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人本教育札記 第316期:課綱問題 還沒了結!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5-10-01
課綱問題,還沒了結!◎編輯部反課綱的這把火,熊熊燃燒,歷時已久。從去年的百位歷史學者連署,到今年的中學生投入;從原先的各校網路串連,到後來的眾人包圍教育部…這把火使學者和學生的力量熔為一體,並將輿論淬 ...

人本教育札記 第289期:別讓孩子變罐頭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3-07-01
建立對待

過動

孩子的新視野◎編輯部孩子上課老是不專心、生活秩序一團亂,怎麼辦?或許,我們可以減少教室裡讓人分心的佈置、可以調整上課內容來吸引他、可以安排活動讓孩子釋放身體動能、可以協助孩子設置一些結構化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01期:教育與醫療 夾縫間的「過動兒」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4-07-01
教育與醫療夾縫間的「

過動

兒」編輯部今年四月,新北市政府宣佈,將針對小二學童,全面推展過動兒篩檢。對此,朱立倫市長表示:千萬別停留在孩子是「ㄐㄧㄢ」的感覺,或指責孩子「不乖」、「調皮」,事實上,過動的孩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02期:十二年國教為何只能是山寨?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4-08-01
十二年國教經各界討論數十年,終於在二○一一年馬英九的總統元旦祝詞發表後,開始上路。這本應是台灣教育史上的大事,而確實也成了大事︱家長、學生,乃至學者、教師反彈之力道、意見之分歧,不可謂不大!人本與許多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14期:怎樣才是「過動兒」?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5-08-01
怎樣才是「

過動

兒」?/編輯部無論在哪個求學階段,你的班上一定有些同學怎麼也坐不住;待在教室裡乖乖不動,似乎比殺了他們還難受。說真的,他們也不見得做了多不可原諒的事,就只是沒辦法聽老師指令、照課堂規矩行 ...

食力專題報導 第27期:過動、致癌,千錯萬錯都是色素的錯,是真的嗎?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20-01-16
如果馬卡龍或棒棒糖失去了繽紛的色彩,你還會買單嗎? 「色素」賦予食品美麗的色澤,進一步刺激了食慾與購買慾。 但是你是否也擔心色素不健康,可能會引發

過動

症、甚至致癌?!事實上,色素真的如此不堪嗎?如果真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20期:中學生權利論壇 聽下一個世代談校規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02-01
聽下一個世代談校規 ◎編輯部從太陽花到反課綱,學生的身影越來越鮮明。這不只指他們的角色越來越吃重,也指他們的思想、行動越來越令人激賞;光從這兩場運動的重要口號,就能證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30期:是性教育?還是性焦慮?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12-01
是性教育,還是性焦慮?我想,焦慮是原初的起點。而教育,往往是在看見了某些焦慮後,試圖做為一種可能的方法來解決或解答這些焦慮。性,無論在西方或東方,做為一種古老的不可明說的事物,長久以來一直是教學的難題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19期:你的一票選教育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01-01
教育左右國家的未來。但教育政策多半由政府強制推行,你我並沒有直接插手的權力;對教育再有疑慮,通常也無力改變大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 幸好我們有總統選舉。 由於選舉,候選人們勢必要提出政見;由於選舉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24期:困境,來自上帝?還是人間!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06-01
困境,來自上帝?還是人間!◎ 編輯部有愛無礙。面對身心障礙者的種種困境,我們的社會總是這麼說。但再多的說法,都無法掩蓋困境的存在。別的先不說,光看人本從二○一三年來接獲的多起台南啟智學校、台中啟聰學校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22期:這些孩子,你怎麼看?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04-01
本文節錄於《人本教育札記》322期之【史英-人本論壇】 超過半個世紀之久,還要重提那樣的舊事,實在令人感慨系之。那一年我小學六年級。那一天,雖然之前老師一再叮嚀,還是有一個同學忘了不可以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96期:校園狼師追追追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22-06-01
今年四月,人本南部辦公室發現,三年前在S國小任教時性侵學生,最終被判刑強制猥褻罪的張博勝,沒有入監服刑成了通緝犯。在人本發新聞稿呼籲民眾小心、請警方追捕的隔天,張博勝被緝捕到案。張博勝教書二十多年,待 ...

人本教育札記 第321期:學校,給個說法 (電子雜誌)

出版日期:2016-03-01
發現問題→質疑後發問→得不到回應→體制外抗爭。這幾乎成了學生們以及整個社會的人在走上爭取權益這條路前共同經歷過劇本了。但是往往得在進入了體制外抗爭之後,學校才會出來跳腳說:「唉,怎麼不先從正當管道提出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