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提供搜尋: [全文-

人間出版社

]
搜索結果:頁數1/3

重認中國:台灣人身分問題的出路

作者:鄭鴻生
出版日期:2018-06-11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本書特色 「台灣問題」或「香港問題」基於其不同殖民宗主國與歷史過程等因素,有其相對特殊性,但畢竟都是由傳統中國社會被殖民與現代化之後產生的問題,所以還是傳統中國社會現代化問題的一環,就是說最終還是屬於 ...

台獨脈絡記

作者:許介鱗
出版日期:2019-08-02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許介鱗教授參考了二戰後許多當事人的回憶錄,揭露了不為人知的日本帝國主義的真相,舉其要者如下:一、1945年9月9日(已在日本投降後)台灣總督府主計課長鹽見俊二負責從日本載運整飛機的「台灣銀行券」鈔票到 ...

葉榮鐘選集‧晚年書信卷

作者:葉榮鐘
出版日期:2020-12-30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葉榮鐘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六持續不斷的寫作,除了為日據時代和光復初期的台灣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回憶和記錄,其晚年書信也非常有價值。這些書信對於民族、國家的未來與人類道德遠景的承擔,顯示其所思考的並不僅 ...

台獨脈絡記(增訂版)

作者:許介鱗
出版日期:2020-02-27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日皇領導東南亞「獨立」?‧蔣介石是天皇的救星嗎?‧台獨是從日本「分家」的嗎?‧日本掠奪糧食與二二八事變有關嗎?‧歐洲擴張史與美國如何稱霸世界?‧中國崛起史如何引起中美貿易戰?‧「日台一家」的淵源終結 ...

八‧一五:記憶和歷史

出版日期:2005-09-19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 ...

2‧28六十周年特輯

出版日期:2007-04-09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 ...

2007夏:學習楊逵精神

出版日期:2007-07-06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 ...

2‧28:文學和歷史

出版日期:2006-03-01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 ...

出梁庄記

作者:梁鴻
出版日期:2015-07-04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那些進城的「梁庄農民」,猶如吉普賽人,在中國大地上遷移、流轉,匍匐在灰塵中,飄蕩在城市陰影中。──梁鴻 梁鴻於2010年推出《中國在梁庄》之後,深感只描述「梁庄」本身是不夠的,必須把散落在中國各處打工 ...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重校版)

作者:涂照彥
出版日期:2017-08-16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二手書徵求
本書特色 本書從在台灣日籍現代資本部門,和以地主、佃農制為主軸的本地資本部門間的壓迫與拮抗、支配與弱化的過程,說明台灣經濟殖民地化的本質,並且從剖析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為起點,去掌握台灣戰後資本主義的深 ...

征服西伯利亞:從葉爾馬克到白令

出版日期:2016-07-18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本書介紹了自十一世紀中葉開始到十八世紀末越過烏拉爾山向東進發,征服、殖民西伯利亞遠征的歷史。本書最大的特點和價值在於它是一部詳細介紹哥薩克東擴的專著。關於哥薩克東擴的歷史在中外史學、文學作品中涉及的並 ...

歷史縫隙中的尋常百姓:父親母親的一生一世

作者:么書儀
出版日期:2016-09-20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我認為,本書有兩項重大的價值,首先,透過本書我們可以窺見新中國建立初期的一些具體細節,其次,我們可以看到,么書儀老師的父母為了應付這個變局,使出所有的生命的力量,盡力照顧他們的小孩,讓他們都能受到最好 ...

我們的戰爭責任

作者:纐纈厚
出版日期:2010-12-22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本書對日本軍國主義復甦的歷史根源、參拜靖國神社的實質、日本右翼的「亞洲解放戰爭論」、「殖民統治促進殖民地近代化論」……等重要問題都有深入精闢的探討論述。全書最後並且語重心長的呼籲日本戰後世代,應自覺地 ...

尋常百姓家

作者:么書儀
出版日期:2010-11-04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這本書提供讀者理解中國二十世紀社會歷史的一個角度。最近十年中國出了不少家族史和回憶父母親的書,都屬於從細部著眼的小歷史。但是《尋常百姓家》和一些回憶父母的書有兩個區別。一個是書寫的對象不同,另一個是材 ...

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

作者:吳國禎
出版日期:2016-04-08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我以為一個人首先是做為社會的人……人首先應關心他的身邊,周遭的社會,以及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吳國禎在《兩岸犇報》中的專欄「荷清苑書簡──與臺灣朋友的通信」集結.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