,如此才能永續經營。」──施振榮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 ...

過動:第五屆御宅文化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文集(上)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7-02-10
二手書交易資訊
阿宅,活出色。《Pokémon》裡虛構的寶可夢是否符合動物倫理學範圍?日本聲優的偶像化如何引領2.5次元風潮?聖地巡禮的魅力居然重新讓沒落神社成為觀光熱點?御宅族為何對乳搖有瘋狂偏執?本書收錄交通大學 ...

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1-3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後基因體時代來臨如何在科學vs.非科學、生物vs.社會文化中找到平衡?二十一世紀隨著分子生物學驚人的發展,基因工程的進展觸及了「什麼是生命」人類存在的論辯,2003年4月人類基因定序宣布完成後,正式進 ...

科技社會人:STS跨領域新視界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9-09-03
二手書交易資訊
STS給你另一個選擇! 工程技術只是一個起點, 更多的創意與趨勢,都在科技與社會的互動與理解中產生, 破除傳統單向教學模式,讓STS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生涯不同的選擇! 這本教材以「科技 社會 人」為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二0一六作品集 (二手書)

作者:何震寰
出版日期:2016-06-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收錄交大建築所2015年春季至2015年秋季兩個學期之學生作品以及學生參與活動,主要架構有七部分:「序 Foreword」、「建築設計 - 基礎核心課程 Core Studios」、「建築設計-高 ...

掌藝人:西田社的布袋戲風華

出版日期:2022-12-08
一群對本土文化滿懷熱忱的先行者用一輩子付出,刻劃臺灣布袋戲的輝煌歷史這不只是一本記述西田社創立、發展,以及勇於面對危機、堅持傳承與求新歷程的紀實書籍,更是一齣承載臺灣布袋戲輝煌歲月的歷史大戲,每一段文 ...

另眼看御宅:跨媒體傳播下的日本文化剪影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4-0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ACG、御宅、日劇、動漫、推理小說、輕小說、百合文化、AKB48…,當所有關鍵字橫跨各種傳播媒介飛奔而來,似乎也勾勒出我們對於日本社會文化的各種想像,甚至因應這股日本次文化風潮,「御宅族」成為夯名詞。 ...

篳路藍縷—從打石場到陽明醫學院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23-07-07
是校史,也是醫學史陽明醫學院與戰後臺灣國立陽明醫學院成立於1975年,原為臺北榮總第一期五年發展計劃的一環,後在國家公衛政策介入下,成為培育公費醫師、支持偏鄉醫療人力的基地。隨著經濟崛起與政治的民主化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