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讀首詩中年之路與自己和解京都新時代運動逛美術館我不做英雄幸福的鬼島更新粒線體柴門文長照

現代視覺設計(2):編排設計

作者:

勝雄
出版日期:2002-06-03
出版社:藝風堂出版社
設計與藝術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必須受客觀環境左右,而藝術則是自由創作不受牽絆的;編排設計是一門字體設計與圖文整合的工作,更是一門藝術,如何藉由視覺的整理與配置,使設計物成為強而有力 ...

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套書

出版日期:2020-07-17
出版社:大計文化
台灣設計史上第一部,歷經八年彙編完成的《台灣百年暨百人視覺設計》套書,是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於2011年欣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台灣設計年」盛會同時,發起結合全國16個設計社團共同籌劃彙編,主要目的是 ...

台灣百年視覺設計

出版日期:2020-07-17
出版社:大計文化
台灣百年視覺設計╱單冊648頁,蒐錄有台灣從日治時期1912年至2018年,共107個年度之每年重要紀事、設計作品及相關史料專文、大事年表等,主要刊錄內容概介如下。● (1)蒐錄有2,430則百年重要 ...

設計的文化基礎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1998-02-01
二手書徵求
. ...

創意活力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2000-12-01
二手書徵求
定義為腦力開發的科普書、產品設計的入門書、及工業設計的專業書,本書藉著淺顯易懂的文字及圖表照片,輔以詳細解說的實際例子,引介產品設計的方法論述,希望在兼顧工業設計實務及學術研究之外,還能吸引更多有興趣 ...

與建築相遇─尋找旅遊中的空間人文況味

作者:

舒斐
出版日期:2006-01-01
二手書徵求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詮釋空間的權利與方法!看建築逐漸成為近年來台灣社會的熱門顯學。但到底要如何看建築,仍讓許多想一窺建築堂奧的人感到困惑。  悠遊於文學與建築之間的中文系女子

舒斐,自策劃「築生講堂」以 ...

創意思境:視傳設計概論與方法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1988-12-01
二手書徵求
這是一本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用書,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學與術都具有一定的廣度與深度,深入淺出兼具對事業現實的批判性;同時也是廣告設計及設計方法的入門書,所以對設計活動的術、術與例能以顯而易懂的圖文來鋪陳。. ...

空間設計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1998-09-01
二手書徵求
本書是一本空間設計入門的書,也是專講空間設計方法論的書。特別「引經據典」的舉證實例及開拓設計思考之多樣可能性。深入淺出的介紹建築、景觀、舞台、都市和展示等設計,為「空間操弄」之專業設計,提供最實用之觀 ...

台灣百人視覺設計

出版日期:2020-07-17
出版社:大計文化
台灣百人視覺設計╱單冊752頁,蒐錄有台灣自日本統治時期至今44位歷代資深知名美術設計家,以及138位台灣當代卓越視覺設計家共兩大單元介紹。● 第一單元刊錄對象包括有台灣日治時期7位日本籍知名美術設計 ...

白夜北歐:行走斯堪地那維亞設計

出版日期:2006-04-01
出版社:藝術家
二手書徵求
《白夜北歐—行走斯堪地那維亞設計》一書,是美國加州帕薩迪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教授王受之的北歐設計考察之行寫成的新著。主講設計史和設計理論的王受之,從建築、城市規劃到工業產品、平面、時裝等與設計有關的範疇 ...

後現代設計藝術:E行銷品味論!N世代流行戰!

出版日期:1991-02-01
二手書徵求
探討後現代生活型態及其對設計藝術的影響,以及後現代裏藝術、建築、設計的面貌,而E世代的流行品味及行銷走向,將是以緊貼分眾社會消費者的生活情境、造形文化符碼的擷取、設計藝術品消費習慣的重新定義,以及地域 ...

造屋:圖說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營建

出版日期:2022-12-21
本書以圖說方式介紹中國傳統村落民居的營建思想、建築工藝及技術方法,研究對象為傳統建築中最為悠久、最為基本、最為廣泛、數量規模最為龐大的類型——村落民居建築。這種以木材為代表的木構建築營造技藝體系延承了 ...

住宅社區建築原型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1997-11-01
二手書徵求
本研究針對台北市都會區之住宅,社區開發現況,從理論、社區開發理論及空間理論上,以實例來了解住宅社區為何?理想為何?並在研究內容上以個案、問卷、陽宅風水等調查比較結果,找出適合國人住宅社區形態,供規劃設 ...

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

作者:

裕富
出版日期:1997-10-01
二手書徵求
本書研究近代設計史學發展歷程,與掌握設計史與藝術史的脈絡,釐清設計理論之學術視野,探尋設計實務的軌跡;可說是全面結合設計史、理論與實務的書籍。.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