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提供搜尋: [全文-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搜索結果:頁數1/8

周易經傳文獻新詮 (電子書)

作者:鄭吉雄
出版日期:2010-01-01
二十世紀初《易》學研究受到疑古思潮影響,學者咸視《易經》為卜筮書,《易傳》則為哲學書,經傳分離,後者不能用以解釋前者。隨著二十世紀末簡帛文獻陸續出現,上述的觀點已遠不足以道出《周易》經傳真實內蘊與價值 ...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 (電子書)

作者:楊自平
出版日期:2012-09-11
本書旨在探究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的發展,考察在野及在朝的《易》學家,如何藉由治《易》對人生和時代提出反省與思考,以及如何承繼前代的《易》學成果並加以推廣。藉由對明末清初士林《易》學與殿堂 ...

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 (電子書)

作者:鄭吉雄等
出版日期:2012-06-22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衝突與對話,是中國思想史上最有趣的課題之一。秦漢以降,兩派學者或固守壁壘,或力主融通。在論辯的過程中,歷代學者不斷在整理與回顧之中找尋新方向,逐漸形成兩派各不相同的譜系與理念。兩 ...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 (電子書)

作者:黃寬重
出版日期:2018-02-07
漫漫歷史長河裡,平凡小人物能如何因應大時代的風雲開闔?在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激越的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中下階層官員孫應時(1154-1206)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追隨者,日後又因道學領袖捲 ...

中國非漢族易學史論 (電子書)

作者:吳偉明
出版日期:2023-07-31
《中國非漢族易學史論》是「亞洲易學史研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一部《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2009年)探討易學在近世日本思想與文化的角色。第二部《東亞易學史論》(2017年)研究易學在日本、朝鲜、越 ...

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增訂版) (電子書)

作者:徐聖心
出版日期:2016-05-23
本書從三大主題──統攝哲學的可能、三教思維方式的交鋒、教法的特殊形態──切入,並以莊子思想為關注點展開三教會通的論述與發展。宋代以後的中國思想史,三教關係為極大極難的課題。難處在於:首要需能總持各學派 ...

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增訂版) (電子書)

作者:徐聖心
出版日期:2016-05-23
本書從三大主題──統攝哲學的可能、三教思維方式的交鋒、教法的特殊形態──切入,並以莊子思想為關注點展開三教會通的論述與發展。宋代以後的中國思想史,三教關係為極大極難的課題。難處在於:首要需能總持各學派 ...

晚明王學原惡論 (電子書)

作者:陳志強
出版日期:2018-10-26
人性非惡?惡從何來?如何去惡?雖然理論上去「惡」與為「善」是修身的一體兩面,但歷史上「惡」的議題卻少見顯題與系統的論述。本書作為一部「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學術專著,即旨於從哲學史角度清理晚明王學──自 ...

王陽明思想觀念研究 (電子書)

作者:鄧克銘
出版日期:2010-07-01
王陽明思想具有濃厚的實踐性格,由良知擴充到人生道德、事業以及與自然萬物之關係等,可因個人體會而有不同程度之發揮。本書所收五篇論文之觀察角度不同,立論之重點也有差異。基本上採取橫向與縱貫的方式,在橫向方 ...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電子書)

出版日期:2014-01-24
「禮」字在全本《荀子》中出現342次,本書以「禮」作為統攝荀子倫理體系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多(諸子)對一(荀子)」的比較,理解荀子學說在先秦諸子的思想脈絡之下的定位與意義,本書旨在經由分析《荀子》中的 ...

當代中國哲學的知識論 (電子書)

作者:吳汝鈞
出版日期:2013-10-31
吳汝鈞教授在本書以二十世紀三位重要思想家張東蓀、金岳霖和牟宗三為代表,對當代中國哲學知識論展開全面、客觀且準確的論述,並有創發且獨到的思維見解。知識論在傳統的中國哲學中未受到重視,一直到了近現代,才有 ...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電子書)

作者:朱漢民
出版日期:2011-07-01
魏晉玄學與宋明理學是中國思想學術史上影響巨大的兩大思潮,二者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繫。本書主要採用「內在理路」的解釋方法,著重探討玄學與理學的學術脈絡與思想理路,探討在中國的社會歷史「外緣條件」下演變、 ...

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 (電子書)

作者:林聰舜
出版日期:2013-07-31
儒學如何進入體制,成為主導帝國統治秩序的核心思想?儒者在與現實權力周旋的過程中,又如何苦心孤詣保留些許理想?本書透過對漢代儒學的解析,並以西方理論為佐證,對以上提問作出詳細而深入的分析與回應,立論別出 ...

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 (電子書)

作者:徐聖心
出版日期:2021-11-18
本書顯示作者長期的學術深願與文化關懷。「心之無對性」的視角淵源於唐君毅,啟發於譚家哲,除正面慧解孔、孟的相關經典文本,亦從對反端入手,如先秦法家重國失人,或後世詮釋孟子人性論的誤解,組織為一正一反的論 ...

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 (電子書)

作者:張亨
出版日期:2014-12-22
本書從具體的、個別的問題為起始點,出入於文史經典之間;在上友古人的筆端,投注現代人的情感與關懷。本書選輯了十七篇論文,是作者張亨教授長期讀書和思考的累積。諸篇各自獨立,互不相屬,亦非一時之作,探討的問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