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

出版日期:2002-08-01
出版社:N/A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书分为25个专题、119个小题,计1300多段论述,约56万字。这些重要论述,是从 ...

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溝通論

作者:吳江 
出版日期:2003-04-01
細心的讀者會看出來,這裡是為

社會主義

和資本主義提供一條溝通,使社會主義獲得新的動力,而又不拋棄社會主義的基礎。同時,要承認社會主義同時存在著兩個試驗場所,一個試驗場所在目前的社會主義國家,另一個試驗場 ...

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世界社會主義跟蹤研究報告(2010─2011)

作者:李慎明
本書以其眾多解密的第一手資料,嶄新的視角以及紮實的理論功底,廓清了許多理論上的迷霧,讓許多“挑剔”的讀者對

社會主義

有了新認識。特別是將世界範圍內流行的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全球左翼的重大活動收入其中,詳細 ...

斯大林社會主義思想研究

作者:顧海良
出版日期:2008-05-01
本書以斯大林

社會主義

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通過對原有的和新近公佈的有關斯大林資料的研究,力求對“期大林社會主義模式”的形成、發成、基本特徵及其歷史地位作出實事求是的分析,對構成這一模式主體的經濟體制 ...

中國近代史上的社會主義

出版日期:2011-06-01

社會主義

是中國近代史上有深遠影響的思潮,鄭大華等主編的《中國近代史上的社會主義》所收論文涉及中國近代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外思想資源、價值取向及其與中國近代思想流派如自由主義、保守主義之關係,也論及中國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意識形態

作者:楊河
出版日期:2009-07-01
本書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意識形態問題研究”(項目號:06&zD00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所收錄的論文主要圍繞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識形態的思想基礎、科學內涵、歷史地位、建 ...

社會主義流派史(修訂本)

作者:徐覺哉
出版日期:2007-07-01
本書力求全面地、準確地反映各派的基調和特徵,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去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揭示人物思想的內涵、梳理思想理論的構架,作者盡量根據原著去同各派人物打交道,未敢過多地渲染和發揮,以免“離譜”或“ ...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史.理論與實踐

作者:俞思念
出版日期:2008-11-01
本書主要研究

社會主義

文化建設問題。全書共九章,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文化觀,蘇聯時期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全球化與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等。本書全面 ...

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想像力

作者:楊雪冬
出版日期:2009-01-01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全球化的推進,使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世界範圍內不平等與苦難的存在,這無疑是

社會主義

復興的道德基礎和現實條件二但是,社會主義遭受過制度性失敗並且長期被各種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妖魔化使得這種複興依然步履艱難。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貧困治理

出版日期:2020-04-01
本書以“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題目與核心理念,課題組與廣安市委、市政府合作,多次深入廣安一市二區三縣,瞭解廣安市多年來的扶貧創新方式及成績,對廣安市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成果進行剖析歸納,總結出精准扶貧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研匯集

出版日期:2006-06-01
本書收集了100個村的調研報告,突出反映了各地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和特點,主要包括主導產業強村、工商企業富村、科技人才興村、生態家園建村、支部組織帶村等不同類型,從實踐層面探討了新農村建設的重大問題。.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四項基本原則

作者:梁柱
出版日期:2002-03-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這是一部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書以我國

社會主義

初級階段為背景,探討與回答了堅持與發展相統一的必要性。本書內容獨立成篇,自成體系,前後相連,脈絡清晰,行文流暢,觀點鮮明,是一部高水平的理論與實際相結 ...

西方現代思想叢書16: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學的分析

出版日期:2008-05-01
本書是西方現代思想叢書的第十六種,也是本叢書第二次選譯米瑟斯的著作。書中具體包括了:自由主義和

社會主義

、孤立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民族社會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具體形式、作為社會進化因素的衝突 ...

專家觀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權威解讀

出版日期:2006-04-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國農村和農民問題正是在現代化背景下提出來的一個社會改造和發展的問題。在古代,社會是鄉土社會,農業是主要產業,民眾主要是農民,以農耕文明為特質的均質性社會按照自身的邏輯演繹和發展。因此,在古代,農業和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