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臺灣考古發掘報告精選(2006-2016)

出版日期:2018-04-01
本書為臺灣

考古

優秀成果獎入選之四項發掘計畫研究報告之內容精選,分別為八仙洞考古遺址、花岡山考古遺址、淇武蘭考古遺址、左營舊城考古遺址。. ...

國定考古遺址萬山岩雕群TKM4-大軋拉烏考古試掘與保存維護評估計畫

作者:顏廷伃
出版日期:2020-02-01
本計畫研究目的,主要針對TKM4-大軋拉烏(Dakarau)岩雕所在,以及至廖家工寮間曾出土史前文化遺物的區域進行研究,以確認TKM4-大軋拉烏(Dakarau)遺址的年代與文化內涵,並提出後續保存維 ...

國定圓山考古遺址日治時期文獻選譯

作者:陳光祖
出版日期:2021-05-01
以國立圓山

考古

遺址為主題,搜集日治時期對考古遺址的重要研究及論文集結成書,並審慎校對、加上譯著,完成填補日治時期的圓山考古遺址研究著作。. ...

互動考古遊DVD

出版日期:2012-12-01
互動

考古

遊邀請玩家一起變身為探險員,挑戰「時空挖挖挖」、「石器大不同」、「陶器對弈」三大遊戲單元。. ...

潛探水下考古

作者:梁華綸
出版日期:2014-10-01
中文內容大要:臺灣四周海域,自古以來就是各國貿易活動和海運的重要航道,有許多因天候、戰爭或其他因素而存留的水下遺址。隨著科技的進步,潛水設備與探勘技術精進,水下

考古

成為一門新興的專門學科,這些因天候、 ...

壽山考古思想起

作者:劉益昌作
出版日期:2020-11-01
為了瞭解壽山及鄰近地區更深層的歷史的脈絡,以研究不同時期史前文化人類活動的範圍與其遺存文物為基礎,進而探討今日壽山

考古

遺址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歷史價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及鄰近地區可謂是一部高雄的歷史課本, ...

城市考古-隨筆與論述

作者:屈慧麗
出版日期:2009-12-01
近年來隨著民眾知識水平的提昇,「

考古

」很容易吸引大眾的注意,因為一般民眾對考古是有興趣的,或許遺址就在住家附近。然而當考古與現實發生衝突,遭遇到的問題牽涉到利益,大眾的意見就不一了。例如由誰來決定值得 ...

潛進歷史-水下考古特展專刊

作者:李麗芳
出版日期:2009-10-01
隨著世界各國對水下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的重視及我國對於海洋政策的推動,本處從2006年開始即著手規劃與推動一系列與水下文化資產相關的中長程計畫,包括水下文化資產普查、法令研訂、歷史研究、出水遺物保存修護 ...

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軟精裝)

出版日期:2013-09-30
人類的起源與遷徙、農畜的產生與主要生活工具的變化、資源控制與儀式性器物的製作,以及複雜社會的出現與相關現象,都是

考古

學研究的核心課題。東部亞洲地區近年來因幾處重要遺址的發現與發掘,提供了農業起源、新舊 ...

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

出版日期:2013-11-30
二手書徵求
永續研究是當前國際上一個備受關注的研究議題,它最主要目的是要企求自然環境、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和諧與平衡,並且不影響人類未來世代的生存與福祉。永續研究的範疇非常寬廣,含蓋了不同尺度的時間與空間,以 ...

2017年臺日考古論壇會議實錄

出版日期:2020-12-01
近二十年來,宜蘭縣境內因土地開發、工程施作開挖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多處遺址。為了避免遺址與文物遭受破壞,縣府與

考古

工作團隊相繼搶救了丸山遺址、大竹圍遺址、淇武蘭遺址、宜蘭農校遺址,以及近期搶救的漢本遺 ...

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考古篇

作者:劉益昌
出版日期:2011-12-01

考古

學所建構的臺灣歷史,從史前到當代,清楚的說明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和文化,不是只有漢人的文化,而是一個多元複雜的文化體系。考古學告訴我們,臺灣當然不是只有四百年史!而有著更長的時間深度。本篇紀錄著臺灣 ...

考古遺址監管保護工作手冊(軟精裝)

作者:陳光祖
出版日期:2017-09-01
此為

考古

遺址行政管理人員之教學訓練與日常實務參考用書,協助各級考古遺址管理行政人員確實了解其權責範圍,避免人員更迭,經驗佚失,也為了強化相關人員之考古遺址知識背景,並得以迅速理解掌握合宜適法的相關行政 ...

海底新視野:2013水下考古成果展專刊

出版日期:2013-09-30
水下文化資產是形塑海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提升國人對在地水下文化資產的認知、保存觀念及海洋文化內涵,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特辦理「海底新視野─2013水下

考古

成果展」,介紹「水下文化資產重要性」、「什麼是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