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京都讀首詩逛美術館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中年之路長照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語言展66折起閱讀全壘打高效人生女身柴門文推理復刊

香:文學、歷史、生活

作者:美‧奚密
出版日期:2014-08-29
本書從香氣的基調花、草、木、果、尾韻談起,細膩的文字敘述,融合文學與

歷史

,彷彿能從字裡行間嗅到陣陣撲鼻香氣。它無聲無息、無蹤無影的侵入你的感官,喚醒當時的記憶,撩起原初的感覺,讓人一時刻間裡陷入記憶迴 ...

微積分的歷史步道(二版)

作者:蔡聰明
出版日期:2013-06-14
微積分如何誕生?微積分是什麼?微積分研究兩類問題:求切線與求面積,分別發展出微分學與積分學。微積分最迷人的特色是涉及無窮步驟,落實於無窮小的演算與極限操作,所以極具深度、難度與美。從古希臘開始,數學家 ...

歷史領航家正傳

出版日期:2015-08-16
拜紀傳體發達之所賜,數千年來許多精采的人物相繼躍然於史冊上。他們或開風氣之先河、或留後代之遺澤、或閃耀生命之熾芒、或埋首千古之事業……。孔子行誼垂訓百世、孔明妙計膾炙至今,即使像《說文解字》的許慎、《 ...

出埃及:歷史還是神話?

作者:李雅明
出版日期:2015-03-25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是《舊約》中非常重要的事件。但中東地區的

歷史

文獻、考古學和出土文物中,卻全無痕跡?本書從客觀的立場,以歷史的眼光探討學術研究的成果,還原始末,是中文世界第一本深入解析之 ...

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

出版日期:2006-01-01
本書極具創見,作者乃後殖民領域中的佼佼者,以理論和

歷史

兼具的角度解讀「後殖民主義」。Robert Young透過自由鬥爭中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著作,以及女性行動派所扮演的角色,探究第三世界跨國性「抗現代性 ...

釣魚臺是誰的:釣魚臺的歷史與法理

作者:黎蝸藤
出版日期:2014-08-29
本書從史料事實、戰後條約、國際法理三大面向切入,大量的資料統整、時序重建、戰後和談的時代背景、各方勢力心裡所打的如意算盤全都一一排列,最後援引國際法庭對於領土爭議的判例經驗,歸納出釣魚臺在法理上所代表 ...

台灣歷史與文化(第三版)

出版日期:2019-08-30
  本書與一般依時間序介紹台灣

歷史

的書籍不同,不只從歷史層面切入,更融入台灣在地文化,全書提供多面向的探討,能依台灣在地文化來看台灣歷史的發展,也能從歷史的演進體會文化的提升,讓讀者從不同角度有不同的 ...

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

作者:林萬億
出版日期:2012-10-09
社會福利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產物。臺灣的社會福利也不例外,它隨著國家的形成與轉型、政治的民主與演變、經濟的蓬勃與遲滯、社會的開放與多元、文化的文明與束縛,造就了臺灣的福利體制從福利侍從主 ...

寧靜致遠的舵手:孫震校長口述歷史

作者:孫震
出版日期:2016-07-13
我不敢說自己仍是一個好學者,卻是規規矩矩的念書人,節制自己,尊重別人,我看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敢瞧不起人。——孫震以《論語》「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與《聖經》「在小事上盡忠心」自惕 ...

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第2版)

作者:施雅軒
出版日期:2017-02-20
本書第一版中,作者從地理學的角度,尤其是人文主義地理學,來看現代的「六堆」的空間意象相當清楚,那就是人體投射在防衛空間上的實踐,但是這樣的「區域」實踐過程,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因為「六堆」原本是一個武 ...

兩岸傳播媒體的交流與發展:本世紀初的歷史考察

作者:郭良文
出版日期:2021-02-03
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特聘教授郭良文主編的這部論文集涵蓋了電影、電視、新聞業務、媒體傳播、數位內容、廣吿創意、公共關係、危機應對等主題的研究,囊括了台灣、澳門、大陸兩岸三地的學者和專家的研究成果 ...

台南府城廟宇歷史探源:檨仔林朝興宮 / 保和宮

作者:張玉燕
出版日期:2010-03-06
本書詳實紀錄台南市「檨仔林朝興宮」以及「馬兵營保和宮」的

歷史

。作者以紮實的田野訪談蒐集百年來的奇聞軼事,並且一一列舉宮廟交誼史實,彰顯宮廟作為一信仰中心所發揮的社會功能,期望能加深讀者對宗教的歷史、文 ...

中國繪畫理論史(增訂三版)

作者:陳傳席
出版日期:2013-01-16
中國的繪畫理論,尤其是古代畫論,無論在學術水準抑數量上皆居世界之冠。中國畫論能直透藝術本質,包涵社會及其文化。六朝人重神韻,所以產生了「傳神論」、「氣韻論」;宋人心態常呈遲暮落寞之狀,所以多「蕭條淡泊 ...

靜坐:實踐與歷史

作者:中嶋隆藏
出版日期:2012-01-06
本書特別著眼於「靜坐」一詞,探討關於「形」、「神」、「身」、「心」與「清靜」或「自然」之關係,中國與日本的知識份子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實踐自己身心本具的清靜或自然?在體現清靜或自然之前的過程中,會出現怎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