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文女身中年之路更新粒線體長照閱讀全壘打語言展66折起抵抗行動高效人生房慧真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

柏楊版資治通鑑(3):楚漢相爭(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83-11-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冊共包括八十年(前二九○年──前二一一年),戰國時代在本冊中結束,秦王朝也在本冊結尾時統一當時的世界。二十世紀的今天,以及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初葉,似乎是第二個戰國時代。我們無法預料將來由誰統一 ...

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 (二手書)

作者:李開周
出版日期:2016-01-13
二手書交易資訊
◎ 肥冬瘦年,餛飩餺飥冬至不吃湯圓,年夜飯只吃麵條 ◎ 隨年壓歲,大小有別壓歲錢大放送,哥哥、姐姐領得多◎ 義會、關撲樣樣來辦年貨缺現金?沒關係,分期付款或賭運氣都行◎ 宋朝人過年愛打馬宋朝人過年打什 ...

宋朝妙新聞 (二手書)

作者:吳鉤
出版日期:2017-02-22
二手書交易資訊
在地視野、全新觀點、獨家報導重新發掘宋朝全貌,看見不一樣的宋朝!【快報】宋仁宗誠徵敢說真話的大臣【最新】蘇東坡榮膺國民男神【即時】范仲淹捐出全數財產創辦NGO更多重點新聞 請見內頁分曉!【各版新聞提要 ...

懿宗佞佛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1-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昭宗復位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0-15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莊宗滅梁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0-01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石晉篡唐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1-15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郭威篡漢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1-15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契丹滅晉 / 司馬光原著; 張舜徽審訂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2001-11-15
出版社:N/A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司馬光打破缸 (二手書)

出版社:人類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1、以

司馬光

和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卻有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裡,其他小朋友不是被嚇哭,就是被嚇跑,司馬光卻將缸打破救人的故事,讓孩子學習「應變力」的重要。2、進入故事前,本書以親子導讀提醒家長,在說故事 ...

柏楊版資治通鑑(17):赤壁之戰(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85-02-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赤壁之戰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十七冊(204A.D.-220A.D.)  東漢王朝從一六○年起,三十年間,中央政府在宦官群跟皇后家族長期鬥爭之下,已經癱瘓。不過政治功能仍隨著墮力運轉。然而,到一八九 ...

柏楊版資治通鑑(62):狼虎谷(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91-06-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狼虎谷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六十二冊(882A.D.-888A.D.)  狼虎谷,是山東省萊蕪市西南一個平凡的山谷,顧名思義,不難想像它平時人跡罕至,只有狼虎出沒。但它卻留下使人震撼的名聲,只因中國 ...

柏楊版資治通鑑(68):半截英雄(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92-07-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半截英雄 《柏楊版資治通鑑》第六十八冊(926A.D.-932A.D.)  我在大學唸書的時候,有位女同學,面目姣好,而腿部較粗,男生們就贈給她一個綽號:「半截美女!」現在回想起來,誠是惡謔。  但長 ...

柏楊版資治通鑑(30):自毀長城(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86-03-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自毀長城《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三十冊(429A.D.--449A.D.)  大分裂時代前期「五胡亂華十九國時代」,在本冊結束,後期「南北朝時代」,同時在本冊開始。 再一次的感謝

司馬光

先生,中國只有這一部 ...

柏楊版資治通鑑(31):南北朝(平裝版) (二手書)

作者:

司馬光

出版日期:1986-04-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南北朝柏楊版資治通鑑》第三十一冊(450A.D.-465A.D.)  南北朝,比五胡亂華,更為惡劣。  大分裂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大黑暗時代,而五世 紀五○年代,更是大黑暗時代中的大黑暗時代(東西相映,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