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兩冊不分售/精裝]

出版日期:2023-06-01
出版社:國史館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一生宛如臺灣近代史之縮影,在其將近三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有不少建樹,特別是在總統任內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啟動修憲,推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結束了威權體制、邁向民主轉型 ...

奔流:林瑞明教授訪問紀錄(口述歷史專刊10)

出版日期:2015-10-01
本書《奔流:林瑞明教授

訪問

紀錄》可分為兩個訪問階段,首先是從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由王昭文負責,第二階段從2013年9月展開,由許雪姬負責。林瑞明教授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先驅研究地位廣為人知, ...

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0-05-01
出版社:國史館
本書係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先生的口述訪談紀錄。內容包括其早歲赴笈日本和返臺參與共產黨運動,被捕「自新」後於調查局任職並投入逾半世紀的中國問題研究與教學的過程,以及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資政、國統會研究委員 ...

海宇軍威:海軍敦睦遠航訓練支隊訪問紀錄[軟精裝]

作者:曾瓊葉
出版日期:2023-12-01
一群熱情洋溢的英勇戰士操縱艨艟巨艦,乘風破浪,遠航國外

訪問

友邦,達成航海訓練、敦睦邦誼、宣慰僑胞及宣揚國威的使命,這是敦睦遠航訓練支隊的任務縮影,也是海軍官兵磨練專業職能,實踐報國理想,一圓「加入海軍 ...

中研院在南港:口述歷史訪談錄 (精)

出版日期:2019-07-01
中研院座落於臺北南港的四分溪畔,平日除了研究人員還有眾多助理與行政人員,數千人朝夕工作、生活於斯,大至院區的發展及運作,小至日常生活的交通與飲食,皆與地方有密切關係,早已融入成為南港社區的一分子。本書 ...

張朋園先生訪問紀錄[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2-10-01
本書是張朋園先生(1926-)的口述歷史。他從家鄉與家世開始描述在貴州的成長背景,抗戰時期讀小學、中學,到印刷場當學徒、國貨公司當練習生。17歲時進入「軍用衛生人員訓練所」。抗戰勝利後該校併入國防醫學 ...

龔家政先生訪問紀錄[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2-11-01
龔家政 (1948- ),祖籍湖南益陽,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1949年1月全家隨父親部隊來臺。少年時期雖曾有過一段輕狂歲月,但在1966年考入海軍官校預備班後,很快地適應環境,鍛鍊體魄,用心求學。19 ...

袁健生先生訪問紀錄[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1-05-01
袁健生 (1942- ),祖籍貴州鰼水,生於四川成都,1949年隨父母自上海來臺。1958年臺北建國中學畢業,1959年入海軍軍官學校五十二年班,畢業後曾在峨嵋、美宏、德安等艦服務。1967年赴美國海 ...

學海悠遊:黃富三先生訪問紀錄[精裝]

出版日期:2023-12-01
本書為黃富三先生的生命史、學術研究歷程、歷史文化推廣與政治活動經驗,以及主持臺灣史研究所籌備工作始末等等。黃富三先生為臺灣歷史研究領域重要的早期開拓者,不僅在清代臺灣土地改革、家族史等領域建立研究典範 ...

於達先生訪問紀錄

出版日期:2015-09-25
於達將軍(1893-1985)字憑遠,浙江黃岩人。保定軍校第三期、陸軍大學九期畢業。歷任第一師各級幹部,為胡宗南手下得將領。抗戰前參與西北地區剿共戰役。抗戰以後,歷任蔣委員長待從室組長,第三十四集團軍 ...

石覺先生訪問紀錄

出版日期:2015-09-26
石覺先生(1908-1987),字為開,廣西省人,為黃埔三期傑出將領。由東征、北伐起,親與國軍諸重大戰役,大部份時間任作戰部隊長及司令官,戰功彪炳。1943年底於贛中擊潰共軍,締造霍邱及滸灣兩次大捷; ...

白瑜先生訪問紀錄

出版日期:2015-09-25
白瑜先生(1898- ),字上之,湖南華容人。1915年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19年,參加驅逐張敬堯之罷學運動;1920年入國民黨;1925年留學莫斯科中山大學。1934年於倫敦政經學院與美國密西根 ...

勞聲寰先生訪問紀錄

出版日期:2015-09-25
勞聲寰先生(1905- ),原籍廣東,廣西都安人。先後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第六期、軍官教育總隊、中央航空學校陸空聯絡訓練班。歷任排、連、營、團、師長,空軍入伍生隊長,總隊長,驅逐總隊長,空軍特務第六團 ...

臺灣的社會轉型與福利制度改革─羅紀琼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叢書106)(軟精裝)

出版日期:2020-08-01
1995年,臺灣開辦了全世界第一個單一體制的全民健康保險;2008年開辦國民年金,以相同條件投保的人,國民年金的福利比勞保年金少40%;2026年之前,預計勞工保險基金累積餘額將用完,制度面臨破產;2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