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賣故事的人大塊商業展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老紅帽 (電子書)

作者:藍博洲
出版日期:2010-02-12
本書特色1.延續「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的故事性質,藉由五位「老台共」的故事,讓日據時期至二二八、

白色恐怖

時期的台灣農民運動的歷史更為清晰。2將與「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影像展」合作。3.故事主角之ㄧ, ...

紅雲:嚴秀峰傳 (電子書)

作者:楊渡
出版日期:2011-09-01
「下車的時候,李友邦回頭看了一眼,那吉普車依舊停在不遠處,很明顯的,就是要讓他們知道這是跟蹤。寒流來襲的夜晚,李友邦默默扶著嚴秀峰走入醫院。不遠處的吉普車燈閃著兩道寒光,有如監視的眼睛……」 一九九二 ...

老紅帽 (電子書)

作者:藍博洲
出版日期:2010-02-12
本書特色1.延續「簡吉─台灣農民運動史詩」的故事性質,藉由五位「老台共」的故事,讓日據時期至二二八、

白色恐怖

時期的台灣農民運動的歷史更為清晰。2將與「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影像展」合作。3.故事主角之ㄧ, ...

無奈的山頂人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10-05-10
內容簡介 一個不被時代窒息的見證者  和他獨守家園20年的妻子二十年獄中筆記、書信、文件 完整史料首次披露仍然有一些政治受難者,以自身的苦難作見證,讓我們聽到時代所窒息的名字,聽見來自墳地深處棺 ...

青島東路三號:我的百年之憶及台灣的荒謬年代 (電子書)

作者:顏世鴻
出版日期:2016-11-30
出版社:啟動文化
在荒謬年代,愛國本身是值得死的罪愆……他們是台灣最後一代理想主義者,這更是台灣最後一本良心知識分子的親筆回憶錄1950年的青島東路三號,約是現在的台北喜來登飯店之地,當年是軍法處看守所,許多台灣精英知 ...

思想(5):轉型正義記憶政治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07-04-01
「週年」──尤其是十、百整數的週年,往往是驚醒記憶的時刻,迫使人們正視歷史的延續與教訓。不過,某個年份,可能可以聯繫到多個歷史上的事件或者人物,構成多面向的週年。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也是解嚴二十 ...

思想(5):轉型正義記憶政治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07-04-01
「週年」──尤其是十、百整數的週年,往往是驚醒記憶的時刻,迫使人們正視歷史的延續與教訓。不過,某個年份,可能可以聯繫到多個歷史上的事件或者人物,構成多面向的週年。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也是解嚴二十 ...

旅行遇見白色恐怖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15-07-28
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共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撤退來臺,自1949年起至1987年為止,展開長達三十八年的軍事戒嚴統治,戒嚴時期政府為防止中國共產黨滲透臺灣,先後頒布《懲治叛亂條例》、《檢肅匪諜條例》等法 ...

來自清水的孩子 Son of Formosa(2):綠島十年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20-06-25
1950年代,

白色恐怖

籠罩台灣,焜霖因為曾參與高中讀書會而被捕。某日清晨,他與其他一千多名政治犯們被船艦載至綠島,成為被政府教化的「新生」。酷刑、威嚇、勞動、聽訓,白色恐怖禁錮了焜霖十年的青春,也帶走 ...

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 (電子書)

作者:杜晉軒
出版日期:2020-02-27
「雖然你是外國籍,但你流著中國人的血,所以你是中國人!」

白色恐怖

──在台灣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集體創傷,有不少東南亞「華僑」同樣遭受黨國機器所迫害,他們沒有「中華民國國籍」,卻只因著「大中華民族主義」以 ...

疑案剪接師【附獨家作者後記】 (電子書)

作者:高普
出版日期:2020-10-12
★公視新創電影《媽!我阿榮啦》獲獎編劇全新小說作品★《返校》

白色恐怖

時期的歷史暗影 ×《毋甘願的電影史》重現台語片輝煌時代接下神祕任務的剪接師,意外捲入威權歷史疑案,面對殘缺的電影膠捲,他該如何拼湊出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59期:兩個母親的和平協議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9-05-02
兩個母親的和平協議-母親節,談婆媳 五月,最常被討論到的節日,大概就是母親節了。 只要抬頭一看,就可以看到各種商品的促銷活動、蛋糕和餐廳的折扣、還有很多真的跟假的康乃馨花束在商店前面一字排開。要不注意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75期:造假教育何時休?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20-09-01
近日,中山大學以抄襲為由,撤銷了高雄市長參選人李眉蓁的學位。而她的回應是:「選舉已經結束,所有都該回歸正常。」她口中的「正常」,顯然是對照於「 選舉」的「非常」:因為選舉這一非常活動,她的抄襲行為才會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68期:不聽話青少年的心內話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20-02-03
這些年來,在各種社會議題的推展、討論上,我們越來越常見到年輕的身影,無論是街頭、校園、網路...,大學乃至中學生參與其中,都已是常事。有人說他們是「覺青」--所謂「 覺醒青年」--而這個稱呼其實有調侃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