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綠建築 4月號/2020 第64期

出版日期:2020-03-30
得「意」而忘「形」仿生一詞源於希臘文,Bio 代表生命,而imesis 有模仿的意思。仿生學(Biomimicry)的名詞最早由美國生物學家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在1997 年正式 ...

綠建築 2月號/2020 第63期

出版日期:2020-02-03
【NEWS】永春之亭Perpetual Spring紅冠與銀翼Chicken Caravan【COLUM】綠色讀本選02單車享時間--騎向心靈的綠洲小屋世界賞02高山之眼Black Body Moun ...

綠建築 10月號/2016 第43期

出版日期:2016-10-04
《綠建築》雙月刊,為《GREEN綠雜誌》改版後之雜誌,綠建築廣泛議題的研究與討論,兼具建築專業、生態環境、人文關懷,力求嚴謹傳達觀念態度,普及綠建築的知識與概念,讓綠與建築更加融入生活與環境。對話,綠 ...

綠建築 12月號/2016 第44期

出版日期:2016-12-02
幼兒園設計教育是百年大計,它的影響在一個世代裡不會顯現,就像種下一顆種子,經過很久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很多棵樹變成了森林,才能滋養土地,回饋這個世界清綠的視野。我們此刻不談教育理論,但環境的潛移默化卻是 ...

綠建築 6月號/2018 第53期

出版日期:2018-06-04
. ...

綠建築 10月號/2018 第55期

出版日期:2018-10-01
自在風土,葡萄共酒莊一色大自然有無限想像,因千變萬化;建築有無限想像,因與藝術有共同語言;而環保,也應有無限想像,比如以有機種植的葡萄釀酒,過程也要以不破壞環境為原則;釀酒的酒莊也自然而然要友善環境, ...

綠建築 12月號/2018 第56期

出版日期:2018-11-30
木瓜與瓊琚「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很像建築與植物間的關係。我們很想探究植物在建築中扮演的角色,植物可以為建築帶來什麼?建築又為什麼需要植物?這似乎難以用數據衡量,但我們卻又很當然地認為,這是有好處 ...

綠建築 4月號/2018 第52期

出版日期:2018-03-31
屋茨生草亦安居 「何以築花宅?筆直松樹子。何以蓋花宅?雪白清江紙。」 總要描繪春的顏色,總要追尋春的笑顏,那和煦的春風可以留住嗎?不再閃躲越愈發熾熱的陽光。從前杜甫煩惱八月秋風吹破他的茅屋頂,現今 ...

綠建築 6月號/2017 第47期

出版日期:2017-06-01
建築重生建築重生,在世界各地,在城鎮鄉村。於光一視同仁的地方,哲學博士的第二個家重新連結自然景觀。百年前的穀倉修葺後,機械的樞紐轉動間空氣流通、冷暖相習。一舉數得的天井改造,讓風在空間裡盡情揮霍、而建 ...

綠建築 8月號/2018 第54期

出版日期:2018-08-01
【NEWS】移動式垃圾微型回收系統沉澱身心的冥想之亭【MATERIAL】更新防震建築知識 守護愛與被愛大震不倒的建築免制震裝置【COLLECTION】book信仰建於洞窟之下,寄於孔縫之間|寄生之廟從 ...

綠建築 2月號/2018 第51期

出版日期:2018-02-02
. ...

綠建築 4月號/2017 第46期

出版日期:2017-04-05
「零」耗能建築生命從無到有,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三千大千世界,萬物以至於星塵如恆河沙無法細數;46 億年前,地球在宇宙中「默默」形成,生命在海洋中誕生,度過洪荒無盡歲月。而萬物也有自己的生命,生老病死, ...

綠建築 2月號/2017 第45期

出版日期:2017-01-24
旅行的入口遊客中心拉斯維加斯,159 號公路,紅岩峽谷,沙漠深處。漠哈書龜展演生態,在風沙中飛揚熱情;你走入風景,享受生命。阿他加馬,無有之地,神祕地繪,杳無人跡。品塔多斯巨像訴說遺跡,在絕景中跨越時 ...

綠建築 8月號/2017 第48期

出版日期:2017-08-01
涼感建築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近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 21次締約方會議,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其中很 ...

綠建築 2月號/2019 第57期

出版日期:2019-01-28
奔跑吧 !_____在2017 年49 期「遊戲場」的專題出現後,國內的特色遊戲場在短短一兩年內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我似乎看見更多孩子奔跑在遊戲場內,不斷爬上爬下溜滑梯的身影,以及他們開心的笑容,還有大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